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為統治者服務,就有壹個選誰的問題,用什麽標準,怎麽選人的問題。中國的封建時代延續了兩千多年。歷代統治階級是如何通過選拔考試和招生來招募人才的?從選拔制度來看,漢代以後,隋代以前,實行“選”制;楊迪大業二年(公元606年)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3年),實行科舉制度。近現代開始實行入學考試制度(大家普遍比較熟悉)。這項工作可以在學校開展,如太學、郭子以及各類學校招生、考試;也可以通過選拔考試進行,即“選舉”和考試。大學生基本都是根據成績和地位來選拔的,不需要入學考試。但是學校有定期的考試制度。這種考試只是為了確定職級和職位。考試內容完全是儒家經典。
所謂“選”,就是根據身份和家世,選出“德”、“孝”、“九品”;二是將儒家經典作為選舉考試的唯壹內容。“選”盛行於漢代至魏晉南北朝。
以下重點介紹科舉的興起、廢除及影響。
壹、科舉的興起與廢除。
科舉也叫科舉。即很多科目是國家設置的,通過定期的統壹考試選拔人才、分配官職。這壹制度從楊迪大業二年設立進士開始,壹直延續了1300多年,直到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壹次考試。隋朝采用選官的辦法,取代了鐘政的九品(即鐘政的九品,分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三等,層層上報,直至吏部尚書。始於魏晉南北朝)和地方官的選舉。所以讀書、考試、做官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壹方面,這使得氏族地主在這個方向上獲得了參與政權的機會;另壹方面,中央政府可以重新獲得從宗族中挑選候選人的權力,以鞏固其統治權力。所以“科舉”是壹種新的政治措施,中央集權有力,所以為後來的朝代所用。但由於考試內容側重儒家思想,從壹開始就先天不足。隨著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敗,儒學的官方範圍和標準越來越窄,道路越來越窄,越來越僵化,直至被廢除。
隋末的農民起義對宗室地主造成了沈重的打擊,但有些宗室地主在奪取政權時卻在唐朝身居要職。地主階級內部的這壹新變化不僅為科舉制度奠定了廣泛的基礎,而且在貞觀、雍正年間有了更大的發展。唐代制度以士為主體,多沿襲隋朝制度。但參加科舉考試的範圍擴大了,來源有三:壹是學校的學生,每年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州縣學校選拔學習成績合格的學生,送往禮部考試;二是農村貢品。壹般讀過儒家經典的知識分子都可以考。從郡到洲,再到尚書省,壹步步過關;第三種是科舉,由皇帝直接招考,大多是根據當時統治者自己的喜好和政治需要專門設計的。據說唐文宗前後過了幾十科。武則天還親自參加了考試,開創了科考進宮的先河。此外,還允許學武術的人參加科舉考試。這種考試由兵部主持,叫武舉。雖然科舉考試科目很多(如秀才、明靜、進士等。)到了唐朝,最重要的就是進士了。錄取比例差別很大,壹般100個人裏選壹兩個人。當時,有人把中國學者比作升天。有句話叫“五十士為少”,五十歲當秀才還年輕。白居易,29歲,秀才,十七子中最年輕。
及中進士後,“皆旨授官,歸於尚書。文官屬於吏部,武官屬於兵部,這叫全選...選人有四樣:身、言、書、判。”(《通誌·選誌》)“全能選”就是衡量選的意義。其標準是指:儀表堂堂,修辭正確,文筆優美,文理過硬。經官方部門考核合格後,我就為官方做。皇親國戚、英雄貴族後代可以直接考官;五級以上的孩子不用考。
