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教學計劃1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歌曲《春曉》的學習,感受到音樂與古詩詞的完美結合,並有進壹步學習以中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現代音樂作品的願望。
2.用不同的速度唱“春曉”這首歌,
3.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和表達《春曉》。教學重點和難點:
1,小切分音節奏練習,唱歌有點節奏
2.兩種聲音的練習
教學過程:
壹、組織教學,向師生問好
二、詩歌介紹:
老師:誰給我背《春曉》?
1,集體表演《春曉》朗誦
第三,古詩詞文化
老師:剛才,有同學背誦了《春曉》這首詩。妳看,唐代詩人孟浩然就是這麽神奇,他只用了20個字就把春天的美景描繪出來了。
2.問題:讀完這首詩,妳覺得春天有哪些美景?
3.老師:大家說的太好了。面對如此美麗的春天,,,
第四,學會唱歌
老師:妳知道這首詩現在還能唱嗎?這種唱法叫古詩詞新唱法。妳想聽嗎?
1,欣賞童聲合唱《春曉》,感受歌曲的意境。
2.出示歌單,老師示範演唱。
3.老師壹句壹句地教唱歌。
4.老師唱歌詞,學生唱la音。
5.輕聲唱出歌詞。
6.解決困難:
五、節奏難度練習
7.再溫柔動情的唱壹遍。
8、女生領唱,男聲伴奏。
9.男生領舞,女生伴舞。
10.以他們喜歡的形式創作並表演“肖春”。
11,老師進行了完整的演唱。
第六,歌曲處理
1,老師分別用慢速、中速和快速唱了歌。請仔細聽,說出唱三遍的速度和心情有什麽區別。
2.排練副歌《春曉》,以慢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節目——合唱《春曉》。
教學反思
完成課程內容後,回去寫反思總結!
肖春教案第二部分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優美的旋律,學會用清晰自然的聲音唱壹段曲子。
2.試試簡單的合唱。
3.培養孩子的嘗試精神。
4.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和樂趣,不知不覺就應該學到知識了。
活動難度:
能唱得清晰自然;唱a段第三句的節奏。
正確唱出A段第三句的節奏和合唱。
活動準備:
音樂《春曉》,古詩詞圖集和背景圖
活動流程:
首先,回憶學過的唐詩,讀唐詩進行聲樂練習。
1,問題:小孩子會讀唐詩嗎?
2.背唐詩練發聲。
第二,學唱《春曉》這首歌
1,欣賞兩遍《春曉》這首歌。
問題:這首歌聽起來怎麽樣?
2.放音樂讀詞,熟悉歌曲的旋律。
1)展示圖集,播放音樂,老師指著圖集讓孩子觀察。
2)***隨著圖譜的分析,發現小花的位置是唱到歌詞的地方,第三句唱對了(利用氣勢和歌詞的方法讓孩子掌握)
3)找到休息的地方,準確歌唱,創造性休息。(通過模仿和跟著唱來準確地唱)
4)完整的跟著音樂讀歌詞。
3、學唱歌,能以清晰自然的聲音唱出歌曲的壹段。
1)老師彈鋼琴,慢下來,孩子跟著唱。(重復關鍵段落)
2)幼兒用清晰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A段。b段,做搖頭或者搖花的動作。
4.練習唱歌。
通過分別為男孩、女孩或個人演唱來練習歌曲。鼓勵孩子大膽唱歌。
第三,嘗試簡單的合唱。
1,補充圖集內容,感受合唱的唱法。
2、示範合唱的方式,孩子模仿學習。(氣勢,文字等。)
3.分兩組練習合唱。
課後反思
1,目標位置
從教學效果來看,目標定位準確,可操作性強,明顯,整個活動以目標為中心順利進行,難度適中。
2.教具的準備
該教具能服務於目標,簡單、易操作、易理解、利用率高。
3.活動流程
活動由導入、學唱歌曲A和合唱三部分組成。
利用孩子讀唐詩進行發聲練習,既能感受古詩詞的意境,又能起到打開聲音的作用。在學唱歌曲中,重點和難點是突出的。通過讓孩子觀察小花的不同位置,可以學習正確的閱讀節奏。利用單詞的沖勁和反復練習,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發現4/4拍規律後,自然引出休息的認知,要求幼兒設計休息的符號,發揮幼兒主動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習興趣。沒有把握好的地方,我故意用鋼琴壹句壹句慢慢學,讓孩子唱的更準確更清晰。第三個環節是提高演唱內容的難度,需要配唱。這個問題還是用圖集解決了,孩子學起來毫不費力,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老師心中有目標,孩子也有目標,根據預設和情況隨時調整活動細節,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唱歌,大膽表演,有所收獲。
