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五四文學是什麽意思?

五四文學是什麽意思?

五四文學是在新文化運動中誕生的新文學,新文化運動是20世紀初中國文化界壹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壹場革新運動。1919五四前夕,陳獨秀在他主編的《新青年》上發表文章,主張民主和科學(德先生和賽先生),批判傳統的純中國文化,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壹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學,這是新文化運動的起源。這壹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場運動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

文學革命始於1917。它是晚清文學改革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適應了以思想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對封建思想的批判不可避免地轉向了對封建文學的攻擊,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成為壹場文學革命運動。在中國文學史上,豎起了壹個鮮明的界碑,標誌著古典文學的終結和現代文學的開始。

1,文學觀念

批判“文學載道”或“遊戲消遣”的文學觀,提倡反映社會生活、改造民族精神的文學觀。五四大師們的文學觀是功利的。起初,他們認為自己是空想家和知識精英。要解決中國問題,首先要解決中國人民的覺悟問題。因此,他們批判了“遊戲消遣”不嚴肅的文學觀,讓文學承擔思想的歷史責任。今天,他們的壹些批評是正確的,比如黑幕小說;另壹方面,文學革命在註重文學的功利性的同時,對文學的娛樂性和再創造重視不夠。文學的娛樂性和再創造與文學性密切相關,其結果是在降低文學性的同時,註重文學的思想性和哲學性。

2.文學主題和內容

它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情緒,歌頌了民主、人性和自由,表現了現代精神。“民主、人道、自由”是當時的中心詞,概括起來就是壹個方面:“個人觀念”。

3.文學形式

在語言上,完全廢除文言文和刻板傳統的文體,用白話文書寫。文言文和白話文是歷史概念,文學和白話文在不同時代是不同的。文字是寫出來的,而白色是說出來的。每個時代的文學和白都是相對的。另外,白話文學不是從五四開始的。《詩經》的“風”就是白話。宋元以後,白話文學開始興盛,宋代的小說、元曲、元雜劇更加白話文化,明清演義也用白話文。強調五四時期白話文學的貢獻,就是強調五四視白話為正宗文學,拒絕文言文學的正統地位。詩歌和文學是白話。由此,文體發生變化:傳統的詩歌、散文是正宗的,五四以後的“四大文體”是詩歌、小說、散文、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