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古代文化知識點
1.書法四象:鄭、曹、李、篆。
2.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3.山水陰陽:山南的水叫陽,山北的水叫陰。
4.伯(孟)鐘:伯(孟)是老大,鐘是老二,叔是老三,紀是老四。
5.六義:六義指。
“風、雅、頌、賦、比、盛”壹般認為是詩歌的分類;賦、比、興是詩歌的表現手法。風是指詩歌可以嘲諷政治,具有諷刺的效果;優雅意味著積極;頌歌是贊美諸神的舞曲。賦指的是說真話的寫法;比較是壹種隱喻;興,意即詩歌具有“感物言誌”的功能。
6.三元節(前三):三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合稱上元節、中元節、夏媛節。三元節是農歷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所以“元”就是農歷十五。三元也是謝園(鄉試)、會元(鄉試)、狀元(殿試)的合稱。
7.年齡名稱:
哭泣:三四歲——八九歲總角度:八九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弱冠:20歲
站著:30歲,不迷茫:40歲
知天命:50歲,60歲
古稀:70歲:80、90歲
第壹階段:100歲
第二,中國古代書籍和戲劇。
1.四本書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2.五經
《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3.四大經典小說
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
4.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總目》全稱分為經、史、子、紀四部,故名四庫。
5.劉孜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楊子法言、文子鐘碩。
6.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谷亮傳》
7.樂府雙壁
漢樂府的《孔雀東南飛》,北朝的民歌《木蘭詩》。
8.歷史雙層墻
《史記》與《子同治簡》
9.三部史書
魏晉南北朝有三部歷史:《史記》、《漢書》和《東關韓吉》。
唐初以後,由於《東觀漢紀》失傳,《史記》、《漢書》、《後漢書》作為三史。《三史》、《三國誌》合稱“四史”。
10.三名官員
唐代詩人杜甫:李世豪、新安李、潼關李。
11.三別
唐代詩人杜甫:新婚,無家,辭舊。
12.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指明代五部著名的傳奇小說。
“三言”指的是余氏名言、名言和興名言。
“二拍”是指第壹瞬間的驚喜,第二瞬間的驚喜。
13.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李(又名)、吳的《官場現形記》、吳的(又名吳沃瑤)、二十年來目睹的奇特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和的《花之邪海》。
14.四大文化遺產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書。
第三,中國古代詩人
1.大杜麗
李白,杜甫
2.小杜麗
李商隱與杜牧
3.初唐四傑
、楊炯、陸、、羅。
4.北宋四大作家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5.北宋四大書法家
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人們稱之為“蘇黃迷彩”。
蘇軾自然,黃庭堅健,米芾隱逸,蔡襄富貴,各有儀態,堪稱精品。
6.南宋四大詩人
陸遊、楊萬裏、範成大、尤茂
7.元曲四大家
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
8.楷書四大家
唐代元代的歐陽詢(歐體)、顏真卿(顏體)、劉公權(劉體)、趙孟頫(fǔ)(趙體)。
9.建安七子
漢代建安時期:孔融、陳琳、王燦、徐幹、阮瑀、楊穎、劉真。
10.古文四大家
指的是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其完整句子是張鵬為蘇姓祠堂所作的對聯:“壹家父子三詩人,千古四文豪”。(壹對父子三字嘉賓:蘇洵、蘇軾、蘇轍)
11.Sumen學士學位。
即“黃庭堅、秦觀、晁和”的統稱。都出自蘇軾家族,前四人被叫去宣傳,也就是蘇軾本人。他說:“黃庭堅、、晁、秦觀、都不為世人所知,只有史是先知。”(《答李·》)。此外,蘇門第四學士與陳師道、李治並稱為蘇門第六學士。
以上是2021省考常識幹貨集合:文學常識硬貨。希望大家在記憶常識的時候,可以對比整理壹下相似的知識點,這樣會事半功倍。公考往往越來越註重考生能力的提升,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所以考試的常識判斷部分是很多考生覺得很難評分的壹個板塊,常識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