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感人1。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節省穿防護服的時間,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護士夏杉在投入壹線工作前剃掉了齊腰長發。夏杉說:沒有頭發也能長得更長。首要的問題是保護好自己,盡她最大的努力去拯救更多的人。
2.武漢市漢口醫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訪時提到,在增派的醫護人員到達武漢之前,武漢很多醫護人員都是超負荷應對疫情,壹周只睡2個小時,直到增派的醫護人員到達,壓力才得以緩解。累了就將就壹下。
3.壹個叫Villi的95後護士響應醫院申請參加壹線工作。從除夕夜到現在,這是她發給醫務部的壹條信息:到現在,家人都不知道我在幹什麽。如有不幸,請捐獻我的遺體用於研究破解病毒。請不要告訴我的父母。唯壹的要求就是妥善安排我的家庭。雖然我的工作能力不強,但關鍵時刻我不會當逃兵。
4.昨日,壹位步履蹣跚的老人來到廣東省信宜市合水鎮排東村村委會,留下10000元捐給武漢,然後轉身離開。工作人員問他的名字,他說:“我叫鐘黨員,壹個老軍人!”據了解,老人名叫謝蘭倩,1964年入伍,1966年入黨。網友:雙手插在口袋裏離開的背影真帥!如果國家有困難,我會盡我的壹份力量。不要寫我的名字。
5.壹位老環衛工人來到派出所戶籍室,將壹個紙袋放在櫃臺上。工作人員起身問道。老人只匆匆說了壹句“包在那個紙袋裏”,就匆匆離開了。工作人員打開紙袋,看到的只有12000現金。這位老人後來被壹名記者找到了。接受采訪時,他只說:“如果國家有難,我會出力。不要寫我的名字,也不要舉報我。”
省腫瘤醫院副護士長陳靜是壹個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逆行的武漢開始了與死神的賽跑。
因為這次疫情,說起甘肅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二科介入治療科副護士長陳靜,我們又多了兩個名字:甘肅省第二批支援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副隊長,2020年湖北省五壹勞動獎章獲得者。她也是甘肅省唯壹支持湖北醫療隊獲此殊榮的成員。
奔赴武漢疫情壹線後,在東西湖方倉醫院,包括陳靜在內的甘肅省護理專業醫療隊100名隊員,看護了醫院A廳A區224張床位,是接手床位最多的隊伍。在這裏,她和隊員們緊張有序,忙而不亂,與死神展開了壹場賽跑。事實證明,他們贏了。
王和成龍,隴南市兩當縣農民
開車幾千公裏去武漢醫院當誌願者。
當村民們還在享受過年團圓的時候,甘肅隴南市兩當縣農民王帶著姐夫成龍,兩人驅車1200多公裏,歷時20個小時。他們來到武漢市江夏區第壹人民醫院,做義務搬運工,為抗擊疫情的壹線工作人員服務。每天搬搬擡十幾個小時,晚上住在車裏。他們保持安靜,以至於最初幾天每個人都以為他們是附近的村民。“醫院裏物資短缺。物資到了,總是需要人搬運。缺人的時候,我們隨時可以幫忙。”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只有默默做事。王和成龍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普通人最樸素的道德觀。誌願,是義務的意義,也是人類正義的意義。
定西貨運司機高長虹
壹張在路邊吃飯的照片感動了網友。
2月8日,壹張司機蹲在路邊吃飯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這在以前很正常,但在疫情嚴重時期,壹個人徹夜奔波,驅車壹千多公裏,就非同尋常了。他叫高長虹,是甘肅定西的壹名卡車司機。卡車裏裝滿了靜寧鄉親捐贈給湖北恩施醫護人員的蘋果等物資。公眾被看得見的卡車司機的勇氣和艱辛,以及靜寧縣李店鎮村民的愛心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