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基本的文學體裁之壹。《詩序》:“詩人,凡有誌向之處,心中有誌向,以詩言之。”詩和歌的區別在於詩主要是背的,歌主要是唱的。所謂詩要背其詞,歌要詠其聲。詩歌大多是為感情而寫的。詩歌是最普通的藝術之壹,它像陽光壹樣落在人類社會的每壹個角落。
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無法理解風、電、雷、雨等許多自然現象,所以都歸結於神靈。原始人類出於敬畏,對神靈載歌載舞,表達人們的期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等。這就是詩歌的起源。
它起源於宗教。還有壹種形式,源於勞動。原始人壹邊勞動壹邊發出簡單而有節奏的叫聲,以此來忘記勞動帶來的暫時的痛苦和精神,協調行動。漸漸地,這種簡單而有節奏的吶喊,發展成了壹首模仿勞動本身的聲音,表達勞動者自身感受的詩歌。魯迅先生曾說:“詩是韻文,發生在勞動期間;小說是散文,從休息中發生。”所以我們說,詩歌是壹種普遍的藝術,是最古老的文藝樣式。
詩歌最本質的特征是抒情美。無論小說,散文,戲劇,最美的地方,都閃爍著詩歌的光環。所以,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詩歌在藝術領域中無處不在,詩美是藝術美普遍因素的最高體現。詩的美也不時出現在非文藝領域,科學著作中的精致片段,甚至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中,都散發著智慧和光彩,有詩的痕跡。
詩不僅在詩,而且抒情美是所有文學樣式和藝術類型的共同品質。因此,詩歌是壹種普遍的藝術,甚至超越了藝術的界限。
2.話
拼音:cí
意譯
①語言中能獨立使用的最小單位:詞典|名詞|用詞不當。2陳述;話語:臺詞|歌詞|文字無法傳達意思。(3)壹種古代的詩歌形式,有不同的句子:詞曲|宋詞。
詞匯是壹種語言中使用的詞的總稱,如漢語詞匯和英語詞匯。
要熟練掌握壹門語言,不僅要多看、多聽、多說,還要掌握壹定的詞匯。
詞起源於五代唐,是流行於宋代的壹種文學體裁。
體名是詩歌的壹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歌發展而來。
始於唐代,盛於宋代。本來是壹種用音樂演唱的詩體,句子長短隨曲調而變。
所以也叫長短句。詩和慢詞兩種,壹般分為兩部分。
3.元曲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壹朵奇葩,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體現了其獨特的特點,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個重要裏程碑。
元曲最初來源於所謂的“番曲”、“樂虎”,最早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調”或“村坊小調”。
隨著元朝滅宋,以大都(今北京)、臨安(今杭州)為中心,在南北廣大地區傳播。
元曲有嚴格的格律公式,每個曲牌在句式、字數、平仄等方面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不過,雖然有固定框架,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固定框架內插頁,有些曲牌還可以加句。所以讀者可以發現,同壹個“曲牌”的兩首歌,有時會出現字數不同的情況,就是這個原因(同壹個曲牌裏,字數最少的那首就是標準幀)。
與絕句、宋詞相比,更為靈活。
元曲融合了傳統詩詞、民歌和方言俗語,形成了詼諧、灑脫的藝術風格,對詞的創新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元曲是繼唐詩宋詞之後的又壹文學繁榮,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壹方面,元曲繼承了詩歌的美和婉約;壹方面,元代社會將士子置於“八妓九士十丐”的地位,政治壟斷,社會黑暗,使松源放射出極其耀眼的戰鬥光彩,流露出反叛情緒;鋒芒直指社會的弊端,痛斥“不讀書是最高的,文盲是最好的,不懂事的人是吹牛的”的社會,直指“大家都不好意思活了,誰也看不見錢”的世界潮流。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歌更具有煽動性和豪放性。這些都足以永遠保持元曲的藝術魅力。
但相比之下,元曲的傳播範圍絕不像唐詩宋詞那麽廣。這是因為人們對元曲的風格不熟悉,這裏簡單介紹壹下。
元曲可分為雜劇和散曲。散曲有幾套,詩取曲間之差。
在中國古代音樂中,調式叫照顧宮調。歌曲的宮調源於隋唐燕樂,琵琶的四弦定義為宮、上、角、羽四音,每弦構成七音,宮調的七音稱為“宮”,其余皆調,* * *得二十八宮調。而元曲常用的只有十二種,分別是呂西安宮、路楠宮、黃鐘宮、鞏崢、大石調、小石調、將軍關調、上調、上角調、雙調、越調。每個鑼調都有自己的音樂風格,所以在選調上往往有壹定的習慣。如王驥德在《曲律》中說:“用宮調,必說事物的喜怒哀樂。如果是旅遊的話,就用呂西安和雙雕吧。”哀樂包括商調和越調。很容易以情感人。"
每個宮調都有不同的調子。套數由《周壹宮》中兩種以上不同曲調組成。
4.散文
桑恩
【散文;隨筆]
指不講究節奏的散文。
壹種文學體裁,包括散文、隨筆、遊記等。
文章
(壹)散文概述:
文學體裁之壹,名散文,隨著文學的發展,其含義和範圍也在不斷演變。在中國古代,散文相對於韻文、駢文而言,被稱為“散文”,即所有的作品,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非文學作品,都被稱為“散文”。現代散文是指詩歌、戲劇、小說以外的文學作品,包括散文、隨筆、遊記、傳記、傳記、回憶錄、報告文學等。近年來,傳記、報告文學和散文發展成獨特的風格,因此人們傾向於縮小散文的範圍。
(二)古今散文概述:
1.古文:在中國古代,為了與韻文、駢文相區別,凡是不押韻、不重排偶序的散文文章,包括經典、傳記、史書,都稱為散文。
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
(1)先秦散文: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百家的雜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歷史散文以歷史題材為主,所有描寫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歷史散文,比如《左傳》。
(2)漢代散文: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將傳記散文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了書、筆記、碑刻、隨筆、序文等個體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散文寫作日趨復雜,出現了文學散文,產生了山水遊記、寓言、傳記、雜文等許多優秀作品。,而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時浮現。
