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妳走進了秋天的廣場。
現在是深秋,天氣變冷了,菊花開了。
風把四個藍色的湖泊帶到了空中。
空中,緩緩掠過壹團團艦隊。
空中,大雁翅膀劃著季節的雙槳。
用歌聲迎接大地的起伏
在清秋,妳看到所有的人
城市、村莊和太平洋中的波浪。
甚至看到妳的童年,奶奶。
草堆上,壹個孩子按響了門鈴。
這原野,這河流,這落葉,這果實。
每天,廣場上都要升起壹面國旗。
每壹天,這片土地都會生長出壹縷陽光。
壹切都是值得的,妳內心是快樂的。
妳微笑著想起了妳做過的壹個夢。
誰能不熱愛自己的祖國?
“祖國”,當妳輕輕說出這個詞。
等於說出了妳的命運,親人,家鄉。
當妳用眼睛說“秋天”的時候,
那就是時間,生命,遙遠。
《祖國的秋天》幾乎匯集了曹玉祥詩歌的全部精華,記錄了詩人壹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和創作理想。在詩人中,他頗有個性。他不熱衷於從壹個詩壇蕩到另壹個詩壇,也不創造熱鬧的詩歌江湖,只關註寫作本身和詩歌本身。在他看來,詩歌很多時候應該是安靜的,沒必要總想成為壹面旗幟。他的詩就像壹個獨處時調皮的孩子,那麽安靜,清澈,簡單。他不玩深奧晦澀,也從來不自大。他只是努力與詩歌和日常生活和睦相處。在主題詩《祖國的秋天》中,他讓自己的心與祖國進行了壹次自然而真摯的對話:“用歌聲迎接大地的沈浮/在清秋裏,妳看到所有的人/城市、村莊、太平洋上的波濤/甚至妳遙遠的童年、祖母/草堆,還有壹個敲鐘的孩子。”在清新的生活氣息中,有著詩歌特有的情感和內涵。當我們大聲朗讀的時候,仿佛這不再是曹玉祥的詩,而是發自內心的壹句話和向往。他的詩是那樣的樸實、通透、明快、蒼勁,他的語言樸實無華、不做作,就像鄉下的莊稼,自然生長,富有美感。他借助深厚的傳統文化,用心維護著自己的詩,那些文字應該是符合生活節奏,從內心深處悄悄流出來的。在看似通俗易懂的背後,他的詩歌語言其實有著強大的張力,營造出了境界之美。同樣,詩歌的節奏、修辭、象征等各種技巧無時無刻不駐紮在他的臺詞裏,只是因為天衣無縫,不炫耀,往往讓我們難以察覺。
畫面感和眾所周知的意象是曹玉祥詩歌最顯著的特點,也是他對詩歌本質的詮釋。他用強烈而又通感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了詩歌對著大地飛揚的姿態。“在翡翠山谷的底部,在拉薩河藍色的倒影中/盛開的油菜花,金色的斑塊/羊群,奶牛,微小的烹飪/村莊裏五顏六色的布/就像平原的農民在麥田裏翻找小麥/似乎他們想尋找世界上所有的風/妳說,那叫經幡。”曹玉祥的詩歌定位於生命的原生態再現,用寫實的方法,在視野中細致地觸摸世間萬物和壹切眾生。“我聽見了遊子的心跳/草堆,在原野的寒冬裏擁抱了我。”(《草垛》)成長的風景,生活的細節,都被他的心清晰地還原,既精致又不失真。而當我們進入意象之城,這樣的詩讓我們明白了更多的味道。生活中的動作和片段,因為他的用心和敏感,在他的腦海裏留下了無數印記,並將在時間中永存。
擁抱曹玉祥的詩,我們就像回歸自然。沒有人造的景觀,沒有僵硬的混凝土鋼筋,只有陽光下的植物和生物,原始的色彩和線條,像秀美山川的感覺,與我們的心靈和文化根源相融,那麽自然,充滿美感。用詩意的語言講述日常生活,用詩意的思維處理世俗的事物,需要很高的藝術把握。顯然曹玉祥有這個能力,所以他有簡潔通暢的審美,有真實有質感的人生故事。而那些熟悉的形象,直奔我們內心的審美。這種審美是文化的,民族的,中國的。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詩歌讓我們真正體會到,詩歌其實也可以很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