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當春天來臨時,太陽從河面升起,河面上的花比紅色更鮮艷,綠色的河比藍色的草更綠。怎樣才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憶,最難忘的是杭;月中山寺尋月桂樹,郡亭枕上觀潮。妳什麽時候再來?
江南憶,其次是武功;吳壹杯春竹葉,吳娃舞芙蓉醉。遲早會再見面的!
標簽:地名樂府春景詩其他季節風景
江南的風景多美啊,如畫的風景早就熟悉了。春天來了,太陽從河邊升起,讓河上的花比紅更鮮艷,綠河比藍草更綠。人怎麽能不懷念江南呢?
《憶江南》三首(1)憶江南:唐·焦芳的名字。作者在題註中寫道:“這首歌又叫‘謝秋娘’,每首五句。”據樂府集記載:“《憶江南》中有壹個叫‘望江南’的人,因白詞而改名‘江南好’。”到了唐末五代就成了詞牌名。這裏所指的江南,主要是指長江下遊的江浙壹帶。
⑵熟悉度(ān):熟悉度。作者年輕時去過江南三次。
⑶河花:河邊的花。我說的是河裏的浪。紅色勝於火焰:鮮紅勝於火焰。
(4)綠如藍:綠色比藍色更綠。比如用法還是“余”,表示超過。藍色和藍色的草,它們的葉子可以用來制作藍綠色的染料。
5.《山寺》句子:作者《東城桂》詩註:“相傳杭州天柱寺每年中秋有桂子落。”肉桂,桂花。宋劉墉《觀滄海潮,勝在東南》詩說:“三秋有桂子,十裏有荷花。”
[6]郡亭:疑指杭州東樓。看潮頭:在錢塘江入海處,有兩座山像門壹樣相對,水困其中,異常兇猛,是舉世聞名的勝景。
(7)吳宮:指吳王夫差為時所建的官瓦宮,位於蘇州西南的靈巖山上。
⑻竹葉:酒名。也就是竹葉青。也指酒。《文選》與張協《七命》:“京南有武城,豫北有竹葉,浮蟻星沸,飛花飛蠅。”
吳娃:它原本是吳的壹個美麗的名字。梅成《七發文選》:“使追隨者有石賢、鄭淑、楊雯、段幹、吳娃、張璐、傅煜......被制服。”這個詞指的是吳的美。醉芙蓉:形容舞妓之美。
⑽早晚:我還是說什麽時候,什麽時候。北齊顏之推《顏家訓·風操》:“設宴,請乙為客;當丹在法庭上遇到B的兒子時,他問他:“尊重侯,早晚要看家?”"
三首詠江南詩賞析:第壹首詩是泛憶江南,涵蓋蘇杭,寫春色。全字五句。壹開口就誇“江南好!”正是因為“好”,我們才要“記住”。壹句“我曾經熟悉的風景”說明江南風景的“好”不是人們說的那樣,而是我在那些年親身感受和經歷的,從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既落實了“好”字,又明確了“記憶”字。接下來,他用兩個字寫下了江南的景色:“日出江花勝火,春來江青如藍。”“日出”和“春天來了”有不同的含義。春天繁花似錦,很紅;紅日燦爛,更紅。在這裏,顏色的亮度因為相同的色調烘焙和染色而提高。河邊的水是綠色的,紅色的陽光灑滿河岸,讓綠波更加波光粼粼。在這裏,不同色調的對比增強了顏色的獨特性。作者把“花”和“太陽”聯想在壹起,是為了染成同樣的顏色;而“花”和“河”是連在壹起的,為了襯托不同的色調。河水是紅色的,河水是綠色的,兩者互為背景。所以紅的更紅,“紅勝火”;綠更綠,“綠如藍”。杜甫擅長畫風景和塗色。如“江碧鳥過白,青花山焚”(《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壹排白鷺上青天”等句子,都是如畫。襯托不同色調的技巧顯然起著重要的作用。白居易似乎有意學習,如《晚霞燒紅,青天比藍》(秋思)、《春草青青,晚波紅近長安》(題嶽陽樓)、《綠波南北,紅柱三百九十橋》(正月初三徘徊)。至於“日出”和“春來”的句子,我們在借鑒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明媚的春光中,從第壹天、河流、江河、火焰、青葉中汲取顏料,交替運用烘染、相映的技法,並輔以恰當的比喻,從而形成了廣闊的畫面。不僅色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而且層次豐富,耐聯想。
題中的“易”字和詞中的“老曾”二字,也說明這個字還有更重要的壹層:襯托江南北的春色。全詩以懷舊之情描寫了“似曾相識”的江南春色。此時,筆者在洛陽。相比江南,洛陽的春天來得更晚。作者在羅陽《王巍第》七絕雲中寫道:“花冷懶,鳥懶,馬閑日西。春前何處有思,柳條無力魏”江南,旭日東升,江中花勝火,洛陽卻“冷懶”,只有王維大堤上的柳條透著壹點春意。
花開的比江南晚,水也不壹樣。洛陽有洛水、沂水,離黃河不遠。但即使春天來了,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泉水壹樣綠。所以作者極力回憶江南的春色,發自內心地贊嘆“江南好”,在用花寫下自己曾經熟知的江南美景後,又忍不住以“忘不了江南”的感慨來關閉全詩。這套作品集不僅支撐了這位生於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敬仰和懷念,更營造了壹種綿長持久的魅力。詞雖合,纏綿情愫搖曳飛去,自然引出第二首,第三首。
