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日照香爐產生紫煙,
望著懸在川前的瀑布。
從三千英尺的高空飛下來,
懷疑銀河落山已經九天了。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才華橫溢,情感奔放,他的詩被杜甫譽為“驚風雨之詩,驚天地泣鬼神”。他被稱為“詩人”。
李白,字太白,隴西季承(今甘肅天水附近)人,中亞(今吉爾吉斯斯坦)碎葉人。五歲時,他隨父親來到四川省張明縣青蓮鄉。少年時博覽群書,習劍術。26歲那年,我出蜀,開始了壹段漂泊求仕的日子。他報國的野心沒有展現出來,他對權貴放蕩不羈的性格被權貴毀了。李白在對自己的仕途失望後離開了長安。又流浪南北10多年,期間認識了杜甫,成了閨蜜。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博被冤獄,後被赦免回國。晚年漂泊異鄉,762年卒於當塗(今安徽省)。
李白的詩有900多首,內容豐富。有的批判黑暗的現實,有的同情人民的疾苦,有的抒發報國之誌,有的抒發自己的痛苦和怨恨,有的詠嘆自然風光。追求身心自由和個性解放的昂揚精神是他詩歌的主旋律。
在藝術上,李白繼承和發揚了浪漫主義精神和創作手法,將神話傳說、馳騁想象、大膽誇張、形象比喻運用得出神入化,揮灑自如。李白自己的兩首詩是對其詩歌語言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
[註釋]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部,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部,因形似香爐,山上常被雲霧籠罩而得名。
紫色煙霧:陽光照射下,雲是紫色的。在瀑布附近,霧蒙蒙的水汽透過陽光呈現紫色,所以說是“紫煙”。
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懷疑:懷疑。
銀河:在晴朗的夜晚看到的環繞天空的白色雲狀光帶,由大量恒星組成。
九天:天極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最高壹層稱為九天。
[詩歌翻譯,詩歌]
當太陽照在香爐峰上時,壹股淡淡的紫色煙霧升起。
遠遠望去,壹條瀑布掛在山前。
有三千英尺高的瀑布快速流動。
銀行在九天內倒下令人懷疑。
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升起壹片紫霧。從遠處看,迷人的瀑布就像壹堵墻掛在面前。這種飛臨千尺高空的奇妙景觀,恍惚間我懷疑這是來自九重天的銀河。
[寫作背景]
天寶十五年,唐玄宗采納了新任宰相方默的建議,傳下了“控家”的聖旨,將自己的四個兒子分成四個方向,致使叛軍入營。不料,太子恒力在這道聖旨之前,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位,改國號為至德元年,尊玄宗為太上皇。玄宗得知,雖然不開心,但是年紀大了。其次,考慮到他在皇位上引起了叛亂,他感到內疚,沒有追究既成事實。然而,王勇李坤,在他的黃金時代,是強大的和雄心勃勃的。他對恒力擅自稱王不滿,所以沒有奉命去蜀國。相反,他搬到江夏,並繼續擴大他的軍隊和招募人才,以競爭蘇恒。所以李白很不幸的被騙進了他的幕府,然後被捕入獄,最後被流放到夜郎。這是後話。這時,李白因為妻子對弟弟的思念,想去張羽看望弟弟,於是離開宣城,來到離張羽很近的廬山。廬山是世界名山,風景無與倫比。李白守九日,深愛九日。他寫了許多詩來贊美廬山的美景。看廬山瀑布是最有代表性的壹個。
[欣賞]
李白壹生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他非常熱愛廬山的風光。從他的《與世長辭》(望廬山瀑布之壹)等詩中可以看出,他晚年曾有過隱退廬山的念頭。這首詩可能是他晚年的作品。《望廬山瀑布》有兩首,第壹首是五言古風,第二首選在這裏,是七言絕句。
這是壹首關於風景的詩。詩人在廬山香爐峰下遠遠地看風景。他先從上方的香爐峰望去,“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照在香爐峰上,紫煙在香爐中升騰。煙壹般是灰白色的。這裏的煙怎麽會是紫色的?由於香爐峰下有瀑布,水汽蒸騰,混合著雲氣,穿透陽光,反射出紫紅色,遠遠望去,紫色的煙雲盤旋在形似香爐的峰頂周圍。景色多美啊!香爐冒煙是很常見的事情,詩人用它來形容香爐峰的奇妙景觀。
