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教學目標1;
1,掌握詩歌內容,能夠帶著感情背誦詩歌。
2、能運用簡潔的語言,生動地模仿詩歌
3.體會詩歌的優美意境,感受助人為樂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和經驗的準備:活動前教師要引導孩子欣賞相關的文學作品。
活動流程:
壹、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孩子的興趣。老師玩荷花姐妹,小朋友玩青蛙。
線索:
(1)“下雨了,青蛙們,來我的綠傘下避雨吧!”
青蛙,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壹下。
問:剛才發生了什麽?
芙蓉姐姐給了小青蛙什麽當雨傘?
第三,引導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1,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屏幕上那個地方是什麽?天氣怎麽樣?”
(2)雨滴落在地上的聲音是什麽?
(3)小青蛙用什麽避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是什麽心情?用什麽詞來形容愉悅的心情?
第四,欣賞詩歌,體會助人為樂的快樂。
1,老師背詩。
2.提問:
(1)想想青蛙“呱呱叫”聽起來像在說什麽。
(2)細雨的美麗伴奏是誰?
(3)為什麽給芙蓉姐姐?
五、學習詩歌
1,全背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背誦壹遍,討論:“妳最喜歡詩中的哪壹句,為什麽?”
3.分組大聲朗讀,激發孩子用動作表演。
第六,寫詩
1.問題:下雨的時候芙蓉姐姐會借誰的綠傘?
2.展示動物的圖片和背景,引導孩子模仿。
3.小組模仿,鼓勵孩子與同齡人討論和交流。
4.討論:“妳在日常生活中幫助過誰,感覺如何?”
七。推廣活動
鼓勵孩子畫出自己創作的詩歌,在角落活動時說出來,表演出來。
學前班2的教學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明白中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長城,最大的廣場。
2.欣賞蒲公英聽到的祖國美麗山河。
教學準備:
1,掛圖
2、實物圖片:蟋蟀、螳螂、月船、仙女、兔教
重點和難點:
關鍵點:
觀察圖片可以講故事。
困難:
體驗最長的長城和最大的廣場。
教學過程:
1,劃船。
老師劃船。給我看看月亮船地圖。今天,請聽壹個關於月亮船的故事。
2.聽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標題是什麽?
②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遇到了誰?妳看到了什麽?誰幫她找到了家?
(3)說,做。
故事中有什麽「奇怪的地方」?
蒲公英遇到了誰?蟋蟀怎麽勸蒲公英?
4學會講故事。請邊看圖邊講故事。
教學反思:
將故事轉化為藝術感受的嘗試,引導孩子談論他們自己的地方以及為什麽喜歡這些地方。
幼兒園學前教案3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每個月的11是自覺排隊日。
2.讓孩子養成禮讓和排隊等候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排隊日的宣傳照片和提案。
基本流程:
1.導入活動:
提問,引出活動主題。老師:“小朋友,妳知道自願排隊日是什麽時候嗎?”
2.關鍵步驟:
(1)為什麽要把11定為自覺排隊日?
(2)看宣傳照片,看倡議書。
3.集體討論:
如果照片裏是妳,妳會怎麽做?
活動擴展:
歡迎小朋友、家長、家長參加11的誌願排隊日活動。
幼兒園學前教案4活動目標:
1,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讓孩子感受到有朋友的快樂。
2.培養孩子的語言、溝通、合作、協調能力。
3、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熟悉並能表演拉拉狗。
2.場地準備:搭建表演舞臺。
3.材料準備:電腦、投影儀、課件《小猴子找朋友》、《找朋友》音樂。
活動流程:
1,遊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老師組織孩子們玩音樂遊戲“找朋友”,體驗交朋友的快樂。
2、播放課件,讓孩子感受到有朋友的快樂。
老師結合課件,通過學習“小猴子找朋友”的故事,讓孩子知道如何找到好朋友。
(1)故事講完後問:小猴子前三次為什麽不找朋友?媽媽對小猴子說了什麽?為什麽小猴子第四次這麽快就找到朋友了?
(2)組織孩子討論:怎樣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3、遊戲“猜朋友”,在合作中增進彼此的友誼。
(1)壹個小朋友上臺講了她好朋友的特點,比如:她是壹個長辮子的女生,會彈鋼琴,眼睛很大。
(2)其他小朋友根據描述特征猜測這個朋友是誰。
4.談優點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幼兒分組對話:講述朋友的優點,以及應該向好朋友學習什麽。
幼兒園學前教案5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幼兒園、公園裏的花是美麗的,是供大家欣賞的,每個人都應該愛護它們。不摘花也行。
2.在理解的基礎上帶著感情讀兒歌。
活動準備:
掛圖“花好看我不摘”
活動流程:
(1)問題引入:感受園中春色,激發孩子對花的熱愛。
1.我們的幼兒園真漂亮。妳最喜歡什麽?
