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朱雯大師: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簡介

朱雯大師: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簡介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朱雯大師講述

1975年2月由中國學生聯合會主辦,響應羅省。

中國文化周在加州州立大學舉行。

壹、佛教創始人及其思想

第二,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

第三,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第四,佛教對中國習俗的影響。

今天的聚會不是宗教布道,而是學術研究。因為妳們校友會正在研究中國文化周,所以我受邀參加了妳們的研討會,所以我特意提出了‘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這個問題,分幾點和大家探討。

壹、佛教創始人及其思想

世界四大宗教之壹的佛教,是由壹位偉大的聖人——釋迦牟尼佛創立的,他不是佛教幻想中的假想人物,也不是壹般人想象中的空靈幽靈。

釋迦牟尼,出生於2500多年前的印度卡匹羅威王國,被命名為數獨國王宮。他不滿於當時印度社會階級制度的嚴酷,同時也試圖拯救當時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悲慘民眾,毅然放棄了自己即將繼承的王位,出家為僧,以尋求人生的真理作為建立自由平等社會的基石。

五年後,太子出宮,四處尋師訪道,卻始終沒有找到曾經懂得人生真諦的人。因此,他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從苦行中尋找證據,於是進入加耶山附近的苦行林,廢寢忘食,投身苦行。沒想到在斯裏蘭卡呆了六年,身材瘦得認不出來,壹無所獲。這才知道苦行是沒有用的。我只好放棄苦行,去尼蓮禪河洗去身上的汙垢,接受牧羊女貢獻的飲食,恢復體力。然後我去菩提樹結婚,停止妄想,真誠,研究真理,尋找生命的意義,觀察宇宙。

梵文釋迦牟尼翻譯能仁,牟尼翻譯寂靜,能仁代表慈悲,寂靜代表智慧。所以釋迦牟尼佛是集智慧和慈悲於壹身的聖人。因為佛陀發展了人性的真智,他知道真正的自由不僅僅是言論、信仰、經濟和行動的自由;而是絕對的心理和生理自由。真正的平等不僅僅是種族、法律、經濟上的平等對待,更是理性的平等。因為佛陀激發了人性最初的慈悲,為了讓每壹個眾生真正自由平等,他以“誰替我下地獄”的精神入世,拯救世界。壹方面幫助壹切眾生打碎煩惱的枷鎖,擺脫生死的枷鎖,獲得真理和生命的自由。另壹方面,鼓勵壹切眾生利己、利他、自覺地意識到他人,並同時培養快樂和智慧,以此來證明平等的理性。前者是小乘思想,後者是小乘精神。

小乘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是求苦求樂及其對策的根本,使人認識到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和規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對待人生應有的態度,在維持倫理生活中戒惡行善,最終停止煩惱,拯救生死,超越輪回,最終實現人生的自由。

大乘佛教,除了要知道我佛法的執著是我壹生痛苦的根源,要得到擺脫我佛法執著的方法之外,還需要展現菩提心,許下大悲願,‘願眾生和我都成為佛教徒。’內,是惑證真理,融心物,悟理,活佛為;外有無盡眾生,我願無盡。我將永遠以犧牲小我的精神教育眾生,我的利益是深情的,即使是在地獄的盡頭,我也永遠不會成佛。

佛陀活了四十九年。他講了300多只鳥,但他說的無非是觀察機器。他對小機器說小方法,對大機器說大方法。前者要人們‘知苦而止學,慕道而修道’,止惑而證真,樂從苦中得,然後返小歸大,利己而感佛道;後者直指佛性平等,說‘三者無分別,平等平等,無爭’。所以要廣泛修行六度四射法,才能幫助自己,最終證得菩提。

雖然有兩個思路,但主旨是壹個,所謂:‘方便之門多,歸元之道無二。’但是佛教的思想,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都可以應用到生活中,而且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是入世而不是厭世。正如梁啟超所說:“信佛是智慧而不是迷信,……是善而不是排外,……是入世而不是厭學,……是平等而不是差異,……”

或者有人問:既然理是平等的,為什麽佛與天有懸殊?是什麽原因呢佛說,‘好!很好!地球上的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和德行,因為妄想和執著而無法證明。“所以可見妄想和執著是導致佛與佛懸殊的主要原因。

