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詩歌威士忌

詩歌威士忌

我曾經有壹個夢想,現在這個夢想依然存在,那就是做壹個可愛的酒鬼,壹個有趣的人。很多時候,我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經常提醒自己,該喝壹杯了。所以家裏總有酒,辦公室總有存貨,比如威士忌、杜松子酒、白蘭地、伏特加。總之,妳想在我家喝杯水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我難免會在裏面摻點別的東西。丘吉爾曾經說過,“水不適合飲用。為了使它美味,我們需要加入壹些威士忌。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終於學會了喜歡這種飲料。」

與其他種類相比,威士忌是我最喜歡的。當玻璃杯中倒入兩三厘米的金色或琥珀色液體時,液體會溢出杯底,將杯中的冰浸濕。等了幾分鐘,感覺漸漸散去的焦糖、花香、麥芽、香草在杯中揮之不去。喝完之後,清澈的液體在喉嚨裏瞬間變暖,嘴裏充滿了海風、泥炭、煙霧和皮革的味道。

前壹段時間,陳小姐要去外地。在她離開的前夕,她給了我壹個葡萄酒版本,是百齡壇Teol。我驚訝地看著她,給了她壹個大大的擁抱。世界上總有那麽多巧合。我擁有的第壹款威士忌是ballantine Teol,壹款混釀的蘇格蘭威士忌,它引領我入門,開始探索威士忌的世界。

在威士忌的世界裏,蘇格蘭有聖城耶路撒冷的地位,因為威士忌這個詞在古蘇格蘭語uisge beatha中有生命之水的意思。然而在歐洲,似乎所有的烈酒都或多或少這樣贊美自己,白蘭地和伏特加都壹樣,大概覺得自己已經從靈魂裏蒸餾出來了。

幾乎每個喜愛蘇格蘭威士忌的人都會常說壹個詞——泥炭味,這大概是蘇格蘭威士忌最大的特點。在威士忌的釀造過程中,麥芽發芽到壹定程度後,用特殊的泥煤烘幹,泥煤的味道保留在酒中。因為是蒸餾酒,新釀的白酒純白透明,類似伏特加和朗姆酒,只有壹點泥炭味。此時的白酒存放在橡木桶中等待陳釀,蘇格蘭威士忌獨特的色澤和香味就是這麽來的。

喝了百齡壇之後,我開始喜歡上另壹種蘇格蘭威士忌——尊尼獲加。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威士忌品牌之壹,尊尼獲加生產了許多名字有趣的優秀威士忌,都被稱為紅、黑、綠、金、藍。據說古龍成名前喝不起白蘭地。每次拿到稿費,他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買壹大堆尊尼獲加黑標回家喝,而村上村上則直接在《海邊的卡夫卡》中給人物取名尊尼獲加。丘吉爾很喜歡紅標(尊尼獲加紅標以前喝的時候會加壹些蘇打水。美劇《廣告狂人》中,當唐·德·雷柏在產房門口等待消息的時候,壹個正在等待妻子消息的獄警拿出壹瓶紅方與他分享,男人之間的默契在壹杯威士忌中誕生。

很多時候,尊尼獲加就是品質的保證。當妳想加點酒,又不知道喝什麽的時候,是不會錯的。紅方風味層次簡單,保留了蘇格蘭威士忌最基本的特點,不到100元壹瓶。黑面更貴更深,口感順滑,有迷人的泥煤味,加壹勺水更好吃。如果妳去金色廣場和藍色廣場,妳可以享受到世界上最美味的混合威士忌風格。

雖然當我們談論威士忌時,我們經常會想到蘇格蘭,但威士忌並不是蘇格蘭的專屬。愛爾蘭、美國、加拿大和日本都出產高品質的威士忌。

相傳最早的威士忌誕生於古代愛爾蘭,愛爾蘭人甚至說威士忌不應該叫威士忌,而應該叫威士忌。與蘇格蘭威士忌相比,愛爾蘭威士忌要溫和得多。它們嘗起來不像蘇格蘭的泥炭。他們用煤烤麥芽,用的原料也全是糧食。除了常用的大麥、小麥、黑麥,他們甚至還用燕麥,所以愛爾蘭威士忌往往清爽柔和,容易入口,溫柔的像個小女孩。

在美國,雖然威士忌也叫威士忌,但風格卻大相徑庭。當時美國玉米過剩,尤其是肯塔基州,用作牲畜飼料。多虧了愛爾蘭移民,他們以玉米為原料,用大麥、小麥、黑麥發酵,加入壹些脫醇啤酒,蒸餾後在波旁桶中熟化,就成了波旁威士忌。傳說波旁酒是為了紀念法國的波旁之家而命名的,但實際上只是因為波旁酒產於肯塔基州的波旁。

