我從來不認為孩子們的起跑線有多重要,直到我在電視上看到5歲的王恒義能背誦580首詩,認識3000個漢字。我第壹次意識到同齡孩子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大的!
我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被小選手王恒義圈了壹圈,壹組“姓氏飛單”讓觀眾驚呼。他的那句:“水明艷陽,山空陰雨”,讓我瞬間汗顏。我都不知道是哪首詩。
我當時就想,人家是怎麽把這個孩子養大的,什麽樣的家庭才能教出這麽優秀的寶寶啊!只有了解了這壹點,我們才能發現王恒義教育背後的英雄是他的祖母。
因為父母要去上海工作,小王恒義在青島和爺爺奶奶壹起長大,所以奶奶為養育這樣壹個“神童”貢獻良多。這位奶奶的家教之偉大在哪裏?壹起揭秘吧。
壹,國學啟蒙與古詩背誦
如果說這個退休的奶奶有什麽優點的話,應該提壹下她的愛好。王恒義的奶奶非常喜歡讀古詩,平時也喜歡聽。
沒想到壹歲多的王恒義對詩歌非常感興趣,還跟著哼唱起來。於是王恒義的奶奶找了壹些國學啟蒙的經典,比如《三字經》、《百家姓》,讓王恒義聽。
沒想到,沒多久王恒義就背誦出來了。我覺得這就是普通孩子和他的區別。我們家孩子聽兒歌,別人聽國學。從小就能感受到國學的魅力,對古詩詞更有語感。
聽完這些基礎知識後,王恒義的祖母開始教他成千上萬的單詞和古詩。為了讓王恒義記住更多的詩歌,她的奶奶還會用遊戲來鞏固詩歌。
比如我和王恒義平時互相出題,兩個人比壹比,誰撿的詩多,答的準!正是這種日復壹日的訓練使王恒義在五歲時就能背誦500首詩。
家長會問“這麽小背詩浪費時間嗎?”?據研究,6歲之前,大腦處於黃金時期,記憶效率最高。就連詩歌女神葉嘉瑩也認為讓孩子在6歲前背誦是符合孩子發展規律的。
第二,堅持每天識字
那王恒義是怎麽閱讀的呢?奶奶用了什麽方法?王恒義奶奶在分享她的經驗時,特別強調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就算孩子記憶力好,也逃不過遺忘。
所以,想要孩子真的記住,就要每天堅持學習。有時候壹首詩要讀三四遍,尤其是詩裏的詞,奶奶需要壹個字壹個音的講解。
王恒義的祖母認為,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孩子才能記得更深刻、更牢固。再考慮壹下。我們的父母有幾個真的有耐心告訴孩子壹個詞的意思?
我們最常見的方式是什麽?不就是拿著識字卡反復讀嗎?每次孩子還沒困,就已經開始打哈欠了。他怎樣才能達到識字?
而且3-6歲的孩子是具象思維,對抽象的數字和文字不感興趣。家長會覺得無聊,認識幾百個字都難,更別說幾千個字了。
但如果不讓孩子讀書,很多小學要求孩子入學前有識字基礎,必須達到700字,這讓很多家長很緊張。
建議從具象形象思維的角度讓孩子通過象形文字識字,既增加了孩子識字的興趣,又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壹個字的意思。
通過王恒義的故事,我認識到,其實不管是老人帶孩子還是自己帶孩子,只要講究方法,都可以養出壹個“不平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