眾生固有的理性,也就是佛性,和佛是壹樣的,但是因為眾生的妄想和執著,所以思想不壹樣。因為思想不同,眾生策動的行為不同,形成的因果報應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從而形成了宇宙中不同的規律和人類苦樂不同的體驗和感受。雖然,它的佛教本質並沒有因此而變質,但到了最後,它就失去了“聯人、通天下、塞天下、從古到今、與佛無關、與佛無關、與佛無關或變佛”的功能。如電燈,雖然其樣式有長短方圓,顏色有紅黃藍白,光線有深淺不同,但其發光功率並不因燈的顏色不同而不同,不受光線亮度的影響,充滿空間。同理,佛性平等。雖然眾生有不同的妄想和業障,現象世界有美、醜、苦、樂的不同,但他們本體的佛性並沒有因此而不同。所謂:緣分不變,緣分不變。再比如金器皿,都是金的。只要不被外界所誘惑,不被現象所迷惑,就能像佛陀壹樣,自然而然地發現生命的本體,實現平等的理性。這是佛陀教導的目的,也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第二,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

關於佛教最初傳入中國的時間,眾說紛紜。根據壹般的傳說,並得到佛教學習者的認可,這是漢明帝派遣特使到西域求佛的說法。據史書記載,“永明七年,明帝夜裏夢見壹個金人,飛進皇宮。他問百官,太師傅儀答:‘西方有佛名,地下之夢無。隋煬帝派遣包括中郎將蔡澄和秦鏡·王尊博士在內的18人前往西域尋求幫助。十年,成等於大月氏之國。遇到沙門卡亞莫騰、朱發蘭,得到白馬佛像,送回洛陽。皇帝在裏面設了壹個雅致的房子住,叫白馬廟,是沙門的開始,也是壹個寺廟。(見黃著《中國佛教史》第壹章)相反,主講人說:十年前中國人就知道佛教,梁啟超也排斥的求法論,都屬於敵視佛教的道士王符。他想證明佛教出得晚,但他為自己辯解,說佛教是老子弟子編的。

在我看來,與秦始皇、印度阿育王同時代的阿育王,不僅信仰佛教,而且致力於傳播佛教。他派遣了256名老師在全世界傳播佛教。然而,阿育王向中國派遣壹名僧侶並非不可能。但不壹定是當時的王廷或者暴政所見,所以經典中沒有。而漢明帝派遣使節,邀請佛祖和外國高僧來華,是他的榮幸,復興了他的翻譯事業,宣傳了壹切。所以被世人重視,史家也記住了,傳給了世人。其實佛教傳入中國應該始於秦朝,盛行於漢代,隋唐時期更是愈演愈烈。玄奘易經從印度歸來,大力引進印度文化,導致佛教鼎盛。

第三,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麽好。僅限於宗教,但在宗教之外,如文學、思想、藝術等。,並有重大影響。我們將在以後討論它:

(壹)對思想界的影響

中國哲學思想萌芽於周朝,興盛於戰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各抒己見,使中國的哲學思想極為繁榮。漢朝只有孔子老了,後來因為漢武帝拒百家而把儒家奉為雕像。於是道教日漸衰落,到了魏晉六朝,佛教盛行於世,而道教逐漸復興,沖突產生,因沖突而被排斥。後來講老莊的,更多的是從佛經中取義,講佛學的,學者也引用老莊。

至於儒家,歷代帝王和著名的儒家都轉而信奉佛教,導致了當時佛教的捍衛者。但由於佛教思想的超越性和翻譯文學的優美性,當時的壹流儒學都學習佛教,唐代壹般思想家都以佛教為調和甚至主導儒道的基礎。

唐末宋初,只有禪宗興盛,操縱著當時的思想界。因為禪宗主張不應有文字,不應有外教,它旨在研究人生的根本原理,使人能自行研究,只有發明——看清自然,才能討論學習。當時學術界受禪宗影響較大的有溪、程等人。比如周明門讓人研究‘孔子和顏回享受了什麽?程還命令弟子觀察'喜怒哀樂之前的天氣',主張讀半天經,靜坐半天,都是佛教禪宗所研究的'妳從哪裏來,死在哪裏?或者‘在我父母生下我之前,我到底是怎樣的人?妳的想法。

至於宋代的陸象山,他接著說:‘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明成祖王陽明也是采用禪宗的方法作為他倡導‘良知’的基礎。總之,周澄的理學和陸象山、王陽明的理學都受到禪宗的影響。可以說他們建立了壹套以佛教為基礎的學術思想和理論,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理學。任何研究中國哲學史的人壹定都有同感。

(二)對文壇的影響

佛經翻譯的核心時代是漢末至盛唐。佛教大藏經中,56000卷經典都是此時的產物。宋元以後,雖偶有翻譯,但無足輕重。

中國從南北朝到閑散的唐朝,大師很多,翻譯的人不下數百人。其中,蒂羅什和玄奘對中國文學的貢獻最大。羅氏是舊譯時代的大師,玄奘是新譯時代的英雄。淩譯卷雖富《洛史》,但譯卷範圍比玄奘廣,兩者齊名,勢均力敵。舊譯本多為直譯,所以羅氏的譯本富有西域自然語言趣味,不僅為中國思想界打開了壹片新天地,也對中國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至於《泰晤士報》,則轉向了意譯。其生動有趣的文筆、新穎的格式、創新的文字、精巧的結構使中國文學變質。這裏有三點:

