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柔陰柔,陽剛陽剛,是中國傳統的性別審美標準和氣質。近年來,隨著壹些年輕演員占據熒屏,壹些男性在服裝、發飾甚至心理上逐漸“女性化”,性別模糊的趨勢逐漸加劇。有人認為社會上“陰柔風”盛行令人擔憂;有人認為這是壹種時尚和進步,沒必要為此煩惱。
無論從身體生理特征還是從大眾群體認同來看,男性應該以陽剛之氣為主,女性應該以陰柔之美為主。男人缺乏陽剛之氣,女人缺乏女性美,這是不正常的。
如果說“陽剛”主要指的是光明、正直、朝氣、進取、有為,“陰柔”主要指的是隱忍、細膩、委婉、隱退、安靜,那麽真的可以說“陰柔”盛行於目前的男性群體。比如,人們不僅註重明哲保身,在權益受到侵害時也選擇忍氣吞聲;看到道路崎嶇,我不敢“吼”,而是找借口繞道而行...
提倡男人要陽剛,女人要陰柔,不代表陽剛是男人的專利,也不代表陰柔是女人的標簽。男人的“俠骨”可以是“心軟”,女人也可以是柔軟而堅定。從“剛”和“柔”的比例來看,男性應該更陽剛,女性應該更陰柔;
從“剛”和“柔”的對象和場合來說,男女都應該是“剛”和“柔”。對待親人、朋友和世間壹切素不相識的好人,壹定要表現出春天般的溫暖;對待那些損人利己的惡人,要像秋風掃落葉壹樣冷酷無情。
“無情未必是英雄”。有時候,男人真的需要有溫柔的壹面,比如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同樣,女性有時候也需要展現自己強勢的壹面,比如在工作中獨立,展現“女漢子”的風範。陽剛與粗暴涇渭分明,陰柔與柔弱截然不同。無論男女,都應該追求剛柔相濟的境界,展現陽剛之氣時絕不退縮和推脫,展現女性美時絕不處處逞強。
少部分男性在著裝和舉止上“女性化”,這無疑是陽剛之氣退卻的鏡像。比穿著打扮和舉止女性化更令人擔憂和恐懼的是男性精神氣質的女性化和女性化。
社會需要的是剛柔相濟的性別氣質。目前,我們呼籲男性氣概。有陽剛之氣的人多了,才會有更多的人勇於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