不足:
1.黑板上寫的目標表達不準確,導致觀眾對活動的理解和看法出現錯誤。
2.準備好的PPT古詩詞背景圖考慮到時間因素沒有展示出來,使得設計之初達到詩、歌、畫合壹的效果略顯欠缺。
3.有必要對預設中肖春的詩歌進行解釋和分析,以幫助兒童理解詞語的含義和感受意境,但在活動中卻被忽視了。
改進:
孩子學唱歌的時候,坐很久。他們可以要求孩子們在休息時聽音樂和跳舞。首先,他們可以休息他們的聲音。二是讓身體動起來,勞逸結合,對學習更有興趣。
肖春教案3壹、前段分析
1。教學設計理念
根據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制定了以古詩詞肖春為主題的音樂教學設計方案。本課主要采用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具體的設計思路是:通過圖片和音樂引出古詩《肖春》,嘗試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肖春或打曲調,然後教學生學習兩首曲子。最後以合作的方式,男生女生壹起唱,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音樂圖片和視頻,這是讓學生深刻理解詩詞含義和曲調唱法的壹種方式。然後教師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創作和表達肖春等古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學習任務分析
這節課是語言和音樂的結合,幾乎每個人都能背誦肖春的古詩。但如果用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會讓人耳目壹新,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靈活有吸引力。
這節課分為兩種形式,壹是深入理解古詩,感受春天的內容,二是學習和創作各種以詩為詞的曲調。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開展活動。
①教學重點
。對肖春古詩的理解
。用音樂的形式為肖春歌唱。
②教學困難
。用不同的形式唱給肖春聽。
。感受古詩詞與音樂的完美結合,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肖春。
3。學習者分析
學習者是小學壹年級的孩子,認知發展處於前操作階段,起步水平比較低。他們的學習風格壹般是對有趣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壹般是被動的,內在動力比較小。因此,在給他們講課時,我們應該盡力吸引他們的註意力,並以獨特的風格傳授他們的技能。這節課的主題,肖春,側重於理解和體驗音樂的節奏,幾乎是在已學的基礎上,但是
用不同的節奏和曲調譜寫《春曉》很難。
4。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感受春天的特征。
⑵體驗古詩詞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節奏。
5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春圖、場景圖和《春曉》中反映的音樂)
讓每個學生背誦古詩肖春,了解春天的特點。
二。中期設計
教學過程分析
1.組織學生向老師和學生問好。
教學過程
(壹)引出古詩《春曉》
老師:妳聽過《春天在哪裏》這首歌嗎?讓我們隨著音樂跳舞。
1,歌曲表演《春天在哪裏》。
老師:同學們,春天是壹年四季中最生機勃勃的季節,那麽春天有哪些迷人的變化呢?(重點引導孩子說:鳥飛回來,春雨,花開等。)
3.剛才大家都唱了《春天在哪裏》這首歌,那麽還有誰會背贊美春天的古詩詞呢?(有兩種情況。1。如果孩子回答了肖春,那麽就引導孩子理解這首古詩的含義,並給孩子壹個表達理解的機會。如果他們說不出來或者說不出來,老師會以講故事的形式給肖春的講解附上圖片。2。如果沒有人回答肖春,老師就用帶圖片的故事的形式告訴肖春。)
師:剛才,我們用詩人美妙的詩句感受了春天的曙光和春天。讓我們壹起來讀這首古詩吧!(師生* * *壹起讀肖春)
(二)以演出《春曉》的形式
老師說:剛才學生們把詩讀得很好,但是老師現在有了另壹種表達詩的方式(老師教孩子們以四兩拍的節奏背誦詩)
節拍時間)
(3)學會唱歌
老師:妳知道這首詩除了剛才展示的方法還可以唱嗎?這種唱法叫古詩新唱。妳想聽嗎?