宋代科舉考試的科目和內容沿襲了唐五代的傳統,內容只有孔孟。但建國後為了防止地方勢力的壯大,加強中央集權,需要在各級國家權力中增加大量官員,所以大力提倡科舉,並在形式上進行調整和改革。首先,放寬考試錄取範圍,擴大錄取名額;其次,降低考試等級,取消吏部考試。壹旦錄取後立即授予官職,前毛烈可獲得更高的官職。第三,建立了科舉制度。宋代的考試內容非常重視經典和墨義,幾乎所有科目都考。王安石變法時,還實行“經義”來選拔學者,頒布了“三經新義”。後“經義”演變為八股文。
元朝以國家政治為標誌。元代科舉終止78年。是在燕友(1315)第二年開始考博士的。以朱的四書(宋代朱所解《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始於元代,明清時期成為唯壹的法律內容。
明代“科目由蓋太祖、劉基定,沿襲舊唐宋,但略改考士之法,取四分書,以及易、蜀、詩、春秋、禮記五經。”(明史·選二)以八股文選士始於成化年間。
清代科舉基本沿襲明朝舊制度,但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明清科舉的弊端更多。為了鞏固統治政權,清朝統治者對知識分子實行軟硬兼施。硬,大興文字獄,實行血腥鎮壓;軟,控制人的思想,而科舉制度是達到這個目的的重要手段。
二、八股的起源、形成及危害。
八股文始於宋代,至明代,全面成型。在清代是最流行的。“只看了四書,不肯學。”(康有為:《請廢除八股考試,用模型法考考官之策》)什麽是八股?“完全沒有內容,只是在形式上玩文字遊戲。這類文章的每壹段都要堅持固定的格式,甚至字數都有壹定的限制。人家只是按照題目的意思敷衍壹下而已。”(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就八股文的格式而言,硬性規定每篇文章必須有若幹段落,如破題、開題、比題、虛比、中比、後比、大結等,每段還規定了壹定數量的句子。“題目比較”,又稱“開頭”,是引入課文的開始。“虛比、中比、背比、大結”這四個部分是形式上的討論,也稱啟動股、中間股、背股、紮堆股。"股東也被稱為雙重名稱."四段各有兩對偶字,為* * *八股,故壹般稱為八股。據顧《日知錄》(卷十六)成化二十三年會試《樂天護天下》壹文,要求先提三句,即中間連四股“樂天”,四股“護天下”,四句恢復,才作大結。再比如,弘治九年,試作《怨君為尊》壹文,開頭三句,即四股《怨君》,中間兩句,重復四股《怨君為尊》,再作大結論。“每四股中,壹正壹反,壹虛壹實,壹淺壹深,兩縱,故每篇四股,第二法相同,故稱八股。”
八股文考試以《朱朱四書》為中心,歷時約四百年。由於題目的限制,為了避免重復,防止申請人抄襲寫好的文字(其實當時市面上應該有八股文選集出售——新武器),所以就跑題了,很奇怪。單扇題、雙扇題、三扇題、四扇題、上下偏差、上下偏差、甚至單字的所謂「幹澀尷尬題」有哪些?“比如《中國席》中加了‘極廣’二字,加了‘木本’二字,但標題卻用了‘大而草’二字。在這種情況下,妳不能寫壹本書。無理無情,難學。”(康有為:《請廢除八股考法,嘗試用謀略論折》)從內容上看,八股考是唯壹壹個有孔孟之道的,有明顯的局限性;從考試形式上看,古怪的題目和死記硬背阻礙了人的思想和智力發展;另外,考試要檢查身體,看有沒有隱瞞,以考生為敵。不僅派軍人監督會場,會場外還派軍警看守。為防止考生作弊和攜帶物品進入會場,入場前應先洗澡並穿上官方專用服裝。到了清朝,考場上所有考生的用具都有嚴格的規定。當時有這樣壹首詩形容考場的真實:“三分苦功化為鬼,兩個功名兩個字錯。”“閨磨人不自由,英雄自討苦吃。壹場科舉,三分幸運,九天萬種煩惱。負凳青濁如乞丐,廳呼號直如囚。襪子磨破磨破,到處找。”(摘自《浙江田園詩歌》)可見八股陳腐過時,八股科舉制度弊端明顯。只能摧殘人才,大大降低民族文化學術水平。可以說八股科舉毀了壹代知識分子。“學過的不是用過的,用過的也不是學過的。”"當代很少有能幹的官員."(通誌、選誌)這說明八股科舉無法培養選拔出有真才實學的人。清初,顧、黃宗羲等進步思想家對科舉進行了猛烈的批判。甚至蒲松齡和吳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都把對科舉制度的批判提高到了壹個新的水平。他們用生動的文學形象全面批判了八股科舉。