(1)擴展了普通話內容。

中國自漢代以來,文人只重古,不敢有所創造。雖然他們有了新的思想,但他們也使用了古代的文字,這使得所有的學術研究都變得索然無味。早期的佛經翻譯,除了固有名詞的音譯,相似者還攻古,後期研究深入,感覺舊詞新義難配。如果還在用舊詞,就會失真或者用詞不盡如人意,於是就致力於新詞的創造,無形中促進了普通話內容的擴大。雖然現在的佛教詞典沒能搜到佛經中所有的新名詞,但能看到已經足夠驚艷了。

至於日本佛教大辭典,收集的三萬五千多種語言,都是漢晉隋唐時期翻譯家創造的新詞。這些新詞如何加入中國語言系統,成為新的組成部分和普通話的內容?

(2)語法和文體的變化

只要看過佛經,就會發現它們的風格和壹般的書不壹樣。最值得註意的是,佛經中沒有使用“之”、“乎”、“者”、“也”、“意”、“言”、“在”等詞語,佛經中有很多倒語法,但也有很多形容詞、同格的詞語。尤其是壹篇文章,散文和詩歌交織在壹起,不管是不是詩體。唐朝以後,中國的文風幾乎流暢如畫像,洗去了六朝的塵埃,又受到佛經翻譯的影響。

總之,佛經文章結構新穎美觀,洋腔洋調,讓人贊不絕口,有壹種和諧清新之感。可以說是當時壹種革命的白話文新文體。這種新風格的創造使羅氏及其追隨者做出了巨大貢獻。唐代佛經翻譯雖興盛,但若論文學,翻譯家不會比羅釋多。

(3)文學趣味的發展

中國現代的純文學,如小說、歌曲,乃至文學創作,都與佛經翻譯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中國佛教,自拉什以來,曾數次被大乘學派壟斷,但大乘在佛教消亡後興盛起來。首先,他的倡導者要推A?vagho?a,要看《拉什A?vagho?a菩薩傳》,知道他其實是壹個偉大的文學家和音樂家,他的作品和普及佛教的事業都是基於他所學。所以,他的《頌佛行》壹書,可以說是:壹首三萬多字的長歌;譯文雖不強調音韻,但類似樂府古群,如孔雀東南飛。他的大乘莊嚴論簡直就是“儒林外史”式的小說。其素材雖取自四阿漢,但以其絕妙的文筆點綴,令讀者著迷。

在A?vagho?a之後,大部分大乘經典都進行了極其精妙的教導,比如華嚴、涅槃、般若等文學經典,然後用絕妙的民族語言翻譯和誦讀。即使不信佛,也對它的文字和表達很癡迷。所以中國文人都喜歡讀佛經,以助文章之美,連想象力都是意想不到的。比如中國的文學名著,比如《水小傳》、《紅樓夢》,都是受華嚴、涅槃的影響,也就是宋元明以後的雜劇、竹本、彈詞等長歌也間接吸收了“贊佛自行”的筆法。唐代寒山拾得的詩歌,以、蘇東坡的《素問新詩》為最早,宋等人的語錄都是摹仿禪宗的。此外,還有桂的《魯元》、《西遊記》等。,更是文學作品。

(三)對藝術界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可以用四點來解釋:

(1)建築宏偉

中國古代建築,雖然不如西方建築實用,但卻力求精致,比如前後房屋的陳列和布局,左右絕妙的裝飾,都不是西方建築能比的。特別是壹般佛教寺廟的建築,結構精巧,氣勢恢宏,風格莊嚴,都是模仿原始印度佛教的狀態。至於遍布中國大陸的佛塔,它們更能代表佛教不屈不撓的精神,給人壹種神聖而崇高的感覺。

(2)寫實雕刻

雖然中國古代就有雕塑,但雕像和鑄件是從佛教傳入開始的。唐代著名工人的雕像和用木頭或石頭雕刻的佛像真是劃時代的藝術創造。比如洛陽龍門和大同雲岡的石佛,敦煌石窟的佛像和壁畫,不僅造型逼真,人物也栩栩如生,在中國藝術界真是無價之寶。

