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童心”為人文主題,布置了《多彩的夢》、《楓樹上的喜鵲》、《沙灘上的童話》和《我是壹只小蟲》四篇課文。四篇課文體裁多樣,有詩歌、散文、童話,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表現了孩子們快樂的生活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整個單元的插圖和文字充滿了兒童的興趣。
本單元的語言要素是“用學過的單詞記下想象的內容”,旨在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應用能力。語文園四篇課文及相關欄目的課後練習都設置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
課後《七彩夢》第1題是“邊看書邊想象用彩筆畫出的夢,然後試著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課後第2題是“妳想用彩筆畫什麽?試著模仿第二節或第三節,用幾句話寫下妳想畫的東西”,旨在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用自己的話寫出多彩的夢,並模仿文中相關段落寫下自己想畫的東西;課後《楓樹上的喜鵲》第1題“我反復喜歡”和第二題“看到下面這個場景妳會想到什麽?試著寫下來”,旨在引導學生說出文中我喜歡的內容,結合課文第5~12段的學習,讓學生展開想象,先說後寫;《沙灘上的童話》後的第二題是“根據開頭編故事,盡量用下面的話”,引導學生根據提供的情景進行想象,根據開頭編故事,用所學的話想象故事的起因、過程和結果;《我是蟲子》後第1題“蟲子的生活有意思嗎?與同學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關鍵段落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想象力的獨特性。
《中國園林》第四欄“詞語運用”要求學生模仿所提供的句型,借助註釋中的提示展開想象,說出帶有“壹會兒...壹會兒……”;“寫單詞”壹欄,引導學生看圖,借助表示時間順序的單詞,發揮想象力寫單詞。從文字到中國園林,單元的中國元素都得到了有序的落實。與想象有關的語言要素,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有所觸及。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拓展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讀句子,想象圖片”。從“拓展想象”到“想象畫面”再到“記下想象內容”的編排思路,體現了由易到難、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順序。
本單元還提出了“默讀課文”的要求。二年級上冊提出“默讀課文,盡量不出聲”的要求,本冊第壹單元提出“默讀課文”的要求。要註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做到默讀時註意力集中,不出聲,不動嘴唇,不指讀。教學時要註意學生的默讀能力還處於學習和訓練階段,不要提出要求。
2.系列分析
根據本單元教材,叢書二年級下冊《多彩的夢》安排了“我的童年”的題目,包括“榜樣閱讀”和“自由閱讀”兩節。《範文》中的“夢”和“綠太陽”對應的是文本“多彩的夢”。邊讀邊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想象的內容;牛牛和鳥和宋留下的文字對應的是楓樹上的喜鵲。閱讀時,根據情境想象,試著寫下來。被子裏的冒險和小松鼠買夢對應的是沙灘上的文字童話。閱讀時,要根據情況進行想象,盡量用文章中的話來編故事。《我是蜘蛛》和《我是蚱蜢》對應的是文本《我是蟲子》,所以閱讀時要充分感受想象力的獨特性。根據學習情況,“範文閱讀”中的這些文章,壹部分可以放入精讀指導班進行整合閱讀,壹部分可以放入自由閱讀班與“自由閱讀”板塊的文章壹起閱讀分享。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箱子”、“聊天”等60個新單詞,正確閱讀“量”、“泡”等2個多音字,寫出“顏色”、“夢”等34個單詞,寫出“顏色”、“森林”等37個單詞,積累與誠信相關的名言警句。
2.能夠正確流利地閱讀課文。默讀課文《楓樹上的喜鵲》。
3.我可以用自己的文字講述彩色鉛筆在五彩繽紛的夢裏畫出的夢,講述我喜歡楓樹上的喜鵲,和同學交流我在《我是小蟲》裏對什麽感興趣。
4.根據情境想象,根據課文的相關句子或段落寫下妳所想到的,根據提示用網上提供的單詞編故事。
5.能夠根據提示想象圖片,並借助文字按時間順序寫下小動物的經歷。
第三,反思
記下想象的內容,展開想象,借助文字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