第三,科舉考試的程序和等級。
以清代科舉為例,壹般包括科舉制、鄉試、宮試三個等級的考試。
高考將在阜城或周誌立舉行。考試的對象是通過考試的孩子。高考前有兩次預備考試。在參加考試的基礎上,選擇壹些通過的學生。考官被稱為“學道”、“學臺”,也稱為大師。比如《儒林外史》第七章中說:金範中了進士,受命山東學道,即主持書院考試。學道的任職期限為三年,期間必須到直隸府和周分別主持兩次考試。高考是從青年學生中獲取學者,篩選學者。高考錄取名額根據地、州、縣學生人數確定,多則20多人,少則七八人。例如,《儒林外史》中的金舟和金範參加了幾十場考試,花了幾十年時間才被錄取。總的來說,“秀才”沒有多少學問。只要能寫八股,就有錄取的希望。秀才的地位比普通人高。高點是他有接近官員的資格。秀才遇到知府未必下跪,甚至可以和知府壹較高下。中了秀才之後,生活壹般沒問題,至少可以教書。
取得省考後,在南京、北京、省會城市舉行,三年壹次,每個孩子,每年壹次,中午壹次,每年壹次。考試時間為8月9日至17日。每場比賽持續三天,壹般有三四場考試,所以有“九天場期”的說法。因為考試時間是在秋天,所以被稱為秋微。考場壹般稱為“室”。參加省考的人必須是秀才。只有通過考試的學者才能被授予舉人的稱號。主持考試的官員稱為考官。錄取名額各省不壹樣,大省100多人,小省50、60人。在明清時期,讀書人考上舉人是壹件大事。因為考上舉人後,不僅可以考更高壹級,還能考中進士;我可能考不上進士,但我也有做官的資格。範進重聚,他高興得發瘋了;鄰居也拍馬屁,給地,給錢,給奴隸等等。這說明壹個秀才考上舉人確實是壹個決定性的事件,因為他已經把自己納入了壹個特殊的階層。對於普通人來說,舉人簡直就是天上的星星。金範升職後,他的嶽父胡說:“現在他是大師了,是天上的星星。”
宮考由考試、復試、宮考三部分組成。考試由禮部主持在北京舉行,三年壹次,即省考第二年(逢醜、醜、未完、尷尬之年)。某年舉行的稱為某科,如仁武舉人,是仁武科舉考試者的省名。考試的範圍是全國。考試日期為3月9日至17日,共三次考試,每次三天。這份名單將於4月份公布。因春季考試,故又稱春魏。錄取名額從200到300不等。申請人首先以禮部的名義公布,這就是所謂的貢士。主持宮室的官員稱為總統。復試仍由校長主持。考生必須是考上的龔氏。他只會考壹次,考八股。復試分為壹、二、三個等級,與隨後的聘任密切相關。
宮廷考試是最高壹層,設在太和殿,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壹次。龔氏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獲得進士的稱號。殿試分三等,壹等三等,稱為進士、吉,各有其號。自上而下,狀元、狀元二、探花狀元合稱為三丁家。二甲,六七十,稱進士出身。前三名據說出自同壹進士。壹甲、二甲、三甲統稱進士。中了進士,是士人功名的終結。
宮考之後,還有壹種考試,叫朝考,與名利無關,只授予官職。宮試後幾天就要舉行。通過這次考試,進士可以獲得應有的官職。明清規定:考試公布後,壹組三人立即授官職。狀元照例授予翰林院編(從六級),二等獎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編(正七級)。清代國子監負責編纂國史,記錄皇帝的壹言壹行、日常生活、古籍文獻等。
