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東晉後期的詩歌有什麽特點?

東晉後期的詩歌有什麽特點?

中國的古典詩歌是中國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之壹,可以追溯到古代而沒有文字。《禮記》記載了神農時代的壹首祭祀歌謠:“地,反其屋!水屬於它的山谷!昆蟲,不要做!草木,歸其澤!”《吳越春秋》還記載了壹首反映原始人狩獵的歌謠《打歌》:“斷竹,續竹,飛土,驅肉。”這些歌曲是詩、樂、舞結合的典型範例,詩、樂、舞結合是中國詩歌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紀,《詩經》編成壹部書,收錄地方民樂160首,雅樂31首,小曲74首,祭樂40首,* * 305首,笙樂6首,樂譜失傳。產地包括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南北部。《詩經》中有反映宴飲之樂的詩句,如瀟雅·鹿鳴。有反映戰爭的詩歌,如《瀟雅六月》;著名的愛情詩如鄭風姬子;“馮偉伐譚”的諷刺現實:還有壹批反映周朝開國歷史的大型周朝皇家史詩,如《晟敏》、《鞏留》、《勉》、《易帝》、《大明》。

以四言疊句為主的《詩經》表現了中國抒情的民族文學特色。從此,中國詩歌走上了壹條抒情的道路,抒情詩成為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詩經》中關註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道德意識和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被概括為“雅”的精神,成為中國詩歌最基本、影響最深遠的傳統。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中國詩歌史上第壹位偉人屈原誕生了。西漢末年,劉向編撰了屈原、宋玉等著作。成書《楚辭》,其中收錄了《離騷》二十三首,《九首》(11)、《田文》九章(9)和《招魂》。其中,《離騷》以忠君愛國為主題,以香草美人為象征,反復生成纏綿悱惻的悲憤,塑造了忠貞高尚的英雄形象。

屈原的詩歌開創了新的詩風,直接影響了漢賦的產生。並大量使用楚方言,如“些、才、羌、爭、誓、誓、誓”,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楚辭突出了浪漫主義精神,影響了後來的詩人如李白、李賀和韓愈。香草美人的象征傳統由來已久,其影響壹直延伸到清代的《聊齋誌異》。

繼《詩經》和《楚辭》之後,漢代樂府詩出現在詩壇,西漢樂府機關和東漢黃門宣傳部收藏。樂府詩擅長敘事,郎講述美女抗暴,桑講述羅敷不服太守,邢講述妻子為遊子縫制衣服,引起丈夫猜忌,名篇《孔雀東南飛》講述了壹個悲情的愛情悲劇。詩人的筆觸深入到各自的階層,合在壹起充分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真實面貌,既有對財富的規勸,也有對苦難的同情。漢代樂府詩實現了從四言詩到雜言五言詩的過渡。

東漢時期,出現了文人集團創作的詩歌。五言詩取代了傳統的四言詩,甚至產生了完整的七言詩。東漢現存最早的文人詩是班固的《詠史詩》,他的《竹扇詩》是壹首早期完整的七言律詩。最著名的文人詩是《古詩十九首》,沒有留下作者的名字。講的是對女性的漂泊和牽掛,所以懷舊和愛情融為壹體。同時涉及很多人生哲學,討論永恒與短暫,人的心態與生命周期,悲喜。文人的詩歌善於抒情,語言完美而珍貴,直接影響了曹植和陶淵明。

從東漢末年建安時期到曹魏初期,三曹七子同時出。耿直悲涼的曹操,婉約婉約的曹丕,既是父親又是兄弟的曹植,以“建安七子”為翅膀,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最終轉化,開辟了五言詩的康莊大道。著名的有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百良風情艷歌》、曹植的《白馬王彪》和《白馬篇》。曹植是建安最受推崇的詩人,因為他的文采絢爛,對五言詩的發展影響很大,而他不幸的人生經歷又引起了後世文人的景仰。

“建安體”是建安文學,尤其是五言詩中壹種鮮明而富有朝氣的文風。基於作家慷慨的思想感情,形成了誌深、綱闊、悲涼、慷慨的特點。鮮明的個性和時代特征,成為建安詩風的獨特魅力。

曹魏末年前期,司馬掌權,壹批人不滿司馬的統治,隱居山林。以阮籍、嵇康為首的七人,被稱為“竹林七賢”。阮籍的代表作是《詠懷詩八十二首》,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壹首詠懷詩。詩中充滿了孤獨和壓抑,但在政治壓力下,他不敢發聲,靠比喻和象征來壓住雙臂。嵇康的詩歌成就最高的是四個字,追求自然,超越獨立。總的來說,鄭氏的詩風變化成了壹首主題久遠、寄托深刻的詩,體現了獨特的藝術觀。

