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春日》作者:朱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郊遊的情景。作者將柔和明媚的春光與灑脫的心境融為壹體,既描寫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又表達了作者對質樸自然、休閑自娛的追求。
二、杜牧的《江南春》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九華山路雲鬢,青衣江劉福橋”和“秋山春雨徘徊,傾遍江南寺樓”等名句,都表明他對佛寺陽臺仍有欣賞。當然,在享受的同時,偶爾飄壹點歷史情感也是可以的。表達了詩人風景依舊,物是人非的感覺。
三、程顥的《春日偶爾》
這首詩是作者因春遊而寫的,使他心情愉悅。它描繪了美麗的春天景色,表達了春天郊遊的愉快心情。作者以簡單的方式勾勒出美麗的春光。前兩句描寫風景,後兩句抒情。
天空中,淡淡的白雲,溫柔的春風,和煦的陽光;地面上,紅花綠柳碧水,上下相映。短短十四個字,畫出壹幅春色畫卷。最後兩句表達了作者春遊的樂趣。
擴展數據
《春日》的作者介紹:
朱(1130 . 9 . 15—1200 . 4 . 23),性格陰暗,人稱惠安,後稱惠翁,人稱朱文公。原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婺源),生於南澗府尤溪(今福建尤溪縣)。宋代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派代表人物,儒學大師,佛名朱子。朱是唯壹壹個不是孔子親傳弟子,卻喜歡去孔廟拜謁的人。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列,受到儒家的崇拜。
朱是的學生,二程(程顥、程頤)的弟子,與二程並稱為學派。朱的理學對元、明、清三代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成為三代的官方哲學。他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之後的又壹人。
19歲時,朱參加了的進士考試。曾任江西南康總督、福建漳州總督、浙東總督。他為官清廉,推動書院建設。這位官員崇拜桓的考勤制度,並講學,為皇帝講課。
朱著有《四書句註》、《太極圖註》、《通書註》、《周易讀本》、《楚辭註》等著作,後人編纂了《齋藤優子大全》和《齋藤優子象》。其中《四書章句註》成為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配。
《江南春》作者簡介:
杜牧(803-約852),牧之樊川人,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Xi)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孫,杜之子。唐文宗大和第二年是26歲的秀才,被授予弘文館職。後赴江西察使幕,轉淮南察使幕,入察使幕。任國史館編修,任食部、比比部、司勛,黃州、池州、周目刺史。
因晚年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後被稱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主要是詠史抒情。他的詩英俊瀟灑,從世俗的事物切入。他在晚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杜牧被稱為“小杜”,以區別於杜甫和“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杜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