2.這些花好看嗎?妳喜歡這些花嗎?誰種的這些花?妳為什麽種這些花?
總結:幼兒園裏的花是叔叔阿姨們種的,給大家看。有了花,幼兒園會更美。
(2)討論和分享
展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掛圖的主要內容。
1,這是什麽地方?孩子們在做什麽?
這些花太漂亮了,我們摘壹朵好嗎?為什麽?
總結:叔叔阿姨們在幼兒園、公園、路邊種了很多美麗的花,讓人欣賞,讓人喜愛。孩子們也很喜歡這些花,但是我們只能看,不能摘。
(3)學習兒歌
1,老師把孩子們剛才說的話編成了壹首優美的兒歌。(老師朗誦兒歌)
2.兒歌好聽嗎?妳喜歡這首童謠嗎?讓我們壹起來學習這首優美的兒歌吧!
(4)活動延伸
現在我們都學會了這首優美的童謠,下次我們的孩子看到有人摘花,就把這首童謠背給他們聽,告訴他們我們不能摘花,好嗎?
幼兒園學前班教案6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齲齒的成因以及預防齲齒的相關知識。
2、讓孩子知道保護牙齒的意義,了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3、指導孩子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培養孩子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4.體驗健康潔白牙齒帶來的快樂和美好。
活動準備:
提前兩天把洗好的蛋殼泡在醋裏,給孩子收集幾杯漱口水。
活動流程:
1,故事“愛吃糖的老虎”引出主題。
問題:狐貍想到了什麽?老虎的牙齒怎麽了?
問壹些問題,看看妳是否也有斷牙
2、尋找齲齒
(1)用小鏡子看看自己的牙齒是黑了還是壞了。
(2)觀察齲齒患兒的牙齒。
(3)牙齒變黑、折斷稱為齲齒。
3.通過實驗探索齲齒的成因。
(1)兒童討論:齲齒是怎麽形成的?
(2)觀察兒童漱口。讓孩子觀察,裏面有沈澱物質。讓孩子們聞聞這是什麽。(又酸又臭)又酸又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
(3)觀察醋浸蛋殼的變化,討論醋浸蛋殼變黑變軟的原因。
總結: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形成齲齒。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不受齲齒侵害(少吃甜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5、結合《刷牙歌》教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來結束活動。
幼兒園學前教案7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操作感受6的分解,掌握6的五點。
2.在感知數字的分解與合成的基礎上,掌握數字合成的增減規律。
3.發展孩子的觀察、分析、記錄能力,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學習並記錄6的五點。
活動難度:
總結6以內數字的分解和合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和多媒體課件
活動流程:
首先,開頭部分。
1,遊戲:對戰(復習5的分解和構成)
老師:我說5,
楊:我對5感興趣
老師:5可以分為1和幾。
Young: 5可分為1和4。
老師:五可以分為四和幾。
Young: 5可分為4和1。
2.復習除法和2、3、4、5幾種,引出6有五種除法。
3.今天的活動課,我們來學習6的分解和合成。(展示題目,看兩遍)
第二,基礎部分。
1,幼兒開始操作積木,探索6的五個點,並將探索的結果記錄在作業紙上。
2、小朋友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
3.讓孩子們報告手術結果。哪個孩子會告訴老師妳找到的6的除法?
讓孩子們說話,把他們的記錄寫在黑板上,並進行比較。
4.引導孩子觀察6的劈分公式。妳發現了什麽?(提示:兩邊數字有什麽變化?)左邊的數大於1乘1,叫增,右邊的數小於1乘1,叫減。有兩組數字互換了,但總數沒有變。這是數的分解和組合的規律。
5.讓孩子們演示6的五個要點。
6.拆分式閱讀6。
6可以分為1和5,1和5,合起來就是6。
第三,結尾部分。
1,小問號的時間到了:他要檢查我們孩子的學習情況。
(1)(課件演示)填寫缺失的數字。
(2)(課件演示)填缺點。
2.做遊戲:今天這堂活動課,小朋友們學習了6的分解和組合,學習了6的幾種除法?(5種)我們壹起再玩壹個遊戲。
老:告訴我,小朋友,6能除以1和多少?
