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發揮微課的優勢,避免短板

如何發揮微課的優勢,避免短板

短於6分鐘的視頻最吸引人。

記者:微課短小精悍,那麽多長的微課視頻最吸引人?

胡鐵生:根據edX數據統計,無論視頻多長,用戶實際觀看時間中位數都不超過6分鐘。而且6-9分鐘的視頻是壹個拐點,更長的視頻實際觀看的中位數會下降。例如,如果視頻長於12分鐘,則實際觀看時間的中位數僅為3分鐘。所以“微視頻到底有多短”這個問題就有了標準答案。六分鐘。這個數字很難接受,因為按照大部分老師的習慣,六分鐘什麽也說不完,15分鐘勉強夠用。但結合下壹個結論,也不壹定不可能。

2013年6月,我們對全國首屆中小學微課競賽視頻時長進行了數據分析。分析結果顯示,3-7分鐘為最佳時長,過長效果不佳,過短不清晰或對視頻剪輯技術要求較高。也就是87%以上的微教視頻長度小於10分鐘。75%的視頻在5到8分鐘之間,不到6%的視頻不到3分鐘,不到13%的視頻超過10分鐘。可見,中小學微課最長視頻長度不宜超過10分鐘,5-8分鐘最合適。科目不同,學習對象不同,略有不同。

說得快很重要。

記者:視頻很短,應該包含足夠多的知識點。對講師的語速有要求嗎?

胡鐵生:雖然統計顯示,語速與視頻的吸引力不成正比,但當語速達到每分鐘185-254個字時,我估計我會少講300個字對應的中文,不管視頻多長,我都能獲得更多的關註。原因很好理解。語速快往往伴隨著激情,這種激情是有感染力的,能打動學習者,讓他更加專註。所以,老師越熱情,甚至激情,越能吸引學生。

語速越快,教授同樣內容所需的時間越短,這樣視頻輸出可以接近甚至達到建議的6分鐘長度。只要妳在錄制前做好計劃,讓內容更緊湊更快,不廢話,不機械重復(學生可以自己重復),把“嗯”“啊”等口語詞剪掉,壹個短小精悍的視頻就有了。

某種程度上,同樣內容的教學視頻越短,學生的學習效率越高。這是教師在微課視頻制作中必須具備的“語言觀”。大部分微課視頻擺脫了在嘈雜的課堂教學場景中拍攝的方式,采用“可汗學院式”視頻(壹人壹對壹輔導,壹臺電腦,壹個麥克風,壹個PPT課件),只記錄老師教的內容和操作(壹般用鼠標或手寫板代替),而老師講課時的頭部和身體動作並不記錄在微課視頻中。這就要求老師的語言必須聲音清晰,發音標準,語速適當(甚至更快,因為學生在看得更快更用力的時候可以停頓或者反復看視頻),富有感染力,甚至幽默風趣,能夠吸引電腦前學生的目光和註意力。

老師畫像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記者:有人覺得微課很短很精致,講師的畫像可有可無。妳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胡鐵生:6分鐘以上的視頻,有老師講課頭像的視頻比純PPT和軟件操作的視頻獲得的關註度更高。我覺得這是因為頭像壹直在動,比壹直處於靜止畫面的單調錄制畫面更讓人耳目壹新。我個人真的比較喜歡把頭像嵌入到視頻的壹個角落,也就是畫中畫的形式,但前提是PPT專門留那個角落,頭像不會遮擋應該看到的課件內容。

關於爆頭,我們中國的老師和學生不必完全照搬可汗學院式的錄像方法。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教師的頭像也是壹種重要的學習資源。此外,中國學生深受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沒有大頭照,老師自然不習慣,學生也會覺得沒有老師的存在感、親切感和監督感,自主學習能力減弱,學壹段時間後容易走神。因此,中國式微課視頻可以走“妥協”路線——老師的頭像可以出現在片頭和片尾,偶爾出現在中間,重要內容可以出現的時候,也可以出現在總結的時候,甚至可以設置老師頭像的圖片位置和大小。這在CS錄屏軟件的後期編輯中很容易實現。

善於創造壹對壹的感覺。

記者:傳統線下教育提醒我們,面授和壹對壹可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在錄制微課的過程中,怎麽做才能達到壹對壹的效果?

胡鐵生:老師習慣了課堂氣氛——黑板/大屏幕,教鞭或者PPT激光筆,站在講臺上,走來走去,所有學生都面對老師,甚至安排壹些學生假扮聽眾,以引起講課的興趣。然而,數據分析表明,這種在教室/工作室用昂貴的設備錄制的視頻不如成本更低的私人錄制方式有吸引力。老師面對鏡頭坐著,背景是辦公室,如果像做個別輔導壹樣講課,效果最好。這樣容易產生親切感,最適合學生坐在電腦前的學習環境。

這裏的重點是讓學生有壹對壹的感覺坐下來,直視鏡頭基本上營造了這種感覺。語言上用“妳”代替“妳”,用“我們”代替“大家”,氣氛就有了。很多不知道這種方式的老師,總是在課程開始的時候說壹句“同學妳好”,壹般在那壹刻就“發揮出來”了。

