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老路瘦馬。夕陽西下,腸斷人在天涯。
贊賞:
這首詩只有五句28字,語言極其簡潔但容量巨大。寥寥幾筆,就畫出了壹幅漂泊遊子的思鄉圖,生動地傳達了漂泊遊子的心聲。
這幅圖由兩部分組成:
壹是精心挑選的幾組能代表小秋的景物,組成壹幅暮色秋野圖;
第二,描寫壹個流浪者在寒冷的秋天獨自行走,內心有無盡痛苦的剪影。
第壹幅畫***18字九名詞,其中無虛字,自然流暢,內涵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將九種不同的景色沐浴在夕陽余暉中,以焦平面般的“蒙太奇”筆法呈現在我們面前,將讀者壹下子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死的藤蔓纏繞在幾棵枯黃樹葉的禿樹上。我們可以想象,烏鴉還能有老樹可歸,遊子卻無家可歸,那是何等的悲慘和無奈!接下來是壹座小橋,流水,還有壹個淡淡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人在其中生活的田園風光,是那麽的寧靜甜蜜,舒適無憂。這壹切不禁讓遊子想起了家鄉的橋、流水、親人。在這裏,把悲傷的感情寫在快樂的場景裏,襯托出漂泊的遊子內心無助的悲傷。
在第二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寥的古道上,飽受思鄉之苦的遊子騎著壹匹耽擱已久的瘦馬,在沈沈的暮色中,向著遠方流浪。此時夕陽西下,散射出慘淡的斜光。這是鳥兒歸巢,牛羊歸家,人們歸家的團聚時刻。然而,遊子依然是“天涯淪落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壹個漂泊在異國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心酸、心碎、斷腸!壹個漂泊的流浪者的心在秋風中滴血...
壹首極短的小曲,表達了其難以言表的內涵,生動地刻畫了壹個遊子悲涼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的藝術感受。讀起來讓人覺得苦澀,唱起來更讓人覺得心酸。看這首歌不流淚的人,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這首詩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贊譽,壹方面是因為它描繪了壹幅美妙的深秋晚景,真實地表現了人世間的孤獨與悲哀。雖然情緒低落,但反映了當時沈悶的時代氛圍,具有壹定的社會意義。另壹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明顯的特點是:
1.簡單和深刻相互依存
古代男子宋玉曾用“增壹分太長,減壹分太短”來形容美女的身材恰到好處。《天凈沙·秋思》中文字的精煉也可以說達到了壹字不可加減的地步。全篇只有五句二十八字。沒有誇張,沒有典故。這幅生動的畫面是用純粹的線描勾勒出來的:深秋的黃昏,壹個風塵仆仆的遊子騎著瘦馬,迎著凜冽的西風,獨自走在古道上。他走過長滿枯藤的老樹,看見黃昏的烏鴉在樹梢盤旋。他走過橫跨小溪的小橋,來到小溪邊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但他還沒有找到壹個落腳的地方。這將是壹個漫長的夜晚,他不禁感到悲傷和深深的悲痛。至於遊子為何漂泊至此?他究竟要去哪裏?這些含義可以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這首詩真不愧是用詞簡單,寓意豐富,以少勝多的佳作。在詩的前三句十八個字裏,* * *寫了九樣東西:藤、樹、鴉、橋、水、家、路、風、馬。每壹個字,每壹個字,每壹個場景,可謂“惜墨如金”。但是,言簡意賅卻不簡單。九物的名稱前都有表示各自特點的修飾語,如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使萬物都有鮮明的個性,使不相關的事物在荒涼的深秋暮色下形成壹個統壹體。作者沒有寫這些東西的位置,也沒有寫這些東西和流浪者的活動之間的關系,但是讀者可以想象它們,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簡單中,可以看出深度和精細。
2.靜態和動態場景相映成趣。
《天凈沙·秋思》的藝術效果也是由於成功運用了襯托手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帶入壹幅畫面,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對比:動態中的“流水”與靜態中的“小橋”和“人”形成對比,表現出寧靜的環境;《西風》與《古道》相映成趣,使道路更加荒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壹面是枯死的藤蔓、老樹、烏鴉在秋風和小撒中的陰郁,壹面是夕陽的余輝給枯死的藤蔓、老樹、烏鴉塗上了壹抹金黃;“小橋流水”呈現出優雅舒適的場景,與墜入異鄉的遊子形成對比,讓“心碎的人”更加悲傷。從整個作文來看,前四句是寫風景的,後壹句是寫人的。但人是主體,風景是人活動的背景。背景寫全了,主體就襯托出來了。這就是相互對比的妙用。