1,欣賞兒童合唱動畫視頻《春曉》,感受歌曲的意境。
2.出示歌單,老師示範演唱。輕輕地唱著歌詞。
3。團唱:1,女主唱,男伴唱2,男主唱,女伴唱。
4。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分組創作和表達《春曉》。5.老師指揮完整的演唱。
6。用兩種不同的曲調播放《春曉》這首歌,讓學生認真聽,有什麽區別?
7。排練合唱歌曲
8程序性能
謝謝妳的同學
肖春教案第四章活動領域:語言、科學。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詞《春曉》,感受古詩詞的意境。
2.觀察春天的季節特征。
3.探索春天的天籟之音。
4.孩子可以主動回答問題,增強口語表達能力。
5.願意探索,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關於春天的圖片。
活動流程:
壹、老師和孩子壹起讀童書《春曉》。
第二,讓孩子欣賞圖片,想象古詩內容。
早上醒來經常聽到什麽聲音?
-我們在春天的早晨聽到什麽聲音?
播放錄音,讓孩子們猜他們聽到了什麽聲音。
第四,讓孩子想象聽到的各種聲音,並用語言簡單描述聲音所表達的情況。
區域活動
1,語言活動區
提供帶圖片的故事書,鼓勵孩子閱讀。
2.藝術活動區
放入各種美術素材,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獨特感受。如果提供彩筆和紙,孩子可以畫畫;提供彩色皺紙和樹枝,孩子可以撕貼,做成春花樹;提供汙泥,孩子可以做蝌蚪。
活動評估
能說出家居生活中各種聲音的來源。
活動反映:
在上節課的兒歌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春曉》的內容,在教兒歌的時候,我們也做了壹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所以在手舞中,進行得非常順利。旋律建模壹直是我們小班小朋友的難題。點名是背的,唱的很好。但是畫點名泡泡,讓孩子自己唱,很多孩子不會。他們還沒有掌握每壹個不同音的點名,孩子們很難邊指邊唱,還得老師領著。
在短語歸納環節,我們用紗花遊戲來完成。在清唱劇演唱時,孩子們可以根據樂句表演。音樂壹放,能力強的孩子就能按照遊戲裏的那句話開花。也有壹些孩子開始迷茫了,但是自己還是做不到,還是需要鍛煉和訓練。
肖春教案第五章教學目標:
1.我正在確認我可以讀五個新單詞“睡覺,烏鴉,睡覺,小,和黎明”,我可以寫四個新單詞“春天,地方,更多和更少”。
2.背誦古詩《肖春》;
3.理解詩的主要內容,體會詩的意境和情感。
4.培養學生熱愛春天、親近自然的感情,享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詩的主要內容,體會詩的意境和情感,背誦古詩《春曉》。
教學過程:
總體教學計劃
個性化教學計劃
壹,情境導入
老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妳們課後收集並背誦了很多古詩。今天,老師會給妳壹個展示他們的機會。來,勇敢的站起來,給我們背壹首!
孟浩然的《春曉》,會背嗎?現在誰來為妳背誦?(找學生背誦)
看學生們背得多流利,但是妳能認出這首詩裏的所有單詞嗎?
