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來搭配的,荷葉有壹卷舒,荷花有壹朵開,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和荷葉在漫長的時間裏相互輝映,當荷葉落下時,荷花雕謝了,這是多麽令人遺憾啊。
——李商隱《贈荷》
李商隱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以清麗而著稱。他經常用帶有典故或意境模糊的詩意語言來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深刻的思想。他的詩給人壹種晦澀、曲折的感覺,尤其是他的《無題》。但是,他的《贈蓮》絕不是這樣的。詩人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花和葉的美,給人以美的印象。《贈蓮》壹上來,就表現出壹種世俗的現象:說到花和葉,人們壹般都是分別對待的,賞花愛護,而對葉不屑壹顧,於是把它們放在金盆裏,小心翼翼地呵護,洗壹天澡,卻置之不理,任其雕零枯萎。於是,隆重推出了荷葉和荷花的孿生友情和兄弟情:剛剛露出尖角的綠色荷葉,緩緩地卷著,舒展著;而粉蓮則是逐漸綻放,像箭壹樣從花蕾中綻放。它們開合翻滾,搖曳自然,極其美麗,紅葉綠花。它的風景很美。詩人由衷贊嘆:“此花與此葉常相映,減紅殺人。”他多麽希望花兒長綠,長旺,直到綠的減了,紅的退了,它們還會發光。通過這個描述,可以看出荷花確實與眾不同。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反映。它們在花叢中獨樹壹幟,顯示出獨特的魅力。世界上的花和葉不能相提並論。花獻於金盆,葉歸塵。
只有綠色的荷葉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曲的還是舒服的。
花與葉相映良久,翠色漸減,紅色漸淡,真叫人心酸。
世界上的花和葉是不同的,大多數人總是重視花而不是葉。
只有綠色的荷葉襯著未開放的荷花。無論是開放還是封閉,都是自然的。
荷花和荷葉相映成趣,久久不散,直到荷葉減少,荷葉枯萎,令人無比悲傷。
欣賞這也是壹首有深刻思想內容的詩。中國有句流傳已久的民間諺語:“荷花雖好,須有綠葉扶持。”李商隱的七言古詩生動地展現了類似這句諺語的寶貴思想。作者說大多數人總是重視花而不重視葉。花種在金盆裏,葉子卻讓它落到地上,變成了塵土。而荷花的紅花綠葉卻很協調。它們相互輝映了很久,直到綠葉減少,紅花雕謝,讓人覺得很難過。這樣就寫出了荷葉的命運,很有感情。
前兩句是“世間花與葉不相幹,花入金盆作塵。”
詩人說世界上的花和葉是不可比較的。鮮花獻給金盆,落葉歸根。
後面“只有青荷和紅荷是無辜的。”
也就是說,只有綠蓮色襯著紅蓮,不管是卷毛還是舒服。
最後兩句“此花有相應葉長,減赤殺人。”
意思是花和葉相映成趣很久了,當翡翠顏色減少,紅色褪去,真的很讓人心碎。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花和葉的兩種不同命運。世界上的花和葉同根生,枝長相同,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芳香四溢。壹旦被明眼人認出來。移植金盆照顧得很好。但綠葉卻被遺棄,落在地上,在刺骨的風雨中化為塵土。花入壺,葉如塵,這是花與葉在世間的緣分。這兩句話總是描寫花的幸福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語無倫次”體現了荷花獨特品質的價值
“只”字異於同,以下四句皆由此衍生,譯為荷葉的舒展與卷縮,荷花的開闔,各種神韻,自然而不加修飾。古人用荷花來形容君子的許多美德,並借用荷花流泥而不沾的特點,來比喻和贊美高貴脫俗、不諂媚世人的傑出獨立品格。但這首詩卻歌頌了荷葉“天真”的品質,以此來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任乃珍》不僅是寫花,也是寫人。把人性寫得絢麗多彩,構思新穎。
最後兩句深入壹層寫荷花的“純真”。荷花的紅花和綠葉相互輝映。即使在紅的沒落,世界悲傷的時候,我們依然不嫌棄對方。如果說前兩句寫蓮花“任乃珍”,重在表現* * *榮耀;那麽,這兩句話的“長對比”主要表現為同降。這四首詩相輔相成,相互繼承,從正反兩個方面完整地展現了蓮始終不渝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