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和比較,了解事物有多少,認識漢字“多少”。
2.開發兒童語言,學習童謠。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孩子說出圖片的內容。
4.願意溝通並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孩子大膽猜、說、動。
活動準備:
兩張掛圖,上面寫著兒歌。
活動流程:
首先,觀察圖片,學習童謠。
兒歌:多少錢?
很多小魚,很少小狗,
小狗焦慮地吠叫。
很多老鼠,很少小貓,
小貓生氣地喵喵叫。
讓孩子觀察圖片,逐句學習童謠。
(1)展示第壹張掛圖,指導觀察。圖片裏有什麽動物?(小魚和小狗)數數,小魚和小狗哪個多?(數完孩子後得出結論,小魚多,小狗少。)
小魚那麽多,小狗卻只有壹只。看小狗的表情。我趕時間。我急著叫。斷定是小狗急著叫。)
(2)展示第二幅掛圖,引導觀察。圖片裏有什麽動物?(老鼠和小貓)數數,誰的老鼠和小貓多?(統計完孩子,得出老鼠多,小貓少的結論。)
孩子們,看看這些老鼠在做什麽。(老鼠在開心的吃蘋果)壹只小貓很生氣,坐在壹邊喵喵叫!
(3)孩子讀完兒歌。
二、通過兒歌的閱讀,認識漢字“多少”
1.展示兒歌掛圖,引導幼兒找出認識的漢字:小魚、小狗、老鼠、小貓、大。
2.引導幼兒逐字讀兒歌,引出識字內容的“數”,並把放大的漢字“數”展示給幼兒閱讀。
3.引導孩子找出兒歌有幾首,數壹數有幾首是詞寶寶,有幾首是詞寶寶。
4.引導孩子擴充單詞,多說少說。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許多書。他沒有很多玩具。
第三,推廣活動
中學二年級語言領域教案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理解故事,能根據畫面上水果增多,毛毛蟲逐漸長大的線索講故事。
(2)觀察圖片,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生長變化。
(3)大膽想象,開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PPT,兒童讀物,音樂變成蝴蝶,水果卡片,毛毛蟲頭飾。
活動流程:
壹、“懶蟲”音樂簡介:
老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壹位小客人。猜猜是誰?看,它來了!
火柴:毛毛蟲,毛毛蟲,我是毛毛蟲,我的眼睛很大,我的身體很胖,看看我,我多可愛啊!
妳好!小朋友,(小朋友打招呼)我是毛毛蟲。妳知道我最喜歡什麽嗎?(小朋友隨口答)其實我最喜歡吃水果了!這個秘密就藏在這本書裏。讓我們來看看毛毛蟲每天都吃哪些水果。妳什麽時候吃的?
第二,孩子可以自由看書,自由提問。
妳知道毛毛蟲吃什麽水果嗎?妳什麽時候吃的?(孩子讀書時老師及時指導)
老師總結:毛毛蟲星期壹吃了(葡萄),等等。哇!毛毛蟲吃了這麽多水果。這些水果很有營養。妳想吃嗎?(遊戲:我們壹起吃水果。
老師:請上來和拿到卡片的小朋友做壹個遊戲。比如:吃葡萄,吃葡萄,吃完葡萄再吃草莓...(遊戲2-3遍))水果好吃嗎,小朋友?
三、兒童二讀,提示:
嘿!老師納悶了,除了毛毛蟲每天吃的水果種類不同,水果還有什麽不同?
老師總結:毛毛蟲星期壹吃了幾顆葡萄?諸如此類。
嘿!毛毛蟲不見了。它去哪裏了?哦!原來毛毛蟲變成了蝴蝶。
第四,根據全貌講故事。
現在妳知道蝴蝶是怎麽來的了嗎?(根據圖片講故事)
老師總結:毛毛蟲每天吃飯睡覺,身體逐漸發胖。然後它把自己包起來,變成蛹。最後,它從蛹中出來,變成壹只花胡蝶。
第五,表演蝴蝶飛舞,結束活動。
老師:毛毛蟲變成了蝴蝶,我心裏好高興。看,它在跳舞!我們也跳吧。加油!
中學三班語言領域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孩子體驗故事的樂趣,願意聽。
2.讓孩子知道壹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3.孩子們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表演和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春夏秋冬風景各壹張,蝸牛媽媽和蝸牛寶寶各壹張,配音樂碟。
活動流程:
1,老師用音樂講述《小蝸牛找四季》的故事。
問題:故事中告訴了誰?
2.老師依次展示蝸牛圖片,四季,再講壹遍故事。
問題:春天來了。蝸牛媽媽對小蝸牛說了什麽?
小蝸牛聽了媽媽的話後做了什麽?