請打開妳們的書,看看誰能先認出這些新單詞。
第二,讀詩,讀素養。
因為學生有基礎,所以認生詞很重要。
展示新單詞,讓學生閱讀。
壹首古詩的第壹首,小眠覺困,哭小,離榮,燃盡。
第三,觀察,朗讀,感受詩意的境界和意境。
1.大聲朗讀,了解大意。
我們來讀吧!慢慢讀,邊讀邊想,看看能知道些什麽。
(學生閱讀、感受和交流)
2.看圖編故事。
妳壹說,又讓我想起了這張圖。仔細看看這張圖。妳能通過看這幅圖片編壹個小故事嗎?誰來試試?
3.激發想象力。
如果妳是圖中的熊,妳早上醒來,打開窗戶,住在外面。妳感覺如何?妳會怎麽說?
4.讀起來很美。
早春的早晨,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滿眼都是綠色。心情真的很棒。讓我們閉上眼睛,懷著這樣的心情,把這首詩優美地背出來吧!
第四,理解詩歌的意義:
這首詩大家都那麽熟悉,誰來告訴妳是什麽意思?可以先和同桌聊聊。然後告訴全班同學。
學生能說出這首詩的大致意思,並理解每首詩的主要意思。)
指導朗讀,了解五言律詩的閱讀方法,理解其節奏。
動詞 (verb的縮寫)提問:
六、綜合訓練:
1.了解“春”的由來。
2.指南寫“春天”。
3.認識其他新偏旁,背古詩。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其他新單詞。
七、課堂總結:
肖春教案第六章活動流程:
(1)請所有小朋友背誦並復習之前學過的古詩《清明》。
(2)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1.孩子們還記得《清明》這首詩裏描述的是什麽季節嗎?
(春天)
2.對了,春天到了。和父母出去玩,妳發現春天帶來的變化了嗎?(小朋友隨口答)
(3)教師在課件上展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
1.今天老師帶了壹幅畫。請仔細看看。妳在畫裏看到什麽了嗎?(小朋友自由回答);
2.地上的花瓣是怎麽來的?怎麽掉的?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想象回答。老師總結:這是因為,春天的壹個晚上,下了壹場雨,到了早上,樹上很多花瓣都掉了下來。當時有個詩人叫孟浩然。看到這些場景,他寫了兩首詩:但現在我記得那個夜晚,暴風雨和,我想知道有多少花被打破了。讓孩子們跟著老師讀兩遍。
讓我們壹起來欣賞這首詩,也讓我們來聽聽這首詩是怎麽寫的。(老師播放課件)
(D)教師背誦並幫助兒童理解古詩。
1.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這首詩的名字嗎?(肖春)
2.老師解釋了詩的大意:春天很容易入睡,不知不覺就天亮了。當詩人醒來時,他聽到外面鳥兒的叫聲。詩人想:昨天風雨交加,不知吹落了多少花瓣。於是他想到了寫壹首詩。古人寫壹首詩,往往能短短幾句話就把壹件事說清楚。
3.請聽老師講並朗讀。老師第壹次背誦。
4.老師背誦第二遍,孩子們看課件的圖片,聯想詩人寫的場景。
(5)孩子學習背誦。
1.古詩詞裏有些詞有很多意思,我們小孩子要慢慢讀,拖很久,別人才能理解。
2.幼兒教師朗誦詩歌3-4遍(可采用多種形式,如小組朗誦等。)
(6)活動延伸到邊唱邊跳的歌曲《春曉》。
最後,請孩子把在家學的古詩詞背給大家聽,鼓勵孩子互相學習,也請孩子回家後把今天學的古詩詞背給父母聽,也可以在家裏學壹些古詩詞。
課前反思:對於壹些孩子來說,肖春在家裏和家人壹起學過,所以比較熟悉,但大多數孩子並不了解古詩的內容。所以在這門課的教學中,重點是讓孩子通過理解來學習,而不是簡單的灌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