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來源
《思五首》是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寫的壹組著名的悼亡詩。
詩人用“要物抒情”的比喻和精確的詞語,贊美了夫妻恩愛,表達了詩人對亡妻魏聰始終不渝的愛和根深蒂固的思念。
原詩
思想五首詩
壹個
自愛妝鏡中,環釵滿青絲。
不壹會兒,我把胭脂拍在臉頰上,壹片紅色的蘇宣就要融化了。
其次,
山泉繞街流,千樹桃花映小樓。
起床前漫不經心的看道書(4),水晶簾下梳頭(5)。
第三
紅玫瑰催新時代,花紗嬌嫩多塵。
第壹,材料不要太弱。有些材料是最令人愉快的。
第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永遠琥珀征。
慵懶的看壹眼花。⑽、半邊天的修養和半邊天的君子⑾。
第五。
各種花常見,首選梨花、白花。
現在我像兩三棵樹壹樣靜靜地站著,可憐的只有壹棵綠葉和我壹起度過晚春。
句子註釋
⑴ (zān):和古代的“簪”壹樣。
⑵ a moment (yú):壹瞬間,很短的時間。
(3)馬虎:慢。
yūng:懶,懶。
5]水晶窗簾:應時制造的窗簾;透明窗簾。
[6]季樂(Li m \u o):又名季芹、八哥。嫩曲:色澤如酒的嫩曲。
⑺(pρ)⑴(màn):指經緯稀疏的絲綢。
⑻“曾”句:這句話來源於孟子的“看海者難尋水”(《孟子·盡心篇》),意思是浩瀚大海的水勢已見,江河之流非水也。
⑼“除”句:這句話用的是宋玉《高唐宓》中“巫山余雲”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雲,其他的雲都不叫彩雲。
⑽抓緊時間:隨隨便便,貿然行事。
⑾命運:因為,為了。
⑿發:開。
[13]白人:皮膚白皙的人。這首詩提到了死去的妻子。
白話翻譯
壹個
愛欣賞清晨鏡中殘妝,釵環滿發。
不壹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壹朵紅花正在蘇醒,綻放著,仿佛要融化。
其次,
山泉繞街緩緩流過,小樓掩映在萬千桃花中。
我在樓上悠閑的看道教書籍,卻沒有起床,透過水晶窗簾看著妳在梳妝臺前梳頭。
第三
壓紅羅總是追求時尚新穎的圖案,繡著圖案的薄紗,染得像酒曲壹樣嫩。
妳說先不要覺得布料的材質太弱,壹點點經緯稀疏的絲綢最令人愉悅。
第四。
壹旦經歷過無邊無際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有壹次體驗巫山的雲,感覺其他地方的雲都黯然失色了。
即使在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妳。
第五。
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只是摘了壹朵白色的梨花送給妳,壹個皮膚白皙的女人。
現在我像那兩三棵樹壹樣靜靜的站在河邊,卻只有壹片綠葉陪我度過最後的春天。
創作背景
元稹的五首送別詩都是為紀念亡妻魏聰而作,作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魏聰與元稹結婚,時年20歲。那時候的元稹還沒有名氣,婚後飽受貧窮之苦,但她壹點也不抱怨,元稹對她也很親熱。七年後,魏聰病逝。魏聰去世後,元稹寫了大量悼念作品,是其中比較著名的壹首。
作品欣賞
壹個
壹個是回憶情人鏡中殘妝的嫵媚情態。詩人與魏聰結婚時,兩人深愛著對方。這首詩是“想”戀人壹夜恩愛後慵懶妝容的感人情態。詩人不直接寫,是壹個愛著鏡中自己的愛人。鏡子裏,她有凹凸不平的發夾環和綠色的線。很快,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臉頰紅如胭脂,臉上的皮膚紅潤柔軟,仿佛馬上就要融化,向讀者展現出壹種美麗迷人的魅力。
其次,
元稹詩中的壹兩句話也給人壹種超凡脫俗的塵埃感。碧山清泉溢,千樹桃花映襯。不再是崔虎《京城南村》裏的小家碧玉,樓裏的美人壹定是美若天仙。布景由遠及近,色淺人深,重點逐漸突出,為人物出場設置懸念和特定的環境氛圍。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如果兩者混合在規定的戲劇場景中,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優秀藝術效果。
