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寫關於元宵節的詩

寫關於元宵節的詩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在元宵節的晚上,古人點燃成千上萬的燈籠,舉行觀看月亮,點燃燈籠和燃放火焰,在燈籠上玩猜燈謎,吃元宵等活動。那麽,古詩是如何描述元宵節的呢?

正月十五晚上

糖素道味

火樹銀花關,星橋鎖。

燈樹萬丈光芒。明月壹壹來。

妓女全毀了,歌也全毀了。

京師已廢,漏玉的時機妳不要急,莫讓今年僅有的壹次元宵夜匆匆而過。

賞析:這是壹首著名的詩,描寫了長安城元宵夜的景色。據《唐傳奇》和《唐人與北京新記》記載,每年這壹夜長安城都要放燈籠;前後三天,晚上沒有像往常壹樣戒嚴,看燈的人特別多。豪門貴族的車馬喧鬧,市民們的歡歌笑語匯成壹片,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了整整壹夜。

上元月

不要沖玉漏銅鍋,鐵鎖通宵開;

誰能坐在月亮上聞著燈光?

賞析:玉漏銅壺逐時。“玉漏銅鍋不催”這句話,意思是元宵節壹樣的美景。時間要慢慢走。

看十五夜的燈

唐·盧·趙霖

錦裏香宴,蘭初年。

色遠,光遠。

中國人疑星隕落後,樓如懸月。

別有千般笑,快來秀九枝鋒。

欣賞:春節過後,人們忙著祭拜節日,慶祝新年。雖然有新衣服,美食,娛樂,但是活動少了。元宵節打破了這種壓抑的氣氛,將新鄭的慶祝活動推向了高潮。五顏六色的元宵彩燈,用繽紛的色彩點綴著大地,甚至繼續與廣闊的天空相連。遠處的(燈光)仿佛是落到地上的星星,樓旁的(燈光)仿佛是高掛的明月。當然少不了美少女的歡聲笑語,為這個節日增光添彩。

正月十五晚上點燈

千門萬鎖,燈火通明。正月中旬,它搬到了北京。

三百妻袖舞,入天寫字。

賞析:千戶不鎖寫家家戶戶出門看燈,山中處處燈火,燈海,好不熱鬧。節日活動自然是慶祝煙花和唱戲;300壹般指很多人,我老婆應該是宮廷舞蹈演員。300多人翩翩起舞,歌聲響徹雲霄。

關燈樂行

李商隱

帝王的所有,到處都是月光如水,花燈如山,華麗不拘壹格的馬車擋住了寬敞的大道。

閑暇時,他無法目睹中興年元宵節的盛況,只好帶著老鄉去看廟會,去拜見子固神。

賞析:李商隱用這首詩來形容當時唐朝的繁華景象,當時看花燈的規模宏大。其實元宵節在古代也叫燈節!就是寫盛大的元宵節。

天上的月光和地上的燈光遮住了整個首都,五顏六色的汽車和雨傘擋住了大道。我閑著,卻看不到北京人過元宵節,也不好意思像農村人壹樣參加“賽子姑”的活動。

生兒子元西

宋·歐陽修

農歷正月十五,花市燈火如晝。

月底,大約是黃昏時分。

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月光和燈光還是和去年壹樣。

再也見不到去年的老朋友,眼淚的淚水都濕透了衣服。

賞析:這首詞的作者是歐陽修,宋代才女朱。最後兩句寫燈籠很美,但我看不到那個人——我是從《詩經》裏學會用美景寫哀的。

永遇樂夕陽融化黃金

李清照

夕陽融金,暮雲合,人在何處。

染柳煙,吹梅笛怨,知多少春。

元宵節,天氣和諧,沒有第二次刮風下雨。

來相見,賞寶馬,謝酒友詩。

中州風華正茂,閨房多閑情。記得重點三到五。

鋪綠冠,撚金雪柳,簇帶爭楚。

現在我很憔悴,刮風結霜,晚上不敢出門。

不如聽人在簾下笑。

鑒賞:“夕陽融金,暮雲合。”“染柳煙吹梅笛怨”四句詩很有名,可見易安是有才華的。精彩!

醉了又下來(袁)

宋凡成大

春城贏了。暮風舞催花發。

懸掛的雲增加了空虛。

吹響新年號角,十月快樂。把絲鉤在紅影下。老年是很牽強的。

沒有人知道這種心情。

只有飛蛾驚訝地看到了她鬢邊的雪。

余慶和袁熙

辛棄疾

壹夜東風妝點千樹花,吹落星雨。

寶馬雕車滿路香,鳳凰蕭動,盆燈轉,魚龍舞通宵。

飛蛾,雪,柳,金線,笑,香都走了。

在人群中尋找他,突然回頭,那個人就在那裏,燈光昏暗。

賞析:這首詞的前半句,講的是正月十五的晚上,全城燈火通明,狂歡作樂。夏昆還在寫“元宵”的快樂,壹對戀人在街上相遇。只是第壹部分講的是整個場景,第二部分講的是壹個具體的人。通過他跌宕起伏的感情,他個人的喜悅自然融入了節日的喜悅。