(3)蕭渺的肖像

由於隋唐時期佛教的興盛,中國的國畫獲得了很大的啟蒙,因為當時的名家畫佛像,力求逼真,把佛經中的故事人物畫在墻上,以作莊嚴的點綴。如燜亮壁畫、雲岡石佛,都是家喻戶曉的,為中國的藝術大放異彩,雖然我們沒有見過中國大陸的佛寺藝術創作,也只是從書籍和圖片中窺見了壹點,雖然我們也很向往。

(4)白凡很感人。

中國的古樂很好,但佛教傳入中國後,加入了新的曲調,使舊的曲調更進了壹步,有了特殊的發展,如'魚山白凡'、'寺鐘',都是照搬佛經中優秀的梵音。至於佛寺中的中檔編鐘鼓點,都是僧人以* * * *的禮樂生活,讓人聞之色變,俗念盡消。中國的詩人喜歡聞佛教寺廟的晨鐘和鼓聲,他們唱著美妙的詩歌和歌曲。即使在現代樂府中,他們也經常在佛頌中取韻,可見佛樂感人。

第四,佛教對中國習俗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的文學思想產生了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從不參與政治活動,但對社會風俗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改善人生觀,擴大孝道。

(壹)人生觀的提高

中國古代人死如燈滅,孔子也說‘不知生,焉知死’。佛教傳入中國,人們才知道自己有活下去的理由,有死下去的理由,有給自己還幾條命的權利。俗話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而不幸往往是人的思想造成的。所以說‘善念上天堂,惡念下地獄’。因為佛教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行動、言語、想法都能形成壹種特殊的慣性,成為壹種潛在的力量,能夠導致未來的結果,也就是主宰生命、主宰宇宙的因緣。

因為人的因緣有善有惡,所以因緣也有善有醜有苦。佛曰:‘不忘已行,業障遇之,必有報應。’而他說,‘如果妳想知道前世的因緣,今生的受者就是;如果妳想知道來世,這壹生的作者是。既然人生所有的機遇都是自己造成的,為什麽要為環境的艱苦而哀嘆,或者為機遇的美好而自豪呢?但若能把握當下,體悟過去而不諫,知來者可追,悔悟而向善,自然能克服艱辛,創造幸福。所以,佛教的“三代因果輪回”說,實際上具有警戒和鼓勵的作用,使人在因果規律下懺悔、積福,保護身體健康,逝者追薦超度,幫助精神。連國家皇權都貴,每次把國家的不幸歸罪於自己,都當成內訌,然後反思自己:抗擊疫情。由此可見,佛教因果律深入人心,不僅影響中國人的人生觀,還能治病於未發,補充政教之不足。

(二)孝道的擴展

中國的古人,活在世上,甚至管理家庭、國家、世界,都是以孝為本。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孝道的內容得到了擴展和豐富。因為儒家講孝道,無非就是‘生之以禮,死之以禮,祭之以禮’。或者除了侍奉左右,冬暖夏涼,晨光昏眩,還要繼承老祖宗的遺誌,完成老祖宗的事業。比如孔子說,‘孝者善隨他人之誌,善隨他人之事者亦善。’

佛教在表達孝道的時候,不僅僅是服務和供養,更是傳承其誌,發展其業。更重要的是,使其停止惡行,做好事,從而從死亡中拯救生命,從苦難中獲得快感。所以,古德說:‘沒有孝心的人,不足以為人;孝順不能生老病死,所以光孝順是不夠的。“他又說:‘生而養而葬,孝也;生陸毅,死劉放,盡孝;生其真信,死其靈,人盡孝。"

佛說梵文經上說,‘凡男為我父,凡女為我母,我從其生而死。‘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要知道,佛教的孝道,含義很深,範圍很廣,不僅是第三次孝敬父母,讓父母信以為真,停止惡行善舉,最終解脫生死,從苦難中得到快樂;即使是對六道眾生,也要孝敬。但是,基於“尊重他人,人人都會永遠尊重”的原則,佛教孝道的弘揚確實可以讓社會充滿孝心和善意,人民的善良和未來的幸福也是可以指望的。所以我說:佛教的孝道不僅放大和豐富了中國孝道的內容,而且抑制了庸俗,有助於道德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知道,佛教是歷史上壹場文化思想革命的產物,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響。如果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那麽佛教應該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如果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不可否認的是,佛教的傳入使中國的本位文化首先變質,成為本位文化之壹。所以,要研究中國文化,首先要研究佛教;復興中華文化,首先要復興佛教,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首先要弘揚佛教。

在近代,許多對中國文化著迷的外國學者主要關註佛教。基於此,我認為:作為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學生,我們有必要學習佛教,不管我們是否信佛。否則,不要說我們承擔不了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就是壹旦接觸到研究中國文化的外國學者,我們對佛教也是壹知半解,使中國文化變質,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妳尷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