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描繪了秋天在山上旅行時看到的風景,展示了壹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白雲、紅葉構成了壹幅和諧統壹的畫面,表現了作者筆下高懷的繁華和崇高思想。作者以情控景,快速準確地捕捉到能體現自然美的意象,並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融為壹體,情景交融。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它在蕭瑟的秋風中吸收了絢爛的秋色,與春光爭輝,賞心悅目,讓人更有精神。
原文
遠至寒山,石徑斜,人在白雲生。
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白話翻譯
彎彎曲曲的石板路深秋壹直延伸到山頂,白雲升起的地方有幾家。
我停下了馬車,因為我喜歡楓林的深秋景色。楓葉結霜後的鮮紅色,勝過二月的春花。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首詩描寫了壹次遠山之旅,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認。作者邱登翰有了詩意的發現,所以寫了這首詩來紀念。
作品欣賞
這是壹首秋天的贊美詩。詩人不會像古代壹般文人壹樣,在秋天到來時感到悲傷和嘆息。他謳歌自然界秋色之美,體現了豪放向上的精神,有壹種英雄氣概溢於筆端,顯示了詩人的才華和洞察力。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Xi)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827-835)成為壹名學者,並被授予弘文博物館校對員的頭銜。他在外地擔任副官多年,後又先後督禦史、編史館,在飲食部、比比部、司勛任外交大臣,在黃州、池州、周目任刺史,最後在中書為官。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時,許多文人獨棄屈。人們稱之為小杜,李商隱統稱為杜曉麗,與李白、杜甫不同。
擅長散文,其《阿房宮賦》為後人所讀。他關註軍事,寫過很多軍事論文,也註釋過《孫子兵法》。傳世的《樊川文集》有二十卷,由他的侄子裴編輯,其中包括四卷詩集。還有宋人補充的《樊川外集》、《樊川別集》壹卷。《全唐詩》收錄了杜牧詩歌八卷。
百度百科——《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