三四句話介紹人物,闡述閨閣“畫眉”的故事,在與筆的對比中,從壹個側面的眼睛寫出來,也有助於豐富潛在的戲劇因素和人物的心理層面。“閑”字生動地描繪了心不在焉的可笑模式,無論是明道的經學,還是郁可賢心的秘印,都是壹個深刻的對比。《無心》既描寫了壹方眼中的楚楚可憐,又流露出無限的關心和深情,是兩層的深刻對比;閨房之美是如此的別致優雅,是三層深沈的音樂對比。《水晶簾下梳頭》也有很多曲折:水晶簾和美妝,壹層;情人眼裏出西施又是壹層;好景不長,藏月更深壹層。蘇軾《江城子》詩中說:“夜深人靜,夢回故裏,小軒窗梳妝。”同樣,“在快樂的環境中寫悲傷”也表現了對亡妻深深的思念,也打破和凝結了時空的界限。不同的是,蘇詞把它表達為夢,進了就出來了。“無所牽掛,唯有淚千行”;元詩沈浸在如癡如醉的回憶中,仿佛被“定格”在屏幕上,卻不知為何。水晶簾下梳頭的情感向往,能引導讀者走向真善美的詩意境界,因而具有普遍的道德價值和審美意義。
第三
這首詩使用了隱喻。前兩句,說的是紅羅總是追求新奇的花樣,就像別的女人總是壹個個在動。繡有季芹圖案的輕紗,染上迷人酒曲般的嬌嫩色彩。不要說紗線太細,因為只有這樣的紗線才是最好的。正因為他的亡妻魏琮優雅淡泊,賢惠端莊,詩人才把她比作經緯稀疏的薄紗,這當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但只有深情的人才能表現出這種永恒的真誠。
第四。
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是用巧妙的方式表達了主人公對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愛。它接連用水、雲、花,寫得曲折委婉,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前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永遠琥珀”,海極深極寬,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對著雲峰,對著長江,雲蒸霞蔚。據宋玉《高序》載,其雲為神女所化,上屬天,下入玉元。它像松樹壹樣繁茂,像迷人的少女壹樣美麗。所以相比之下,其他地方的雲就黯然失色了。“海”和“巫山”是世界上最美的意象。詩人用它們來比喻。從字面上看,他們說自己經歷了“大海”和“巫山”,很難再看別處的水和雲。其實他們習慣比喻夫妻之間的感情就像大海的水,巫山的雲。她們的深度和美麗舉世無雙,所以除了妻子,沒有女人能讓自己動情。
“難為水”“不是雲”,這當然是元稹最喜歡對妻子說的話,但像他們這樣的夫妻感情真的不多見。元稹在《傷逝》詩中有生動的描寫。所以第三句說他走過“花叢”,懶得看,說明他對女人沒有依戀。
第四句是“懶復習”的原因。元稹壹生以“重逍遙片,重頭陀經”尊佛尊道(白居易《答問詩十首》贊元稹語)。另外,這裏的“修養”也可以理解為註重道德知識的修養。但對元稹來說,尊佛崇道,修身養性,治學治學,無非是他失戀悲痛的壹種情感寄托。“半邊修道”和“半邊君主”表達的焦慮是壹樣的,說“半邊修道”更有意義
第五。
“各種花盛開,以梨、白為佳。”春天,當所有的花都盛開的時候,詩人只是摘了壹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了他的妻子,那個皮膚白皙的女人。春天百花爭艷,詩人摘梨,並不是因為他的妻子不像別的女人,不僅賢惠端莊,而且詩詞知識淵博。更重要的是,她生來富貴,卻並不富有,也不崇尚虛榮,就像那白色的梨花,靜靜地綻放在枝頭。然而,他的妻子已經去世,梨樹已經枯萎,只剩下綠葉,獨自度過最後的春天。詩人用比喻把梨花比作妻子,把自己比作綠葉,表達了對亡妻無盡的懷念。
著名評論
唐代樊綱《鄖西之友》:元稹初嫁魏氏,字慧聰,官職未至,窮...衛慧死了,他難過得說:“謝佳對女人壹點憐憫都沒有……”另壹朵雲說:“曾經滄海難為水,永遠琥珀。”
宋代尤茂《全唐詩》卷二:公初嫁京兆韋伯斯特,字慧聰。魏卒,哀為詩。
清代潘德裕《耕壹齋詩》:鶯鶯,留思,白衣,皆生之,而喪其命。詩會與人為敵,引天下之民而害之,所以這類詩微也是真的。
清代石成玉的唐先三摩地集。
清代王闿運的《王闿運唐詩選編》在“半棱君半棱君”這句話下批道:“所謂賊亦有道!”
清代秦檜寫《祛寒詩》:魏源有絕句:“滄海難為水。”或想起風情詩,或想起哀愁。老公的風情傷了雅量;對“半邊天君”的悼念,也可以從他單薄的氣質中看出。
作者簡介
元稹(779—831)是唐代詩人。字微,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我早年家裏很窮。公元793年(唐德宗貞元九年)引明經司,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引書判優司,曾監制禦史。他因冒犯宦官和保守派官僚而失寵。後來轉宦官,官去同書。最後突發疾病死於武昌軍中。與白居易交好,經常和唱,* * *倡導新樂府運動,被世人譽為“白元”。詩平淡明快,呈現出絢爛之美,色彩濃烈,曲折多變,細節生動,手法有趣。後期作品傷浮華,故有“元輕於白俗”的調侃。《元氏縣長慶集》60卷,補遺6卷,詩歌83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