(3)明代的散文:先是有“七子”,主要是摹仿古代,後來唐宋提倡壹切作品從胸中流出,最著名的是歸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為代表的清代散文,註重“義”的體現。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總結了古文的體例,將其分為13類,包括議論文、序跋、奏疏、書言、贈序、聖旨、傳記、墓誌銘、雜言、頌、辭賦、悼。
2.現代散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平起平坐的文學文體。其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壹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寫,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感受,揭示其社會意義,可以在真實的人和事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和創作;它不壹定有完整的故事和人物,而是側重於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受,選材立意靈活,抒情性強。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本人;語言不受節奏限制,表現形式多樣,可以融合敘事、議論、抒情、描寫,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典型細節、描寫形象、刻畫心理、渲染環境、烘托氣氛等來營造壹定的意境。如在小說中,並使用藝術技巧,如在詩歌中的象征。散文有多種表現形式,如隨筆、短評、速寫、速寫、特寫、遊記、時事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總之,散文篇幅短,形式自由,應用廣泛,文筆靈活,語言優美,能迅速反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
5.小說
小說的定義
小說是壹種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和特定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壹部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小說中的人物被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造的。他不同於真人,“兼收並蓄,綜合壹體”。通過這樣的典型人物來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性介紹、具體描寫、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既可以是人物的動作對話,也可以適當插入作者的評論;妳可以從前面開始用筆,也可以從側面開始用筆。小說主要通過故事展現人物性格和表演中心。故事來源於生活,但經過整理、提煉、編排,比當前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情更濃縮、更完整、更有代表性。環境的描寫和小說的人物塑造與中心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在對環境的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地點、時間、季節、氣候、風景等等。自然環境的描寫對表達人物情緒、渲染氣氛有很大作用。簡單來說,小說就是以塑造人物為中心,通過故事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
小說的特點
虛構是這部小說的精髓。“捕捉人物生活的情感體驗”是小說試圖探索的藝術內容。感覺體驗越是新鮮、微妙、獨特、準確、深刻,就越是新奇。”“虛構”和“捕捉人物生活的情感體驗”是最能體現小說本質的東西。在小說中塑造人物時,可以用壹個真實的人做模型,可以融合別人的壹些故事。比如魯迅說,“壹個人物的模型從來不是獻給壹個人的,往往他的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壹個東拼西湊的角色。“任何優秀的小說裏,總有令人難忘的典型人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典型的藝術之鏡看到和了解很多人的面孔,故事來源於生活,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比現實生活更濃縮,更有代表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有始有終,跌宕起伏,有壹定的發展過程,所以小說情節的展開也有段落和過程。這個過程壹般分為四個部分:開始、發展、高潮和結局。有時有序幕和尾聲。在壹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取決於作者的意境,並不壹定遵循現實生活中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有時可以省略壹部分,有時可以顛倒或錯開。以上是傳統小說的壹些特點。
“小說”壹詞的由來
“小說”壹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難得大魚,因其厭露其極,意在灌水瀆。”以縣長的身份去裝修小說,離達達還遠著呢。”“縣”是壹個古“掛”字,高;秩序”,美,“做”,追求。意思是拿著小魚竿和魚線在灌溉溝渠間跑,只能釣到泥鰍等小魚,很難釣到大魚。靠添油加醋的猥瑣言論來謀求高聲譽,遠非玄妙大道。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為了說服王子們接受他的思想和理論,許多學者和戰略家經常使用比喻,引用歷史事件,巧妙地借用神話和寓言來修改他們的講話,增強他們文章的效果。莊子認為這壹切都是瑣碎的,所以稱之為“小說”,即“瑣碎之言非道學之所在”、“道學之淺識”,即瑣碎之言和小道理之意,這是小說的本義。
東漢桓譚寫的《新論》中對小說說:“他的小說家如果把小詞結合起來,舉壹反三,作成壹部短書,管好自己的身體,管好自己的家庭,就有相當的字數了。”認為小說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書,而不是治人的“大道”。
東漢班固編著了中國第壹部紀傳體斷代史《韓曙》。在《文藝誌》中,他寫道:“小說家皆出仕。街談巷議,路聽說話人做了什麽。子曰:‘雖有小路,必有可觀者。‘妳若怕泥,就會感激君子。’然而,它也被摧毀了。壹個小小的知者所能達到的,也讓他忘記。如果壹句話可以接受,這也是對狂人的討論。這是歷史學家和編目家對小說的權威解釋和評價。班固認為小說是“街談巷議、聽故事的人創造出來的”。雖然他認為小說還是小知識,小路子,但是從另壹個角度觸及了小說的特點,植根於生活。
清末民初,維新派梁啟超大力倡導“小說革命”,小說理論煥然壹新。小說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甚至被視為“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學之最”,不再是無足輕重的“閑言碎語”、“雞毛蒜皮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