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首詩的標題猶如龍的眼睛,歷來為詩人所重視。唐詩高度繁榮,所以標題的方式也特別豐富。常見的如下:
1,根據內容和寫詩的過程給題目。比如王洛賓的《政治犯聽蟬》,王波的《周樹》。
2.把幾首形式或主題相同的詩分組,給它們壹個總的主題。例如,陳子昂有三十八首關於“體驗”的詩,李白有五十九首關於“古風”的詩。
3.順著漢魏樂府的老話題。比如李白的《丁度胡歌》就是南朝樂府中“宋五生”的名字。
4.以文章的第壹個字作為詩名,雖不能概括全詩的內容,但有助於記憶和背誦,如韓愈的《巖》,杜牧的《清明》。
詩歌的歷史:
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無法理解很多自然現象,比如風、雨、雷、電,所以都歸於神靈。原始人類出於敬畏,對神靈載歌載舞,表達人們的期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等。這就是詩歌的起源。
它來自宗教和勞動。原始人壹邊勞動壹邊發出簡單而有節奏的叫聲,以此來忘記勞動帶來的暫時的痛苦和精神,協調行動。漸漸地,這種簡單而有節奏的吶喊,發展成了壹首模仿勞動本身的聲音,表達勞動者自身感受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