這壹點非常重要。微課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壹對壹的高效學習而設計和制作的,是為學生而不是為老師的。壹對壹學習包含了最扁平化的學習理念——學生直接與學習內容互動或講解操作過程,沒有傳統課堂教學中與同學討論、分享、交流、回答等多余、無關甚至無效的中間教學環節。即使有,也是學生在心裏,獨自壹人的思考和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風格按需學習——容易的內容可以跳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復閱讀,相關資料可以暫停壹下,了解相關的基礎知識,然後繼續閱讀。閱讀時,他們可以在線提問、做題、做筆記,掌握100%後再看下壹節微課。這種學習效率特別高,不會留下任何縫隙,差生再也不會形成。

手寫屏/筆是最值得記錄教訓的設備。

記者:我們註意到,數理化的視頻課件中,所有的講師都會使用手寫筆。這是錄制視頻的必備設備嗎?

胡鐵生:可汗學院的視頻是典型的手寫筆(平板)應用,所以有學者幹脆稱之為“可汗風格”。統計顯示,相比傳統的簡單錄屏微課,學生更願意在可汗式視頻上花費1.5-2倍的時間。老師邊講邊畫,真的很像壹對壹講課的感覺。或者在白板/黑板上板書講課,或者在ppt上勾畫要強調的內容。手寫筆的效果遠勝於鼠標的單壹指令和播放。它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在哪裏看,忠實地與老師的想法同步思考,從而實現學習。

過程思維的可視化。

對於數學、物理、科學或者美術專業的老師來說,壹個幾十元或者高端幾百元的手寫筆確實值得投入。

用鼠標很難“寫”出好的板書。手寫電磁屏和手寫筆非常值得配備微課視頻錄制工具。

學生越積極,成績就越高。

記者:我們知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越強,成績越好。開設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課程,如何吸引這樣的學生?

胡鐵生:研究表明,在新課程正式開課前半個月到課程第壹次作業截止時間這段時間內選課的主動型學生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時間選課的學生。因此,推廣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課程的最佳時間是開課前後。

但值得壹提的是,從開課至今,即使是課程結束後,加入課程但只看視頻的學生也壹直保持著較高的比例。雖然不交作業,不考試,但也能從視頻中得到壹些東西,這也是課程價值的體現。因此,壹些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課程在結束後完全關閉,甚至連視頻都不給人看,這是不合適的。另外,60%的學生是在課程開始前選擇課程的,所以足夠長的通知期還是很有必要的。

記者:論壇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學中的地位如何?

胡鐵生:基本上壹個學生的最終成績和他看視頻、考試、交作業、參加論壇互動的次數成正比。也應了那句老話“壹分耕耘,壹分收獲”。但是在“閱讀論壇”的活動中有壹個獨特的現象,在80-100分的範圍內會變成反比,即分數越高,閱讀的論壇越少。這說明學霸對論壇的依賴度並不高。論壇主要服務於非學霸。

但是不要以為學霸對論壇沒有貢獻。事實上,它們非常重要。統計顯示,占據論壇沙發的同學在論壇中非常活躍(側面顯示人少),平均分在80分以上。

記者:有什麽方法可以提高論壇的活躍度?

胡鐵生:ML第三講在論壇介紹了遊戲中常用的勛章制度,結果論壇的活躍度增加了不少。而且勛章展示的越明顯(比如在用戶名字旁邊展示),越能刺激活動。當然也有負面影響,就是惡意投票的增多。

記者:據統計,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及格率低是什麽問題?

胡鐵生:統計顯示,沒有視頻成為明顯的學習終結者,但確實有壹些作業問題成為障礙,大量學生掛在上面,然後就沒有了。這說明學習中止的很大原因是困難,而不是簡單的懶惰。如果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供更多的幫助,比如誌願者在線輔導答疑、個性化學習資源推送、定期學習診斷報告和建議、先進的積分學習激勵機制等,就能幫助學生走得更遠。

老師壹定要洗腦,才能做好網絡課程。

記者:老師線下教得好,線上不壹定,導致壹些參加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老師熱情不高。妳覺得是什麽原因?

胡鐵生:雖然這兩篇論文的分析還遠遠不夠全面和嚴謹,但它們本身是坦誠的,是有漏洞的。然而,這些結論是有啟發性和發人深省的。他們強調了壹個觀點,那就是我們不能將課堂授課的習慣和模式復制到在線課程中。教學是面向對象、面向目標的活動。網絡課程教學對象的構成較為復雜,包括年齡、基礎、地域、作息習慣、文化背景等。,而且學習目的也是多樣的,比如拿證、深入學習、大致了解、解決手頭問題等。,再加上學習工具和環境的劇變,可想而知,照搬課堂教學的效果會更差。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涉足在線教育,放下自己傳統的教學習慣和觀念,以“小白”的心態重新學習如何在線教學,是堅實的第壹步。

資料來源:中國遠程教育(信息)

夢工場視頻工作室,妳的專屬視頻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