楊:劉老師我跟妳說,6可以分成1和5。
第四,延伸活動。
我們班的孩子真的很棒。他們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學會了6的分解和構成。現在老師給每個孩子壹項任務。如果孩子們現在有6個桃子,老師希望他們與妳的父母分享。他們應該如何分享?請孩子們回家後和他們的父母分享壹下好嗎?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8教學目標:
1,在各種音樂活動中學習唱歌,感受和掌握歌曲中節奏和力度的變化。
2.自主合作學習:學生根據聽覺感受和生活中的相關經驗,使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歌曲二次創作能力。
3.其他與音樂相關的藝術形式(舞蹈、美術)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新年的歡樂和喜悅,體驗和表達新年的喜悅,師生交流分享活動帶來的快樂,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唱”出《過年》這首歌,在熟練演唱的基礎上,從歌曲和活動中體驗新年的歡樂氣氛。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準確演唱歌曲,掌握節奏的變化。
教具準備:
鼓,鈸,春聯,窗花,祝福,燈籠。
教學過程:
(1)導入:
1,玩《小年夜》
老師:這首歌是關於什麽節日的?歌曲中的孩子們在春節期間有什麽活動?
2.老師:那妳怎麽慶祝新年呢?
(2)營造環境,營造節日氣氛(《龍洞強》音樂。
1,老師:(老師贈送介紹節日的東西,中國結,對聯,窗花,燈籠等。)“是啊,過年的時候真熱鬧。我們舞龍燈,放鞭炮,掛燈籠,剪窗花,吃春節酒,貼對聯。我們非常開心。今天老師也給妳帶了很多新年禮物。妳看,這是中國結,也叫如意結,象征著吉祥如意。這就是春聯,給春節帶來溫暖和歡樂。第壹部分是-,第二部分是-。(根據節奏朗讀)這是——北方人喜歡在新年來臨的時候在窗戶上貼窗花。它表達了人們對新的壹年的美好祝願。這裏還有很多,老師。妳願意親自裝飾我們的教室,讓我們提前感受壹下新年的氣氛嗎?那我們做點什麽吧!”
2、師生配合布置教室(播放“新年快樂”音樂)
(三)宋學
1,老師:“哇!妳的手真巧,把我們的教室裝點得喜氣洋洋,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春節期間,我們不僅可以放鞭炮,掛燈籠,吃年夜飯,還可以看春節聯歡晚會。老師準備了參加今年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讓我給妳看看!
2.老師根據節奏朗讀歌詞。
3.老師:老師覺得壹個人表演太單調。我想邀請孩子們和我壹起去。妳願意嗎?然後跟我學這首兒歌。
4.師生壹起讀兒歌,老師批改。
5.老師:孩子學的真的很快,但是我覺得這樣讀不活潑,觀眾肯定不喜歡看。妳能幫我想些辦法讓這個節目更精彩嗎?小組可以溫和地討論。
6.小組討論並回答。
生1:壹起表演可以讓節目更生動。
生2:也可以壹起拍手。
生3:也可以跺腳拍腿。
生4:還可以加上鞭炮聲。
生5:還可以加鑼鼓。
7.老師:我們邊讀邊給兒歌伴奏吧。我們可以拍手拍腿。我還會邀請壹些小朋友模仿鞭炮的聲音和敲鑼打鼓的動作。
8.老師:剛才有個小朋友說,這首兒歌要配上旋律,才能成為動人的歌曲。這是個好主意。老師這裏有壹篇整理好的《新年快樂》。我們壹起來聽聽吧。
9.性能。
10.今天,孩子們都表現得很好,他們都是驕傲的小音樂家和歌手,但沒有歌曲和舞蹈就沒有氣氛。讓我們邀請壹些朋友來陪我們。誰願意?
4.唱出名字。
(5)課後總結《龍洞腔》的音樂,學生走出教室。
幼兒園學前教案9教案目標:
1,讓孩子作為壹個角色去想象、思考和理解內容,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大膽表達;
2.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有愛心,知道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如何幫助別人。
課程計劃準備:
1,帶雨聲的錄音機;
2、媽媽和雞寶寶的胸飾;
3、裝修雞的家,對面山坡,河邊,(藍布),圖片,地毯。
教學計劃流程:
請孩子們和老師壹起參與表演。(老師扮演母雞媽媽,孩子扮演雞寶寶)老師扮演母雞媽媽,孩子扮演雞,在輕音樂中表演。第二天,就在雞壹家準備出門的時候,發現昨晚的雨已經匯成了壹條河。
(1)啟發“雞”討論過河之道;
(2)經過啟發性的討論,當我準備用自己的方式過河時,發現已經有壹座小橋了。
(3)音樂中,母雞帶著小雞歡快地過河,到了山坡上。母雞把小雞叫到身邊。猜猜是誰建了這座橋。(鼓勵孩子大膽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
2.聽並理解內容
(1)引導孩子帶著問題去聽。
A.什麽是圓形的“石頭”?它們是真的石頭嗎?
b、到達山坡後,妳發現了什麽?
c、為什麽橋不見了?誰又幫雞了?