第二個字以“江南憶,最難忘的是杭”開頭,前三個字“江南憶”與第壹個字的後三個字“憶江南”連在壹起,形成意思的連續性。最後五個字“杭州最難忘”突出了作者最喜歡的江南城市。如果說第壹個字像江南春的用心,是畫家鳥瞰而寫,那麽第二個字就像壹幅杭州秋天的畫。
作者很愛西湖的春天,只是他的詞裏不寫杭州的春天,可能是為了避免重復第壹首詞裏寫的春色。他把杭州的秋,靈隱寺的月,錢塘江的潮,都寫在了高閣上。兩個字可以寫出兩種境界。“山寺尋月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邊的靈隱寺。這座古寺裏流傳著許多傳說,有些傳說蒙上了壹層神話:傳說靈隱寺的桂花樹是從月宮裏掉下來的。筆者曾在寺中賞月,中秋桂花香,令他終生難忘。在山、寺廟和月亮的陰影下尋找桂冠,我寫了美麗的環境和詩人在其中的活動。而詩人對杭州的記憶,卻有著另壹種難以忘懷的境界。即“郡亭枕上觀潮”。錢塘江潮汐是大自然的奇觀,潮水可高達幾十英尺。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縣衙的亭子裏,可以看到有雲有雪的海潮,很有意思。《郡亭枕上觀潮》以閑適的筆墨烘托出驚濤駭浪的景色,與前壹句“山中望月,殿中尋月”的恬靜朦朧之美境界形成鮮明對比,相得益彰。白居易愛杭州,所以他回到北方後,就有了“重遊壹日”的願望。
第三首詞在思想藝術上不如第壹首或第二首,加上他寫的是歌舞生活,所以很多選集都不介紹。其實寫作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前兩個字雖然也是寫人的,但主要是寫風景的。第三首去吳宮,但主要是寫人,寫蘇州的歌舞伎,寫詩人本人。從整體上看,意境的變化使連讀詞顯得豐富多彩。
五九飲壹杯春竹葉。首先,竹葉與下壹句中的芙蓉是對立的。其次,“春”在這裏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不壹定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天的酒。白居易在另壹個房間說“甕中竹葉春熟”。唐代很多名酒都是以春二字命名的,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看著“吳娃爽舞”,就像是醉芙蓉之舞。“瓦”的意思是美麗。時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所建的房子被稱為“關娃宮”。白居易寫此詩,是因為他和這位絕代佳人有交往。作者不是壹個縱情聲色的人。他很欣賞吳娃的歌舞,希望能再看壹次演出。所以回到洛陽後,他說:“我們遲早會再見的。”
這三個字,從現在開始回憶往事,從洛陽回憶蘇杭。今天,昨天,南方,北方,時間和空間的跨度很大。每首歌的前兩句都是今昔情話,身在洛陽,醉心江南。每首歌的中間兩句都無限深情的回憶著江南最難忘的往事。結論呢?然後我回到今天,希望那些美好的回憶有壹天能變成活生生的現實。所以整組文字不過幾十個十字,卻從多個層面吸引讀者進入角色,想象主人公前世今生所經歷的各種情境,體驗主人公前世今生所展現的各種精神活動,從而獲得無盡的審美享受。
這三個字,各有開頭和結尾,有壹定的獨立性;並且詩中有壹個有機的整體,前後協調,脈絡貫穿,顯示了作者在策劃文章布局方面高超的藝術技巧。
《憶江南三首》相關內容創作背景作者:佚名白居易曾擔任杭州刺史,後又擔任蘇州刺史兩年,任期壹年多。年輕時,他浪跡江南,曾在蘇杭生活。他對江南很了解,所以江。...
《憶江南三首》作者白居易(772 ~ 846),河南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於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年)正月,生於鄭州新鄭東郭寨(今新鄭市東郭寺村)。白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祖父遷居下寨(今陜西渭南北)。鐘白曾任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市)知縣,與當時的鄰居新鄭知縣是朋友。看到新鄭的美景,白居易搬到了新鄭,他出生在河南新鄭。死後葬於河南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位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位於洛陽南部象山琵琶峰。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樸實通俗,被譽為“詩人魔術”、“詩人之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
白居易其他作品○長恨歌
○錢塘湖春遊
○草的告別/賦有古草
○看割麥
○憶江南,江南好
○更多白居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