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水月在手。也就是說,從另壹個角度來說,妳有時候可以做到不可能的事情。同樣,當我們虔誠地閱讀杜甫的詩時,壹個生動的形象就能躍然眼前。
杜甫詩歌繼承和發展了自《詩經》和漢樂府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它們面向社會、面向人民,無論是抒情詩還是敘事詩,都實現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壹,從而形成了高度成熟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來表達其憂國憂民、憂亂的思想感情。
杜甫是中國古代第壹個多歌頌時事的大詩人。他寫了許多高質量的敘事詩,用高度成熟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塑造了許多典型形象。杜甫的詩,通過這些藝術概括,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種尖銳而復雜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災難性的生活:
翻墻出逃的老頭、急需河陽服務的老婆婆、新安中招的男人、早上出嫁的新娘、無家可歸的單身男人、夔州領薪的老處女、如狼似虎的服務官、陽的火辣兄妹、燒殺搶掠的安史之亂...
這些形象從各個角度反映了人民的疾苦,無情地抨擊了統治階級的腐化墮落,強烈譴責了亂軍的暴行。
杜甫在《兩為路》、《吵架》、《車店》、《辭舊迎新》等名篇中,用主觀的思想感情融於客觀事實的敘述中,讓人物和事實自己說話,不動聲色地抨擊統治階級,自然流露出了自己的愛恨情仇。比如兩個為馬路:
3月3日,春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邊聚集了很多美麗的人。態度端莊,性格清高文靜,皮膚豐滿,身材瘦削、適中。繡羅新上晚春大放異彩,壹團金孔雀銀獨角獸。.....後來鞍馬可以四處遊蕩,在亭子裏的繡花地毯上下馬。楊花雪落白坪,青鳥帶朱巾尋路。楊佳琪火焰威力極高,無與倫比,請勿靠近,以免首相大人暴怒!
這首詩諷刺了楊兄妹的傲慢與放蕩,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美就在於自始至終以精湛的筆法、鮮艷豐富的色彩、嚴肅認真的態度來描寫場景和情節,使詩人自身的傾向和感情從場景和情節中自然流露出來;“沒有諷刺,描述中的語言是諷刺;沒有感嘆,調侃的地步有感嘆。”(蒲啟龍《讀杜新解》),從而比壹般的輕諷刺具有更強的藝術批評力量。
再次,杜甫還善於用個性化的語言刻畫心理,塑造形象。獨白和對話都精彩生動,很好地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如《婚禮告別》這首詩,完全由新娘的獨白寫成,表現了她與丈夫告別時的無奈、怨恨、抱怨、憂慮、悲傷、鼓勵和期待,從而塑造了壹個感情豐富、理解深刻的勞動婦女形象。
另壹個例子是攀登高峰。
鳥兒飛過中國清澈的湖水和白色的沙灘,飛向歸途。壹望無際的樹簌簌落下樹葉,長江不可預料地在奔騰翻滾。
悲涼秋景裏的李,常年遊子,在疾病纏身的今天獨自生活在高臺上。又苦又苦,恨霜鬢,窮困潦倒。《登高》寫於大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當年住在夔州。九月九日重陽節,詩人登高遠望,遂作詩壹首。
開篇“天高風急,猿啼鳥歸,碧湖白沙”詳細描述了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在這兩首詩中,詩人安排了六種自然事物:風、天、猿、朱、沙和鳥,並用壹個詞巧妙地描述了每壹種事物:風疾、天高、猿哀、。沒有秋天,就沒有“風疾”、“天高”、“猿哀”的感覺;如果妳不爬山,妳就看不到“朱慶”、“沙白”和“鳥兒飛回來”。詩人將這幾種意象組合在壹起,形成了壹幅立體的空間畫面,壹幅悲涼縈繞的畫面,揭示了詩人心中無限的蒼涼。
“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落下來,而我卻看著長河滾滾向前。”在這裏,詩人落筆寫下了他登高時看到的兩個壯觀的景象,就像影視技術的特寫鏡頭,在讀者的腦海裏形成了壹幅壯麗而又洶湧的動態畫面——無邊無際的樹葉紛紛飄落,長江洶湧的水流滾滾而來。不僅壯觀,而且壯麗。這裏和前兩句壹樣,仍然沒有提到季節和攀登,但“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往下掉”是深秋沒有的,“而我看長河總是滾滾向前”也是非攀登中可供觀賞和感受的。此外,“落樹沙沙”和“滾滾長江”這兩個詞與前兩句的“風急天高”和“沙白”遙相呼應,可見詩人構思之巧妙。這兩句雖然還是寫風景,但是無邊落木,滾滾長江水,飽含著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是詩人無邊憂患的真實寫照。以上四首描寫風景的詩,構成了詩人爬山時所見所聞所感的整體圖景,而這個整體圖景恰恰為詩人接下來的感情表達設置了壹個典型的大環境背景。
“我從三千裏之外趕來的兩句話。悲涼今秋,百年愁苦我獨攀此高”由顯性的景物描寫含蓄抒情改為直接抒情,景物是偷偷寫的。詩人思鄉、悲秋、漂泊海外的經歷。“萬裏”很想家。“悲秋”和“秋樹蕭蕭”的景象,烘托出詩人生命體驗的哀嘆。“客居”是指在異國他鄉漂泊,沒有朋友,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思鄉之情。還用“常”字裝飾,表示“做客”久了,更想家了。詩人的悲傷與眼前的秋景密切相關,這說明這首抒情詩與秋景的描寫不謀而合。“百年”意味著年老。“有病”,體弱多病,更憂國憂民。“上臺”是這首詩的主題。爬得高,看得遠。然而,登高所見所聞,卻是壹片淒涼景象。非但沒有讓詩人輕松愉快,反而勾起了他內心深處的悲傷,更不用說獨自“登臺”了。這個“獨立”二字更顯示了它的孤獨處境。這兩首詩生動地刻畫了詩人此時的自我形象,也難怪後人傳誦千古。
“厄運在我的鬢角上打下了壹層苦霜,心痛和疲倦是我酒裏的壹層厚塵。”進壹步表達詩人心中無盡的“苦與恨”,並暗暗點明爬山之事由來已久。“苦”指的是人生經歷的苦,國家大事民生的苦。詩人此時的感受並不局限於個人的悲傷。“霜鬢”,即白發,是“苦恨”所致,“復雜”二字更為明顯。“落魄”是指身體虛弱,疾病纏身,滿腹心事,極度表達心中的愁悶。詩人已經年老多病,卻長期在萬裏做客,內心無限苦悶。恰逢重陽節,本想爬山消愁,但看到的真的是滿滿的秋色。結果我的擔心加在了他們身上,我的悲傷也加了不少。在這種情況下,詩人怎麽能不想到借酒消愁呢?然而,他剛剛因病戒酒。在這裏,詩人的心情與眼前的景色完全融為壹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達了詩人爬山時的心情,也構成了前四句所描述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感受。作品意境深遠感人,語言凝練含蓄,格律穩健嚴謹,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壹。
最後,杜甫還善於捕捉能表現人物本質和精神面貌的表現性細節。如《車店》中“無論向他們提什麽要求,軍人都敢伸冤”的細節,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深刻體現了作者的同情和憤慨。
以上幾點在杜甫的敘事詩中往往同時出現,相輔相成,為杜甫的詩歌表達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佳的創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