然後往下看香爐峰瀑布。“望瀑垂江前”,遠遠望去,壹條瀑布掛在前面的水面上。這裏最形象的就是“掛”字。瀑布原本是從山壁上突然傾瀉而下的水,遠遠看去像掛著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掛”字從上到下來形容,非常形象。《望廬山瀑布》首詩中有“懸三百尺”的詩句,也是用“懸”來形容香爐峰瀑布。
第三、四句進壹步描寫瀑布,“直下飛流”,寫的是瀑布從高高的山壁上直沖而下的迅猛情形。“三千尺”是壹個誇張的數字,和上述的“懸三百尺”壹樣,誇大了瀑布從陡峭山壁的極高處飛流直下的氣勢。最後壹句“疑似銀河落九天”,意思是人們懷疑是銀河從極高的天空墜落。銀河是壹條銀白色的光帶,在晴朗的夜晚環繞天空。它既壯觀又充滿神秘之美。這是壹個自然的天文奇觀。用銀河比喻瀑布,展現了瀑布的壯麗奇觀,真是別出心裁。詩人在使用這種比喻時,不用“似”或“似”字,而用“疑”字,故意說是真是假,強調兩者相似的保真性。
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比喻和誇張,展現了廬山瀑布的獨特魅力,也體現了大詩人李白豁達卓爾不群的精神。
【地球上銀河瀑布的成因】
“日照香爐生紫煙,瀑掛千川。飛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李白描寫廬山瀑布的詩。瀑布是人們眼中壯麗的自然風光,其澎湃的氣勢使祖國的山水更加壯麗生動。在中國,有許多瀑布,不僅是廬山、雁蕩山、黃山和莫幹山...許多名山中都有瀑布。河上還有更多更大的瀑布,如貴州白水河上的黃果樹瀑布、黃河壺口瀑布、牡丹江鏡泊湖上的品水樓瀑布,都是氣勢磅礴、氣勢磅礴的瀑布。
為什麽會有瀑布?那是因為這裏地勢突然下降,高度相差很大。當水從這裏流出時,突然下落形成瀑布。
有很多地方地形變化很大,同時有水流的條件不壹定能滿足。河流經常有水,所以河流上、河床變化大的地方出現了很多瀑布。
在壹條河流上,河底的巖石種類到處都不壹樣,有的是軟的,有的是硬的。軟的容易被破壞,地勢變低;硬的破壞比較慢,顯得比較高。軟硬巖交界處,地形差異較大,會出現瀑布。有些河流的支流流入主流的地方,因為主流的河流破壞性很大,沖刷河床很深,支流很淺,所以這裏也能形成瀑布。如果是冰川而不是流水,可以刮出深淺不壹的山谷,為瀑布的形成提供條件,瀑布主要出現在高山。
其他因素也會改變地形。比如河底斷裂,地殼壹側下沈,另壹側上升,當然會形成瀑布;此外,當河流被火山的熔巖、山體滑坡時落下的砂石和冰川的沈積物堵塞時,就形成了湖泊,而由於湖泊中的水很高,當它們從湖泊流入河流時,往往會形成瀑布;山上的湖把水送到山下,自然就壹落千丈了。白頭山山頂天池出口處有壹個高約60米的瀑布。從山中洞穴流出的地下水也能下落得很厲害,形成懸掛星系。
瀑布的形成有很多原因。瀑布的出現清楚地表明地殼在不斷變化。
瀑布出現後,並不是永遠。水流落下的地方,水力最厲害,對地殼的破壞也特別厲害。瀑布落下的陡峭懸崖不斷崩塌,向水流的反方向退縮。最後河底以上部分不突出,瀑布會慢慢消失。早在100多年前,英國地質學家賴爾就發現,著名的尼亞加拉瀑布在最近的35000年裏後退了11.2公裏。
瀑布的強度與其水量和落差有關。所謂落差,也是它的高度。水量和落差越大,瀑布下落的力量越大。
面對如此壯麗的瀑布,詩人和畫家經常要為它吟詩作畫。但在舊社會,由於時代的局限,即使李白再奔放,也只能在這大自然的傑作面前自嘆不如,甚至產生了“願永遠辭世”的想法。
在勞動人民的眼裏,瀑布不再只是用來觀賞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壹種可以被馴服的巨大力量。大瀑布可以發電,小瀑布還可以推機器磨大米面粉,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在中國古代,雖然那些天然瀑布還沒有被利用,但人們在65,438+0,000多年前就開始建造水壩和堰水來驅動磨盤、石碑和鼓風機。現在,我們壹方面利用天然瀑布,另壹方面在河上大規模修建許多水壩,提高河水水位,形成或大或小的人工瀑布為我們服務。如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攔河大壩高達147米,比黃河上最大的天然瀑布壺口瀑布高8倍多。未來的長江上,甚至會出現更大的人工瀑布,讓舉世聞名的瀑布相形見絀。人民光榮而英勇的勞動,正在書寫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