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壹篇關於李白和杜甫區別的論文?
區分他們的風格,要從他們的經歷和思想入手:眾所周知,李白和杜甫是盛唐中期最著名的兩位詩人。研究他們的創作風格和人生經歷,有助於我們了解盛唐和中唐詩歌創作的基本特征。李白的創作風格與人生經歷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盛唐詩歌的生命力、感染力和感召力在李白的詩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的詩歌創作充滿了激情和神奇的想象,不僅浩瀚壯觀,而且優美自然。可以說:“李白的魅力,就是1的盛唐的魅力。”《望天門山》是李白的七大名作之壹。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懷抱中的審美感受和情感瞬間,是壹部揮灑自如、渾然天成的作品。那壹瞬間的感覺,無窮的魅力,展現了自然之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淳樸,真誠,充滿生活情趣,有壹種“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的美。當然,僅僅靠壹句“遙望天門山”來解釋李白七大奇觀是不夠的。李白的七絕多為山水詩和送別詩。在這些詩中,有壹種與自然融為壹體的氣質,以其天真的童心,與山水融為壹體。無論妳怎麽寫風景和愛情,都有壹種瀟灑明朗的空氣,比如看廬山瀑布,早作白帝城,山中問答等。李白不僅在四言詩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樂府和歌行上也有不俗的成就。如樂府詩《蜀中難行》、《難行》用大膽的誇張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觀感受,用恣意的寫法形成磅礴的氣勢。李白把自己的浪漫主義氣質帶入樂府,給題材古老的樂府詩帶來了新的生命,把樂府詩創作推向了壹個無與倫比的高峰。但李白在作曲方面的成就比樂府高3。如《夢裏登天目山》等作品,完全打破了詩歌創作的壹切固有形式,無所依托,筆法多變,達到了變幻莫測,隨意搖曳的境界。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朝氣蓬勃的時代精神,具有拓展其偉大的陽剛之美。縱觀李白的詩,不難看出,李白是壹個非常鮮明的藝術個性;在中國詩歌史上,其作品的藝術個性也是獨壹無二的。同時對他的創作風格有了壹定的了解。他的詩歌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在註重表現英雄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意象和具體事件進行細致描寫。李白抒情風格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經常爆發。情緒壹旦被激起,就像天上的颶風和溢出的火山壹樣,毫無節制地沖了出來。結合爆發感情的表達,他的詩性想象變幻莫測,常常不可理喻,千奇百怪。詩歌中的意象大多是:大鵬、鯢魚、長鯨、大江、雪山等壯美之物。這就提供了更多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清新明快,爽朗明快是其詞的基本基調。他脫口而出、不加修飾的詩歌,往往表現出透明、純凈、耀眼的光彩,體現出他拒絕世俗認同的高尚人格。為什麽李白的創作風格如此浪漫、飄逸、奔放?這就讓我們來看看李白的人生經歷。5.李白出生在壹個富有而有教養的家庭。讓他“五歲背劉佳,十歲看百家”他十幾歲時在蜀中長大。鐘書是壹個道教氛圍濃厚的地方,環境對他的神仙道教信仰有很大影響。道教的影響幾乎伴隨了他的壹生。18歲左右,學縱橫技法。在我看來,正是因為這些東西在他少年時代的影響,才讓他有了高傲、優雅、灑脫的氣質。開元十二年(724),李白開始關於人生的旅行,多次求人推薦,未果。他對朝廷充滿了不滿和失望,但他關心國家大事,希望做出成績。直到李光弼去了東南,病了壹半,死了。在我看來,是李白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唐代詩人“濟貧”、“安身立命”的儒家思想。同時,道家思想貫穿了他的壹生。因此,他過於理想化的人生設計在失敗之間不停地來回徘徊,使他常常陷入悲痛、委屈和失望之中,同時又保持著自負、自信、豁達、昂揚的精神。同時又浪漫獨立。杜甫的寫作風格和生活經歷是“詩史”。杜甫是承前啟後的偉大詩人。他的寫作風格也很獨特。當然,這也和他的人生經歷分不開。《秋詩八首》是杜律的代表作,教材中收錄的只有其中壹首。我認為這還不足以說明詩人高超的駕馭詩歌的能力。《秋興八首》6首以菊花盛開為開頭的歌曲,引發了對苦歲月的感悟和對故土的向往。沈浸在回憶中,第二首從現實出發,進入感情和回憶,被山城的悲音驚醒,回歸現實。時過境遷,月到天頂,於是有了第三首歌。接下來的幾首歌,壹次次回憶往事,感慨萬千,感嘆自己的人生經歷。用壹首詩來表達如此復雜而又低靡的感情,並不容易,但群詩卻能做到這壹點,這也是我認為應該評論群詩的原因。杜律的詩自由奔放,盡其所能去改變事物。他們與法律和諧相處卻看不到法律的束縛,他們整齊劃壹,看不到對抗的痕跡。他在提煉漢字方面也非常成功。他曾說:“我怕我不能停止為人性而擔心美麗的句子。”是他追求詞精的真實寫照。他用詞精煉的另壹個特點是,口語化的漢字使詩歌讀起來更親切。杜甫的敘事詩也寫得很好,如《三官》、《三別》,有史料價值。他的敘事詩不僅提供了歷史價值,還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廣闊、更具體、更生動的生活圖景。因此,世人稱之為?quot詩史”。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憂郁、失意,帶有悲涼的情感基調。他的詩裏有壹種深深的憂慮。無論是勾勒人們的疾苦,還是書寫自己的貧困,他的感受都是深刻而廣闊的。他的詩,蘊含著壹種積澱的力量,讓它們緩慢而深邃,變得低沈而跌宕。其次,杜甫詩歌的風格是多樣的,這與他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經歷有關。以上幾個方面是杜甫詩歌的創作風格,不能說與他的人生經歷無關。我們來看看杜甫的生平經歷。9:杜甫生長在壹個恪守儒家思想的家庭。他的青春是壹段漂泊南北,秋媽輕狂的回憶。33歲那年,我遇到了李白,結下了世代傳誦的友誼。和唐代很多詩人壹樣,他有遠大的誌向,壹心為國鞠躬盡瘁。然而,在公元746年,他參加了壹個考試,李設了壹個騙局。他上次來後不久,回到長安,幾次想吸引他,都失敗了。十年長安,經歷過辛酸。同時,他看到民生疾苦,始終關心國家安全。安史之亂後,他幾經波折,做官,被貶。最後晚年開始在西南流浪,最終死於窮困潦倒,十分淒涼。我認為,杜甫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顯然與他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杜甫詩歌的不同風格,似乎與其不同時期的不同境遇或同壹時期的不同心境有關。當他的生活坎坷漂泊時,他的思鄉之情、人生體驗自然噴湧而出,他的悲歌慷慨激昂,他的詩歌往往以抑郁、失意為特征。當他的生活稍微穩定的時候,他就寫壹些自然散落的詩。在成都草堂的那段時間,這樣的作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