(2)將圖片按內容分類。
3.在現實生活中說說吧。當別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妳該怎麽辦?幫助別人後妳有什麽感受?
4.老師總結: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果妳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妳也會快樂。
5.音樂中,母雞帶著小雞去參觀烏龜的家。
學前班教學計劃教學目標10;
1.在有節奏地背誦兒歌的基礎上學習唱歌。
2.掌握歌曲弱啟動的特點。
3.以解放軍叔叔為例,加強對孩子的紀律訓練和堅持訓練。
教學重點:
通過歌曲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應該向解放軍叔叔學習什麽。
教學難點:
起步把握弱。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首先,引言。
1,聽音樂進活動室。要求孩子學會當解放軍叔叔。
第二,看課件,學歌曲。
1,看比賽。
場景二:今天,壹些孩子來當解放軍。讓我們看看,但是他們是怎麽學會的呢?
場景三:他們不僅符合音樂,還壹邊讀兒歌壹邊跟著音樂練習!讓我們壹起來看看。
場景壹:他們甚至把這首歌拍成了歌!讓我們壹起來聽。
我們也來學唱歌吧。我們過會兒和他們壹起唱嗎?
2.總的來說。
孩子們跟著動畫壹起唱歌。
第壹遍唱,第二遍拍手,第三遍拍手。
可以重復進行,分組進行。
第三,活動結束後,學解放軍叔叔。
第四,評論。
教學反思:
這首歌很生動,能激發孩子們的激情,活動效果也比較令人滿意。
1.我及時抓住了困難。在歌詞的教學中,我用遊戲的方法滲透了弱拍。為了讓孩子了解弱拍的表現,我用示範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孩子馬上就明白了,於是互換角色,為學習唱弱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演唱風格的掌握和發聲方法的指導也是成功的。更能體現行軍的力度。我在引導孩子發聲的時候,要註意圓口,集中聲音,示範。通過多次的引導、歷練和孩子的理解,我才能把歌曲的風格表現出來。
3.孩子對解放軍打仗的場景和動作更感興趣,但最容易產生困惑。於是我給了孩子們壹個攻擊的敵人目標,他們可以用不同的武器攻擊。這使得整個場景美觀有序。這本教材我上過無數遍了,但每次上課都會有新鮮感,有不壹樣的思路和教學方法,每次課後都有新的收獲和感受。因為每次面對不同的孩子。也許老師的快樂就在這裏,是孩子給妳帶來了快樂,孩子需要妳去創新。
幼兒園學前教案11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花瓶的各種形狀和顏色。知道花瓶各種各樣。
2.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創造性的設計和裝飾花瓶。
3.體驗成功創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
感受花瓶的形狀
活動難度:
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創造性的設計和裝飾花瓶。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美麗的花瓶》
2、獎牌、參賽號牌
3、兒童操作材料:鉛紙、油棒、記號筆。(16人)
活動流程:
首先,引入話題,激發興趣。
流程:
第壹,參加比賽,激發孩子的興趣。
花瓶王國正在舉辦壹場小小的設計師競賽。妳想參加嗎?那我們壹起開始吧!(展示課件)
第二,觀察花瓶,了解形狀和顏色的區別。
老師:我們剛才看到了這麽多花瓶。現在,請告訴妳的好朋友妳看到了哪些花瓶。他們有什麽不同?
(兒童暢所欲言)
(2)再次欣賞花瓶:
1,誰來告訴我妳看到什麽顏色的花瓶?“這個花瓶用了什麽顏色?這些顏色搭配起來好看嗎?讓妳有什麽感覺?”
2.妳看到了什麽圖案的花瓶?
3.妳看到了什麽形狀的花瓶?“妳覺得這個形狀像什麽?”讓孩子暢所欲言,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啟發他們:“哦,妳喜歡它的形狀,妳能模仿它的姿勢嗎?”
4.“妳喜歡哪個花瓶?為什麽?”
5.孩子們用他們的身體做花瓶。
總結: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有扁口和花邊口;花的瓶頸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邊有“小耳朵”;花瓶有圓形、橢圓形和扁平形等等。
第三,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裝飾花瓶。
1,老師:孩子們,妳們聽清楚設計要求了嗎?妳想設計什麽樣的花瓶?告訴妳的好朋友。
2.兒童設計花瓶
第四,展示作品,評選“金牌設計師”。
1.首先,請介紹妳的作品。
2.請評委投票。(大眾評委評出“金牌設計師”、“銀牌設計師”、“銅牌設計師”。)
3.頒發獎牌。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參加了花瓶王國的設計大賽,還拿了獎。妳開心嗎?我們去和好朋友分享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