第四,科舉制度對人的影響。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科舉制度與讀書和做官有直接關系。可以說,讀書越多,科舉制度越往上爬,做官的希望就越大。請看“久旱逢甘雨,故人遇故人在異鄉。新婚之夜,要做第壹次。”“天子是英雄,文章教二曹。壹切都低人壹等,唯有讀書高。”“白馬紫鞍,萬人騎出見。問家是誰,秀才當官。”“學問是人之寶,儒學是桌上之寶。身為宰相,必須用學者。”(選白方刻千家詩眉心)這首歷代流行的詩的中心思想是做官,追求名利。於是,科舉制度極大地刺激了士人的名利。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提倡科舉,因為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走上仕途,獲得繁榮。它不僅具有強大的刺激力量,而且已經成為壹種強烈的社會意識和強烈的社會心理。這種意識、處境、風氣構成了強大的社會力量。這股強大的社會力量正在擠壓著士子走上科舉之路。不僅學者、知識分子要爬上這個梯子,走上仕途;更可怕的是,各行各業的人也受此影響,而且是大而深。他們都認為這是正道,是學者的必經之路。《紅樓夢》裏,史湘雲,薛寶釵,包括襲人,都勸寶玉走這條正道。事實證明,在封建社會,誰在這條路上走得好,爬得高,誰就有價值,誰就昌盛。寶釵登上了寶二奶奶的寶座!但因為林黛玉沒有說這些“他媽的話”,沒有走仕途經濟的道路,所以不為賈府所容。
不僅社會如此,家庭成員甚至妻子也是如此。唐朝德宗貞元初年,有壹個名叫杜高的書生,多次落榜。他的妻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當再次墊底後,她派人給杜送去壹首詩,說她丈夫確有奇才,但為什麽每年都得不到錄取呢?覺得慚愧,“要來就晚上來。”說她老公回家的話只能半夜回來,這樣就沒人能看到他了。我們看到在這種社會氛圍下,這位妻子也對丈夫擺出壹副勢利眼的樣子。在蒲松齡的《聊齋誌異》中,有壹部迷妳小說《鏡中聽》,說的是壹個家庭的兩個兒子是讀書人,兩個媳婦在家做家務。每年兩個兒子都去趕考。報紙報道說長子被錄取了。此時,兩個媳婦正在廚房做飯。父母壹高興,就去廚房跟大媳婦說,妳老公考上了。不要在廚房工作,到外面涼快涼快。二媳婦壹個人在廚房幹活,丈夫卻考不上,她淚流滿面。過了壹段時間,報紙又報道了,二兒子考上了。二媳婦聽說,婆婆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把雙手活著留了下來,到外面涼快去了。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社會心理和社會風氣不僅進了閨房,還伸到了廚房。所以有人這樣總結:“十年寒窗,無人問津,壹舉成名。”這兩句話是極好的總結。正是因為他的名氣,文人十年寒窗苦讀;正是因為它的名氣,大家才擠在這條路上,拼命的跑,拼命的學。在八股科舉的誘惑下,士人靈魂空虛,道德低下。由於八股的禁錮,知識分子貧窮無能,愚蠢酸澀,成為統治者的奴隸;大澤貪汙枉法,欺壓百姓,是統治者的幫兇。在這壹點上,吳、蒲松齡等人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儒林外史》第壹輪,吳借助理想人物王冕說:“用五經四書八股文,不合法。將來文人有此榮譽之路,看不起那篇文章的出處。”在這裏,文慕山人指出文人腐敗的根源之壹來自八股制度,說它不好,並對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因為走八股可以走向富裕,所以大家都往這條路上擠,代價是靈魂空虛,道德低下。所以文章的學術和道德品行被低估了,他們追求的是做官,或者是逃避現實,退隱人世。這就把路引向了歧途!這第壹次既是讀書人的壹般綱領,也是吳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鮮明態度。他所提倡的是文學作品的源泉,而他所否定和批判的是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