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雙關是為了使壹個詞憑借其自身的語音或語義條件,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獲得雙重含義。這種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含蓄有趣。如韋莊《追憶似水年華》中,詩人不以“肆無忌憚”為專名,取其“肆無忌憚”、“肆無忌憚”之意,是壹語雙關;詩人用“莫愁”這個名字來表達自己的悲傷也是壹語雙關,意在諷刺。
29.倒裝是指為了加強語言情境、復雜句法等修辭效果而故意顛倒順序的壹種修辭手法。如辛棄疾《西江月》中“七八顆星出天際,山前兩三分雨”應為“七八顆星出天際,山前兩三分雨”;最後兩句“舊日茅店社區近林,路轉橋(頭)忽見”,應該是“橋轉橋時,忽見舊茅店社區近林”。山前下雨的時候,突然“看到”我曾經休息過的茅店,是壹種驚喜。除了滿足節奏的需要,使用倒裝句還可以強調驚喜。再比如“遊子故國,多情應笑我,早生法華”,應該是“遊子故國,多情應笑我,早生法華”。
30.轉喻是古典詩歌中廣泛使用的壹種修辭手法。轉喻的運用可以使語言簡潔、多變,容易引起人們的聯想。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中的“朱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中的“* * *”。
31,聯想把壹個事物和與之相關的另壹個事物聯系起來,或者把事物中相似的特征聯系起來,形成壹個典型。“碧玉妝成樹高,萬年垂綠絲絳。不知是誰剪開了薄葉,二月的春風如剪刀。”(何《會唱歌的柳樹》)詩人將低垂婀娜的柳枝與綠絲帶聯系在壹起,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了壹個具有獨特浪漫色彩的新穎意象,改變了柳樹表達感情的象征意義。
32.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思想的基礎上,通過聯想、推理、分析、綜合,創造新思想的思維過程。“湖光月色,池面無無風鏡。看洞庭山水,銀盤中有青螺。”(劉禹錫《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的視角,通過富有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巧妙的再現於紙上。
33.符號通過具體的、容易聯想的具體形象,表達具有相似或類似特征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要住人,又被縣城所圍”(李德裕《攀崖州鎮》)描寫青山四面環山,所在的縣城被嚴密封鎖,重重封鎖。它象征著政治對手的迫害和寫作的悲哀。隱喻是貫穿始終的象征,如於謙的《酸橙頌》。
34.指稱是指對詩中所寫的內容做出必要的回答。這種方法運用得當,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壹直到楚都在下雨嗎?傍晚的鐘聲從南京傳到我們這裏。妳濕漉漉的帆拖著不願意走,陰影中的鳥兒在緩慢飛翔。”(魏《晚雨別李洲》)前兩句,詩人黃昏站在瀟瀟的河邊,點出了詩題中的“落霞雨”,關照了詩題中的“送”字。
35.正面對描寫對象的直接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加生動突出。“壹棵樹上有成千上萬的春風樹枝,比黃金還軟,比絲綢還軟。永豐西角的野園子裏,整天是誰的?”(白居易《楊柳枝詞》“大漠風塵,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在河北夜戰,已報生擒。”(王昌齡《參軍》)白詩第壹句和第二句,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美好形態。王詩的第二句是描寫戰爭形勢的側面。詩壹方面風大,便於卷起紅旗急行軍。另壹方面是高度戒備,不張揚,凸顯了戰爭的緊張。相關閱讀:
古詩詞鑒賞秘籍17
古詩詞鑒賞秘籍(1)
古詩詞鑒賞秘籍(10)
古詩詞鑒賞秘籍(2)
古詩詞鑒賞秘籍(11)
古詩詞鑒賞秘籍(3)
古詩詞鑒賞秘籍(12)
古詩詞鑒賞秘籍(4)
古詩詞鑒賞秘籍(13)
古詩詞鑒賞秘籍(5)
古詩詞鑒賞秘籍(14)
古詩詞鑒賞秘籍(6)
古詩詞鑒賞秘籍(15)
古詩詞鑒賞秘籍(7)
古詩詞鑒賞秘籍(16)
古詩詞鑒賞秘籍(8)
古詩詞鑒賞秘籍(17)
古詩詞鑒賞秘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