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詩歌的時候,我會壹直抓住小學生的競爭特點,以比賽的形式調動他們背誦詩歌的積極性。在我要求學生背誦壹首詩之前,我總是對他們說:“誰能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背誦這首詩?”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古詩詞大多短小精悍。如果學生在背誦時能集中思想,兩三分鐘就能背完。所以,我設定的時間大多是兩到五分鐘。我說完這些,同學們就專心練習背誦了。因為學生練習背誦時註意力高度集中,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背完。大多數學生兩分鐘就能背下來。
在學生讀詩的基礎上,我讓他們談談自己對詩的理解。壹般我不會用自己的分析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只是糾正學生表達中的語法錯誤。當我理解詩歌時,我總是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語言上。比如在教《送元二十岸Xi》這首詩的時候,在理解“勸君多酒,西出陽關無理由”這首詩的時候,有的同學是這樣理解的:“朋友,請妳快把這杯酒喝了,妳離開這裏去陽關的時候,就再也不和我的老朋友喝酒了。”有的同學也是這麽理解的:來,老朋友,我們幹完這杯酒。當妳走出陽光,妳可能再也見不到我的老朋友了。”有的同學是這樣理解的:“朋友,我們最後把這杯酒喝完吧。當妳到了那遙遠的陽光下,就很難再見到我的老朋友了。“雖然這三個學生表達的方式不同,但他們的理解是符合詩的意思的。這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理解。針對陳瑜教授倡導的“註重學生的自主閱讀,忽視教師的分析和理解”。
學生理解詩歌後,我進壹步引導他們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在引導學生想象《送元二十岸Xi》這首詩的意境時,我對同學們說:“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壹邊默念,壹邊想象詩中所描述的意境。”學生默念完詩後,我問:“妳默念詩看到了什麽樣的場景?”壹個同學說:“我看見兩個人在客棧喝酒。他們舉著酒杯,互相敬酒。”另壹個同學說:“我看見柳樹在細雨中顯得更綠了。柳樹後面是壹家客棧。客棧樓上,王維與元兒正在吃酒。”雖然兩個學生描述的場景略有不同,但從他們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完全理解了這首詩,他們想象的意境與詩的內容完全壹致。
總之,詩歌教學要以閱讀為主線,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欣賞詩人表達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