3.老師引導孩子壹起講故事。
4.讓孩子了解春夏秋冬。
①遊戲:猜四季
②遊戲:字寶寶找四季。
老師總結:壹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
5.老師指導孩子們以不同的角色講述和表演故事。
①個別孩子表演,講故事。
②幼兒集體表演並講述。
6.孩子給故事起名字。
7.活動評估
中學四班語言領域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蕭也會說話的意義,體驗詩歌的童趣。
2.在帶著表情讀詩的過程中,學會模仿詩歌。
3.願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側重於欣賞詩歌和理解其內容。
活動的難點是帶著感情朗誦詩歌。
要準備的活動
強風小風、沙子、樹葉、石頭等教學圖片放入三個瓶子、小樹葉、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第壹,欣賞詩歌,理解詩歌的含義。
詩《小葉子會說話》
聽著!華,華!
風很大,風很大,
小葉子,會說話。
聽著!沙沙,沙沙,
風停了,風停了,
小葉子,會說話。
聽著!哇,哇,
雨,雨,
小葉子會說話。
風停了,雨也停了。
小葉子,不響。
1,討論壹下
老師:妳聽說過蕭也會說話嗎?壹片小葉子怎麽會說話?
②引導孩子猜測和表達。
2.聽
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壹首詩,叫《小葉子會說話》。讓我們聽壹聽詩中的小葉子。
(2)隨著《秋日私語》的音樂,老師動情地朗誦詩歌,並伴有肢體語言和音量的變化。
3.談談吧
老師:蕭也會說話。上面寫了什麽?它似乎告訴了我們壹些事情。為什麽這麽說?
(2)幼兒回答與詩歌相關的句子,教師背誦詩歌中的匹配句子。
第二,學詩。
孩子們跟著老師讀。
老師引導孩子用動作和音量變化來表達大風和小風中的樹葉。
2.老師和孩子互相關心。
老師: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我是壹片小葉,妳是風雨。大家壹起表演,看看有沒有意思。
(2)第壹遍老師念小葉子部分,小朋友念刮風下雨部分,第二遍角色互換。
3,配背景音樂,充滿感情的朗誦。
三、遊戲《小葉子》。
老師給出指示,孩子們照著做。
1,老師起風了,孩子們飛快地跑,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2.老師發出小風,孩子們慢慢跑,發出“沙沙”的聲音。
3.老師讓下雨,孩子們就扭動身體,發出“刷刷刷”的聲音。
4.老師把手放在背後,孩子們站著不動。
第四,模仿詩歌。
1,啟發孩子思考小葉子可能會說什麽。
2.引導孩子模仿學過的詩詞。
3、讀壹首孩子編的詩,體會成功的樂趣。
中學五班語言領域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能生動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
2.試著為這個故事創造壹個結局。
3.學會寬容,接受“改正錯誤”的同伴。
4.引導孩子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人生。
5.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故事《遇險的狼》
2.木偶道具,狼,猴子,大象,兔子的木偶。
活動流程:
第壹,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t:孩子們,妳們好!我是木偶劇院的主持人。現在請欣賞《遇險的老狼》(第壹個故事)。
提問:
1,木偶戲來了,妳知道這個故事裏的人是誰嗎?
2.故事裏發生了什麽?
3.妳覺得故事裏的這只老狼是什麽樣的老狼?
第二,分段欣賞故事,生動學習角色對話。
欣賞故事的第壹段:
1,“我們來聽聽老狼遇見猴子。他是怎麽向猴子求助的?”我們壹起來學習壹下老狼的可憐模樣吧。
2.猴子救了老狼嗎?他對它說了什麽?
3.老狼聽到猴子的話,想起了自己以前做過的壞事。新的村莊怎麽樣?
欣賞故事的第二段:
1.當老狼感到遺憾和悲傷時,誰來了?
2.聽聽老狼是怎麽求大象爺爺的。
3.大象爺爺救了老狼嗎?為什麽?它對老狼說了什麽?請向年紀很大的大象爺爺學習(老師是大象爺爺,小朋友是狼,學對話)。
4.老狼聽了大象爺爺的話後有什麽感覺?
欣賞故事的第三段
1.老狼在哭的時候,誰又來了?
2.小兔子猶豫了。她對老狼說了什麽?
3.老狼有壹個好主意。他想到了什麽好主意?
第三,創作的終結。學習寬容和接受的品質。
1.妳覺得小兔子聽了老狼的話會救他嗎?為什麽?
請幫助兔子想出壹個好辦法來救井裏的老狼。
中班語言領域教案計劃_適合幼兒園教師的教案大全;
★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
★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五選。
★ 2020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全集
★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設計實用方案總結。
★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
★創意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設計亮點
★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精選。
★2020年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最新合集。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