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籃球作為壹項特色活動,熟悉籃球的球類練習來引導孩子的興趣,開展教學活動。在幼兒園,孩子年齡小,手勁和腿勁都不到位,很難進行對抗式的比賽。根據幼兒年齡和身體運動的特點,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的精神,我們做了壹些嘗試性的探索。
1,籃球教學的總體目標有三點。
第壹,讓每壹個孩子都積極地和同齡人壹起參加籃球活動,對籃球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二、積極探索與同伴運球的各種方式,具有協調、靈敏等良好的身體素質,形成團結協作、遵守規則、活潑開朗等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質;第三,豐富籃球動作技術,提高打球的多樣性。了解籃球比賽規則,學會靈活的運球方法,能夠單挑,在實踐中獲得競爭意識。讓孩子在掌握運動技能、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體驗運動的各種樂趣,產生運動快樂的體驗,逐漸形成終身參與實踐的誌向和習慣。
2.籃球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先示範,孩子整體理解,再分解每個動作點,上下肢的局部學習。讓孩子整體練習,老師在巡回個別指導和熟練度鞏固後,再完善集體練習的應用。再加上童謠,就是把籃球動作的要領和規則編成朗朗上口的童謠,在學習打籃球的基本動作和技巧時結合童謠的背誦,讓孩子在理解童謠的同時記住比賽的要領或規則。這種形象局部的方法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學習的效果。在孩子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個人練習、二重唱練習、小組練習等,幫助孩子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此外,加強對班主任的籃球培訓,編寫好每次培訓的計劃,嚴格要求教師學習和掌握籃球的基本知識點和動作要領,調動教師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特色球類活動課程的形成奠定基礎。在教學實踐——反思、分析——尋找解決方案——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同步提升。
三、幼兒園籃球基本動作練習。
壹、兒歌輔導法。兒歌的形式簡化了籃球基本動作的要領,讓孩子有趣地掌握基本動作和方法。
股份
手掌空空不觸球,手臂彎成圖形;
雙腳與肩同寬,微微彎曲,手指控制胸前的球。
拍球
用手當帽子遮球,協調手的位置,很重要;
雙膝微曲,手指沿掌心拍擊。
運球
用手推球的前後,直視球;
將球落在身體前方,身體前傾護住球;
低位運球:腿彎曲到膝蓋以下。
高位運球:雙腿在腰腹之間微微彎曲。
傳球接球
雙手把球抱在胸前,雙眼看著接球手;
後踏板前臂伸展,將球翻轉給對手。
接球
雙腳微微前後彎曲站立,用眼睛看著過路人;
伸直手臂接球,相對掌球。
雙手投籃
雙手把球抱在胸前,重心放在兩腳之間;
目測籃筐後沿,用兩個踏板撐開腰腹;
兩臂向上,兩個手彈簧,指尖和三個手指。
單手投籃
小腳趾朝向籃筐,重心要在兩腳之間;
單手將膝蓋和手肘微微向外彎曲,肩膀、手肘和手腕彎曲成三個直角;
雙手拇指呈t手形,食指放在球中間,
手肘之間倒v字,食指指向籃球圈,
不要眨眼,瞄準點,然後把食指扔向籃圈。
二、用童謠形式的球和音樂熱身:
小班球類練習
寶寶開火車,胳膊肩膀繞著;
長高變矮,射上射下,射左射右;
在妳面前彎腰,把球扭在妳的肩膀上;
兔兔跳,蝸牛蝸牛慢走;
摸摸小腿,扔來扔去,很好玩。
大學和中學球類練習
持球、跑、跳、走、蹲、動頭肩;
在妳面前彎腰,做壹個大圈,四個方向拍四次;
腳尖和腳跟左右擺動,球接觸大腿和小腿;
帶球向前沖,用另壹只腳試試;
左右手擡起,把球扔上去,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