3.風景和情感融合在壹起
詩歌表達抱負。這首詩旨在表達被降世的人的悲傷。但是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難以表達的。作者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作方法,將這種辛酸與悲哀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有形的、可感的東西,都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苦感有相通之處。只有看得見摸得著,才能讓人感到具體生動。正如“問妳我能有多擔心?”?就像壹條向東流的河,“愁”與“水”無關,但作者用河比喻愁,兩者“就像”。用江水東流的景色來表達無限的悲傷,是非常深刻的。自然景物本來是沒有思想感情的,但當詩人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自己的審美理解和感受時,它們就被賦予了情感色彩,與人的思想感情融為壹體。《小橋流水》只是壹個很普通的常見風景,但當它與《天涯斷腸人》同在壹幅畫面中,就不再是孤立的場景,而是斷腸人的導火索,給畫面帶來了悲傷的氣氛。所謂“情由景現,景由情生”就是這個道理。《天凈沙·秋思》堪稱壹部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場景渾然壹體的佳作。
同樣的夕陽——天津沙秋思擴建
現在是進入古道的第三天。
回首路上,彎彎曲曲的腳印已被風沙掩埋;放眼望去,與天空相連的漫漫塵埃,將擊碎我早已疲憊的心。
中午,太陽仍然像壹個火盆,惡毒地向地面射出灼熱的光。那時,大地像壹團火,沸騰的火焰在燃燒,要把我吞噬。現在,她聰明,善良,溫柔,甚至有點可愛。她輕盈的腳步像蜻蜓壹樣跳躍起舞。壹縷縷紅光灑在不遠處的山丘上,像壹只溫暖的手輕輕撫摸著它們,撫摸著它們被正午烈日灼傷的傷口。
這不就是我日夜思念的家鄉夕陽嗎?昔日溫馨的畫面又浮現在腦海:我們的小屋坐落在小溪邊,前面是壹座小石橋。我每天聽著潺潺的流水哼著歌,然後用心去感受它和石橋之間的呢喃。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和哥哥姐姐們壹起去看夕陽,看她滿心歡喜地在山後輕輕滑動,遠處的天空還閃著淡淡的余輝,最後看她離開,留下壹串串金色的祝福...
但是無情的戰爭粉碎了我的幸福生活。壹年的時間裏,我從家裏最寵愛的小兒子變成了壹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我只能選擇逃避。陪伴我的,只有這匹瘦弱的馬。
從此,我眼中的夕陽,只是掛在壹棵枯枝枯藤,烏鴉醜陋的老樹上,讓我心酸。
壹切都像壹場夢!馬嘶鳴,我才回過神來,發現夕陽已經變成了紅色卻精致的玉盤。留在地上的那部分,像壹個美麗的唇瓣,吹著天邊的巨笛,卻奏出淒涼的西風樂章。
唉,望著地平線,望著地平線!
————————————————————————————————
這是壹個寂寞的深秋夜晚。
遠處隱約傳來悠長的音樂: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家鄉很遠,不要問我為什麽流浪很遠...
秋風秋雨,讓人心酸。雨已經停了,夕陽也漸漸落下,山頂上只剩下半張無精打采的臉,無助地看著這個無精打采的世界。路邊有壹些孤獨的樹陰沈地垂著頭,好像在試圖擺脫纏繞在它們身上的壹些枯萎的藤蔓。烏鴉棲息在樹枝上,偶爾盤旋,空氣中似乎能聽到它們沈重的喘息聲。路邊小溪裏的水差不多幹了,剩下的都在默默掙紮。廚房的炊煙提醒著行人,這裏還有人,但那些倒過來的小茅屋,真的不能給這個傍晚太多溫暖。小石橋在江上躺了很多年,似乎從來沒有開心過。流水老了,石板老了,橋也老了,像壹個老態龍鐘的百歲老人,經不起時間的踐踏。只有蜿蜒的古道,邁著沈重的腳步,帶著強大的精神,通向遠方。
他離家有多長時間了?他不記得了,而且離家有多遠?他不知道。他只覺得自己仿佛在這條古道上走了壹千年壹萬年。西風已寒,他又打了壹個冷戰。馬在他身下瑟瑟發抖,震撼著他的心。這匹馬太瘦了。他自己呢?他不敢看也不敢想。西風又起了,他感覺頭發在太陽穴周圍狂亂飛舞。他突然覺得心酸:到處遊蕩的人都不敢照鏡子!鏡子裏要加多少根白發!
走吧,走吧,走在這條黃塵古道上,走在春花秋月中,走在現實與歷史之間。青春有多遠?我的家鄉有多遠?理想有多遠?別想了,別求了。又壹天即將過去,無盡的古道,無盡的心事!在風中,在越來越暗、越來越冷的黃昏,壹些句子突然在他的腦海裏變得清晰起來:
枯死的藤蔓,老樹,微弱的烏鴉,
小橋流水,
古語雲:西風東漸,
太陽下山了,
心碎的人在世界的盡頭。
點評:馬致遠的原作是壹幅筆墨淺淺的山水畫,筆墨有限,情感無限。我很佩服姚未來的同學。他帶著他的心走進來。他心情沈重,用真實的歌曲和豐富的想象填補了原曲中無盡的空白。在這個練習中,擬人是最美的,意境也是最美的。無論是夕陽下無精打采的臉,還是精神矍鑠的古道,無論是晃晃悠悠的心,還是不敢照鏡子的臉,都來源於對原文的認真和真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