司馬燕代魏稱帝,建立了西晉王朝。西晉詩壇的藝術特色被稱為“太康詩風”,其特點是註重形式、描寫繁復、修辭華麗、詩風復雜。陸機仿古詩是華麗藻飾的代表作。太康詩風的代表人物有張(張燮、張載、)、二陸(陸機、)、(和彭妮叔叔)。他們詩歌中對山水元素的描寫大大增加,這是謝靈運、謝朓等山水詩人的先聲。同時,左思以其八首詠史詩,開創了詠史之路,成為後世詩人效仿的榜樣。

東晉建立壹百年後,詩壇被玄言詩占領,詩歌藝術發展中斷。直到中國詩歌史上第二位偉人陶淵明的出現,這條線索才被重新接上。他的詩歌源於《古詩十九首》,受到阮籍遺風的影響。魏晉詩歌乃至中國古代詩歌的原始風格在他手中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成為終結壹代詩風的大師的裏程碑。他創作了《歸園》《飲酒》等田園詩,寫出了耕讀人生的感悟,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的哲學思考。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生活的代表人物,追求生活的藝術性。他也是中國文人的精神歸宿之壹,為後世文人構築了精神家園。

東晉被宋朝取代,然後宋、齊、梁、陳交替,四朝偏江南。南方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經濟條件,使南朝民歌呈現出優美纏綿的風格。代表作是長詩《西周曲》,四韻變,韻委婉。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族人民創造的文化成果,《智利歌》氣勢磅礴,氣勢磅礴,是千古絕唱;代表作《木蘭詩》清新蒼勁,寫的是壹個女英雄的豪氣。

謝彬彬淩雲在南朝和宋代,文人的詩風發生了變化。他創作山水詩,特點是清新,註重描寫和刻畫對象。但由於仔細考慮,它們又是極其美麗的,如“池裏上樓”。他是新壹代詩風的開創者,影響了南朝整整壹代詩風。齊、梁、陳時期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新體詩的特點是註重音律和雙重性。沈約等人創立了音韻嚴謹的“永明體”,規定了四聲八病,主張詩歌講究音韻美。以詩人謝朓為代表的“永明體”續寫山水詩,避大榭之晦澀,情景交融,深刻含蓄,講究永明氣質,基調流暢和諧。蕭、蕭炎、蕭統是齊梁時期形成的三個文學群體,他們的詩歌以宮體艷情詩為主。但是,南方詩人庾信留在了北方,把南方的文風帶到了北方。同時,他自己的詩風也集合了南北之長,窮南北者勝。南方之美與北方之強的結合,為唐代新詩風的形成做了必要的準備。

唐詩是中國詩歌的象征。初唐四大家和初唐詩人在永明體的基礎上創造了壹種新的詩體——律詩,五種律詩最終由宋和沈全啟定型。盛唐,國家強盛,中國詩歌史上第三位偉人李白走上詩壇。他以絕世的才華,豪放飄逸的氣質,寫出了《蜀道難》《入酒》等行雲流水,變幻莫測,充滿骨氣,不著痕跡,深刻雋永的詩篇。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的《葛炎行》、《西遊記》,使邊塞生活壯麗、豪邁、慷慨。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把山水田園的寧靜與美好表現為美麗與空靈。

公元775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中國詩歌史上的第四位偉人,用驚天動地的歌聲書寫了戰爭中人類的災難。《三官》、《三別》將深沈的抒情融入敘事,是詩歌表達方式的壹次重大變革,標誌著盛唐向中唐詩風的轉變。杜甫是壹個承前啟後的人物,他的命運導致了中唐時期的元稹和白居易。韓愈、孟郊、李賀、苦詩派,開奇言怪語;李商隱的七律始於晚唐,成為後世的典範。

中唐時期,白居易有悲涼的《長恨歌》《琵琶行》,韓愈有殘酷慷慨的《鹿魂石鼓山火歌》,引領了中唐詩歌的高潮。但到了晚唐,詩風又發生了變化,杜牧的史詩註入了深厚的歷史情感。李商隱的《備帖》(七律)陰郁,是杜甫獨有的,而他的《錦瑟》、《無題》等晦澀的詩歌則深入精神世界,形成了憂郁多彩的風格,成為唐代最後壹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