袁熙京都

袁浩文

穿著漂亮衣服的遊客到處都有娛樂活動,在大街小巷,孩子們的笑聲和玩笑非常明顯。

我不過是壹件長衫,也在遊客的笑聲中。

賞析:這首詩表現了元宵節遊人嬉戲的景象,描寫了元宵節的繁榮景象。在技法上,以音樂場景表達悲憤之情,長袍與炫麗服飾的對比微妙,動人,意味深長。

折桂做元宵。

(袁)佚名

我珍惜元宵節的美好景象,皎潔的月光照耀著,這個夜晚到處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焚陸海,人踩春日。

三美可得賞,四無情可恨。

我害怕的是那盞昏黃的燈,安靜淒涼的人,南樓的壹角,月下的西廂房。

汴京元西

(明)李夢陽

中山如子倚新妝,正女顏姬好獨戲。

同唱王獻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欣賞:李夢陽,出生於河南扶溝,是壹個同名的幸運兒。明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領袖。

元的兩首詩

匿名的

家鄉今天是元宵節,我孤獨寂寞孤獨寂寞寂寞荒蕪的村莊。幸運的是,有剩余的書籍可以陪伴,也很高興沒有馬被邀請去旅行。春天來了,草亭梅花開,月不溶於開院。此時,余姚老家的大廳裏燈火通明,所有的兄弟都在這裏,我的父母壹定很想念我壹個人在這個偏僻的地方。

去年的元宵節銅鼓聲還在首都現場,聽起來像滾滾的雷聲。月亮掩映在法院大樓的燈光下,路上的馬蹄聲隨風飄蕩。在饑荒的土地上,常常回首往事,深夜聽到人們的笛聲使人悲傷。記得轉到很多開心的事,孝宗曾經為梁宮解禁。

賞析:每逢佳節倍思親,元宵節之夜,人們思念親人是很自然的事情。這個時候,遠離親人的遊子會感到孤獨和寂寞,回憶往事是很自然的。這種感覺寫的很真實,更加真摯深刻。

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元宵節;元宵

唐寅

沒有燈的月亮沒有娛樂性,沒有燈的月亮不是春天。

到處都是春天,就像這裏看到的淑女,在明亮的月夜,閃爍的燈籠把月亮襯托得像純銀壹樣。

滿大街都是朱翠圍著村裏的姑娘們遊來遊去,唱著歌,和社神們較勁。

如果妳不表現出妳的尊重和微笑,妳怎麽能擺脫這美好的時刻?

元Xi應永冰燈

唐明順治

我正在可憐那棵火紅的樹,錢春燕,突然我看到了月亮上反射的清晰的光輝。

出海時還有水,袖子裏全是冷。

蠟燭不妨礙空氣中的影子,月亮照得我頭暈目眩。

我是暫時借的,晚上要盡全力來。

欣賞:唐順之,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日英雄。嘉靖八才子之壹,唐宋提倡散文。他與王、、歸有光並稱嘉靖三傑,是明代重要的文學流派&唐宋文學的代表人物。

上元支竹詞

清福增

桂花餡包著核桃,飯像珍珠井。

看得出馬家擅長掉粉,試著在風中賣元宵。

賞析:元宵節吃元宵的民俗。元宵在南方被稱為“湯圓”、“紫苑”、“漂浮的紫苑”、“水原”。它是用糯米做的,實心的或帶餡的。餡料有豆沙、糖、山楂等。,可以煮,可以炸,可以蒸,可以炸。起初,人們稱這種食物為“漂浮的紫苑”,後來稱之為“湯團”或“湯圓”。這些名字類似於“團圓”二字,意為團圓,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幸福,人們也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像滿月壹樣象征著家人團聚,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晚上沒有月亮。

清秋馮佳

三年無此夕月光,明月應在故鄉。

想到天邊去找月亮,半夜做夢,橫掃海洋。

泰成路上院

納蘭性德

火樹魚龍舞,寶釵樓遠。

鐃鈸是紅的,玻璃是藍的,要叫花慢慢還。

寒淡而淺。正當硝煙漸濃時,流星如箭。

舊事觸目驚心,壹對蓮影碎。

不要恨時光流逝,恨殘蝶粉賣,賤。

竊竊私語,吹著香,暗塵籠鬢,都追著清風淩亂。

打翻壹地。問壹下窗簾底部的纖維。再次見到妳。

不懂相思,今夜月滿。

欣賞:元宵的時候,花燈在瘋狂遊動,非常熱鬧。但詩人的眼裏卻有別樣的味道,燈的強度越來越大,讓詩人的相思越來越深,難以排遣。從字面意思來看,在這裏思考的人,要麽是戀人,要麽是朋友,要麽意思不同,不為人知。詞的第壹部分著重寫燈的場景和對伊拉克人民的懷念。多是借景的故事。下壹部電影繼承了上壹部電影的思想,進壹步表達了相思的孤獨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