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現代詩歌創作中,古典與現代成為兩條平行線,互不交融,各行其是。事實上,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可以在現代詩歌的創作中得到體現。如果兩者完美結合,會有意想不到的藝術魅力。壹位來自臺灣的現代詩人鄭愁予用壹首優美的詩向世界證明了這壹點。這首詩是他的代表作《錯誤》。
鄭愁予,臺灣著名詩人,被譽為現代李商隱。這首《誤》堪稱現代最美的“流浪詩”。帶著古詩詞的悲涼,走遍了江南,逝去了時光!它每年都被選入教科書,並俘獲了幾代人的心。全詩如下:
“錯誤”鄭愁予
我走過江南。
季節裏的樣子,就像荷花的開與落。
東風不來,三月柳絮不飛。
妳的心就像壹座小小的孤城。
就像壹條面朝黑夜的青石街。
沒有壹點聲音,三月的春幕就揭開不了。
妳的心是壹扇緊閉的小窗。
我的達達馬蹄鐵是壹個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海歸,我是過客...
詩人余光中稱鄭愁予為“浪子”,說他的詩充滿了憂郁的漂泊氣質,古典詩歌之美很好地融入了現代詩歌,婉轉深情,溫婉多姿,自成風格。他的詩和他的名字壹樣,飄逸靈動,帶著壹絲憂傷。“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夜江憂,山深聞。”像辛棄疾這個詞,這個“誤”是空的,略帶傷感,美在嘆息。
1954年,這首詩在臺灣省首次發表,壹經發表,立即在文壇引起轟動。因為詩的最後壹句“我達達的馬蹄鐵是壹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過客,只是壹個過客”,壹時間臺灣省全島都在吟誦“達達的馬蹄鐵”之聲。這首詩也成為鄭愁予的成名作,後來被選入內地高中語文課本,感動了幾代人。
詩的開頭“我走過江南”,運用倒敘手法,結構新穎,淡淡的憂傷撲面而來。壹個簡單的“江南”字,把人帶入了煙雨蒙蒙的江南——細雨蒙蒙,小橋流水,還有那位小姐。“我”過江南,不入家門。她的臉,像壹朵蓮花,獨自飄落,在千變萬化的風景中,只留下壹根幹枯的蓮梗。
然後,詩人用各種意象來描述女子的相思和她的等待情態。愛人久久未歸,憂郁滿懷,心中的春日久久未至。就像那個東風不吹,柳絮不飛的孤城。青石街很安靜,心上人的腳步聲很久沒有響起。她整天郁郁寡歡,不理化妝,心如窗欞。窗簾低垂,與窗隔絕,孤獨伴隨著深深的悲傷。
最後詩人用倒裝句說他的馬蹄鐵沒有停下來,然後指出他不是壹個過客,而是壹個過客。在無盡的等待中,女方相思,約會對象期待著回家的“足音”。有壹天,江南的青石路上終於響起了“噠噠”的“我”的腳步聲,但它們只是匆匆而過,並沒有回到人們身邊。馬蹄聲就像壹個“美麗的錯誤”,讓思考的女人快樂,更孤獨。
這首詩雖是近體詩,卻體現了古典詩歌的優點,意境幽靜優美。它采用了許多古典詩詞中常用的意象,如江南、荷花、容顏、東風、植絨羊群、黃昏、春簾、歸人、路人等。它有著持久的魅力,讓人想起古典詩歌中的許多名句。全詩委婉、感傷、迷茫,頗似唐代李商隱的《無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