波本威士忌可以說是威士忌中的硬漢。與蘇格蘭威士忌相比,它更奔放、更甜,香草味更重,還有酒精的刺激。連歐美文學都是這樣。蘇格蘭威士忌屬於紳士,硬漢只喝波旁威士忌。當大名鼎鼎的詹姆斯·邦德第壹次出現在銀幕上的時候,他的周圍都是波旁王朝的吉姆·梁,而在雷霆谷,據說吉姆·梁就是波旁王朝的代表。也許,正是這種男子漢的氣息,村上春樹寫道,他十幾歲的時候在臺球1973開了壹家翻譯社。」

我最喜歡的雞尾酒之壹,威士忌酸味,是以波旁酒為基礎的。壹些酸橙汁,壹些糖,壹些波旁威士忌是甜的和酸的。即使喝了三杯,妳仍然可以笑對人生。在熟悉的酒吧,不用說,酒保自然會送。

值得註意的是,與蘇格蘭威士忌的生產需要使用“二手橡木桶”不同,美國波旁威士忌必須在全新的橡木桶中陳釀。這些橡木桶大多采用90年以上的美國白橡木,經過特殊的烘焙工藝加工而成。有意思的是,美國法律規定,曾經用過的波旁橡木桶不能用來陳釀波旁威士忌,所以這些二手橡木桶的最佳去處是蘇格蘭。

除了波旁威士忌,在肯塔基州的南部,田納西州的林奇堡出產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國威士忌,當然,也是中國最差的壹條街上的洋酒——傑克·丹尼爾,這是壹種田納西州威士忌。我相信很多人和我壹樣,第壹次接觸威士忌,深琥珀色,有著張揚的焦糖和甘草味。可樂和冰紅茶是KTV裏最常見的飲用方式。

田納西威士忌的釀造過程中,原本蒸餾後直接送入橡木桶的酒液,被送入糖楓炭,壹滴壹滴過濾。這種處理使得白酒的粗糙味道被去除,留下壹種精致的和煙熏的甜味,這種甜味相當強烈。

我們去南方旅行,到達了加拿大。他們生產的威士忌有點類似於愛爾蘭威士忌,但主要是用玉米做的,幾乎都是溫和、優雅、柔順的。在《廣告狂人》中描繪的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美國人認為加拿大威士忌比美國威士忌更好。例如,唐德雷經常在他的桌子上放壹瓶加拿大俱樂部。美劇《木板路帝國》的開頭,有壹個場景是無數的加拿大俱樂部威士忌沖到主角史蒂夫·布西密的腳下。

在威士忌的世界裏,日本威士忌的品質甚至好到連蘇格蘭人都羨慕。日本威士忌更符合東方人的喜好。同時,由於是從蘇格蘭繼承而來,日本威士忌保留了蘇格蘭威士忌的傳統風味。無論山崎還是白粥,都如絲般順滑,清新果味,如清酒般透明幹凈,這是蘇格蘭威士忌中感受不到的。

在上海的時候,我經常去酒吧,點壹杯百洲12,純飲,享受它帶來的奶油質感和熱帶水果香氣,用爵士樂消磨夜晚。我也試過在便利店買壹瓶便宜的三得利霍恩威士忌,壹瓶三得利啤酒,壹袋花生或者其他熟食,坐在街邊,把威士忌1: 3摻進啤酒裏,和朋友聊天到深夜。

對於很多人來說,喝威士忌是壹個逐漸打開味蕾,嘗試更多風格的過程。喝過蘇格蘭的想嘗試美加,喝過美歐的想嘗試日式,喝過勾兌威士忌的總想嘗試勾兌谷物威士忌和波旁威士忌,最後進入單壹麥芽威士忌行列。

在很多人眼裏,單壹麥芽威士忌似乎代表了最高殿堂。與勾兌威士忌相比,它更專業、更有腔調,甚至常常成為彰顯品味的手段。其實最早的威士忌都是單壹麥芽威士忌,但是因為100%都是大麥做的,所以制作精良,價格昂貴。當時政府為了保證大麥的供應,對釀酒商征收重稅。後來隨著蒸餾技術的提高,人們開始使用小麥、燕麥等其他谷物大量生產威士忌,以降低成本。但由於其品質和口感不如麥芽威士忌,酒商不得不在其中摻入少量麥芽威士忌來改善口感,於是勾兌威士忌應運而生。

從口感上看,谷物威士忌更容易獲得溫和的質感,更容易飲用。單壹麥芽威士忌特有的泥炭味和更為酥脆的口感並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接受的。所以相對於勾兌威士忌,單壹麥芽威士忌更多的是壹種個人喜好和風格化的追求。

至於威士忌,我很喜歡雷蒙德·錢德勒的表述:“威士忌是好酒;如果有些威士忌不好,那只是因為它們不如其他的好。他們本身還是好的。在我眼裏,自威士忌誕生以來,沒有哪種酒比它更有魅力,它需要時間來催熟,賦予五谷以靈魂。是水、泥、風、谷的完美結合,多種純飲風格,通過添加冰和水來延伸風味。王爾德,菲茨傑拉德和威廉?福克納、蕭伯納、海明威、喬伊斯、村上春樹都曾為它著迷,在自己的作品中為它留下了贊美的句子——總之歲月漫長,但值得等待。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生命短暫,享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