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無涯疑無路,黑暗中又有壹村》賞析。
另壹方面又充滿哲理,表現出生活變化發展的某種規律性,令人回味無窮。它表現了詩人獨特的思維和精神——它往往在逆境中蘊含著無限的希望。詩人描述了迷失在揮之不去的風景中的感覺和再次看到新景象的喜悅。人們可以從中汲取人生哲理——無論前路多麽艱難,只要信念堅定,勇於開拓,人生就可以“化險為夷”,壹個充滿光明和希望的新境界就會出現。
來源“遊山西村”
(宋)陸遊
不要嘲笑在渾渾噩噩的月份裏釀造的農家樂,在收獲的月份裏,待客的菜肴非常豐富。
山叠水流曲折正愁無路可走,柳綠花開間突然出現壹個山村。
笛子和鼓接近春社,衣服簡單而古老。
以後,如果妳能在月光下出門,我壹定隨時用拐杖敲妳的門。
白話翻譯
臘月釀的渾酒,不要笑。在豐收島,待客菜非常豐富。
山重疊,水曲折。我擔心沒有出路。突然,壹個山村出現在我面前。
吹笛打鼓春社的日子快到了,村民們衣著樸素,依然保留著古老的習俗。
以後,如果我能在皎潔的月光下出去溜達,我壹定會拄著拐杖隨時敲妳的門。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宋孝宗幹道三年(1167)初春,陸遊正賦閑在家。在此之前,陸遊是龍興府(今江西省南昌市)的法官。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持抗金將軍張軍北伐。麗芙戰敗後,被帝國主義領主和投降派排擠,被指“作供、唱是非、催張軍打仗”陸遊回鄉時的心情相當復雜,苦悶與憤懣交織,但並不心灰意冷。“慷慨依然強大”(虞雯)的愛國情懷讓他在鄉村生活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光明,並將這種感受傾註到他的詩歌創作中。這首詩寫於我的家鄉殷珊(今浙江紹興)。
作者簡介
陸遊(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殷珊越州(今浙江紹興)人。他有很多文學天賦,尤其是在詩歌方面的成就。他生前被稱為“小李白”。他不僅成為南宋的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詩作達9300余首,是文學史上詩作最多的詩人。他的詩歌在思想和藝術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數量雖沒有詩多,但也滲透著吞殘的愛國主義精神。傳世的選本有《劍南詩稿》、《渭南選本》、《南唐書》、《老學寺筆記》、《翁之歌》、《渭南選本》等數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