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泉州老君巖詩

泉州老君巖詩

1.描寫泉州風景的詩詞有哪些?陳祖籍金門,生於泉州書香門第。

他的祖父和父親陳都是晚清舉人。其曾祖父徐祖純是泉州光祿慶徐邦光之子,曾任刑部尚書。應金門的陸詩怡邀請,他做了壹次“吳江書院”的講座。他寫了壹首好詩,20歲就被譽為天才。

1987年,當他收復原來的故鄉金門時,他寫了三首詩,鄉愁,1。我的家人最初住在梧州,而伊勢更多的是從事農業和漁業。住在縣市的人不知道,在陋巷背詩背書。

2.我的父親和我的祖先在鹿鳴舉行宴會,香豌豆是最重要的。秋風送客過江,愁憶當年。

3.道士之聲自古撼金門,講學講禮義。清水巖:位於安溪縣蓬萊鎮蓬萊山腳下,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明代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重修。

禹巖依山而建,三層樓閣式,有“春石無雙,蓬萊第壹峰”的美譽。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都說儒生開絳帳,絲藤長兒孫。曹安摩尼教遺址類別:名山大川地理位置:晉江余店蘇乃村19公裏距全州南門有壹座萬峰山,又名石灣山、華表山,是中國唯壹完整的摩尼教遺址。

因為在古代房子是用草建造的,所以被稱為草廟。摩尼教,又稱祆教,是公元三世紀波斯人摩尼創立的,摩尼(公元216-276)出生於巴比倫南部的壹個皇室家庭。他以祆教為基礎,吸收了基督教、佛教和巴比倫的宗教思想,創立了摩尼教。

其教在唐代傳入泉州,稱為明教,崇拜光明,崇尚純潔,反對黑暗和壓迫。現代遺址是壹座元代建築。根據考古發現,摩尼教在宋代就已經在這裏活動了。

明代被禁,這裏的村民依然崇佛,保存完好。摩尼教寺廟靠近華表山腳下,裏面有僧尼。廟前曾有壹座佛堂,近年廢棄重建。

花木相映,景色非常美麗幹凈,是壹道獨特的風景。曹安寺依山而建,建築形式為單檐歇山頂石結構。它有四根椽子,三開間寬,兩開間寬1.67米,深3.04米。屋檐下,單排梁拱支撐屋頂,古樸典雅。

其中,最珍貴的是尼姑庵內懸崖上雕刻的壹尊摩尼光佛。石質浮雕摩尼坐成壹圈淺龕,直徑1.68m,長1.52m,寬0.83m,頭特別。顏色為輝綠巖(綠鬥石),0.32x0.25m長方形臉,背面毫光花紋,花崗巖石,披巾,坐於蓮花壇上,臉型圓潤,眉微擡,唇薄嘴角深,形成圓潤的下額,安詳舒適。身穿寬袖僧衣,胸前打結,無鈕扣,結用圓形飾物打成蝴蝶形,垂於腳向兩側,雙手平折,掌心向上放在膝蓋上,表情莊重慈善,褶襇簡潔流暢,紋飾對稱,表現時代風貌。

這是世界上僅存的摩尼教石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佛龕的左上角,有壹段文字,刻著“謝殿城忠臣陳震澤建廟,喜舍恩師聖像,為早先生佛者祈福。”

致遠五年月亮日記。“五行楷書,34字,直徑2.5x2.5cm。

右上角還有壹個粗糙的碑文“興華路羅山姚興祖,石室畢。”我為第三十三次宴會的第壹先生姚如堅,(女比)郭的妻子、繼母、弟弟姚及四位學者禱告。"

這些文字價值很高,是世界上唯壹可以借鑒的摩尼光佛雕像和壹座寺廟的建築年代的書證。它們非常珍貴,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第壹手史料。在這個曹安遺址前方二十米處,出土了壹個完整的元代黑釉碗和六十多件殘瓷。

這件完整的黑釉碗,直徑18.5厘米,高6.5厘米。燒制時,碗底刻有“明教”二字,字徑約6.5厘米。其他瓷片上還刻有“明”、“交”、“會”等字樣,是當時泉州明教活動的重要發現。這種黑釉碗燒制於宋魏元初,晉江多有磁竈,泉州城郊區也有類似發現,說明羅山曹安摩尼教遺址的文字記載與黑釉“祆教”瓷碗壹致。

泉州的摩尼教在元代是比較開放的。說明泉州的祆教是以佛為崇的。

據說泉州有十八位學者住在曹安,勤奮學習。他們經常在這裏展示佛陀的形象,說這是文殊菩薩的發展。所以摩尼光佛坐像兩側有弘毅大師手書的木刻對聯,“石壁據說是佛的發展”,“歷史記載在這裏的都是名家”。明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奪取政權,采用明教的“明”名來確定自己的國家,但又擔心明教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即懷疑自己的教派武力立國,背叛弟子,毀宮。

因此,明初明教鼎盛,轉為秘密活動,與民間的道教、佛教信仰相融合。但摩尼教(稱“四體”)的信條在明朝正統年間仍被鐫刻在巖壁上:勸人清凈光明,要有智慧。

無上真,摩尼廣佛。9月13日,正統乙醜,壹弟子住山,明屬立。

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泉州還有另外兩位著名詩人曾遊覽曹安,並在此作詩:黃(公元1524-1590,,惠安人,武人,擅長詩文書法,著有《我野詩》等。).坐在峰勢天的西邊,衣服陰沈沈的,太陽半斜。

風亭無人浮,雲煙有浸苔。我在蘇州杭和駐紮的時候,關了閑房,轉了沙。

詩人黃鳳翔(1538-1614,安智義亭號。泉州市人、名人、官員)《秋訪曹安》龔琳* * *秋落,木落山林。

細草久延仙霞路,謝暉暫作佛壇燈。竹邊泉脈毗鄰丹竈,藤蔓順著李雲根生長。

搖搖欲墜的城墻之王莫問直挺挺地倒在沙發上。

2.泉州清源山老君巖設計口號;

1.“老子天下第壹”

2.泉州民間俗語“摸摸老先生的鼻子,活到120歲”

他好像什麽都知道,什麽都懂。

在泉州清源山腳下,有壹座老君巖雕像,曾經有這樣壹個神話:

老先生是個老頑童,生活的很幸福。他經常在天堂壹無所有的時候,偷偷溜出去欣賞人間的風景。玉帝知道後,就找借口蒙混過關。

壹日,老先生潛入人間遊覽泉州清源山。當他看著如畫的山景,聞著沁人心脾的花香,完全陶醉在這壹切之中,壹聲聲刺耳的尖叫和驚天動地的巨響混雜在壹起,擾亂了老先生的心情。老先生憤怒地飛到發出聲音的地方。他看到壹個大火球撲向驚慌失措的人們,壹時怒不可遏,他與火球搏鬥。因為兩人的武功相差不大,壹時難以分辨。老先生使出絕招,用力壹拳,把火球打回了原形。火的本質被嚴重破壞了。他知道自己打不過這位老先生,就隨口叫了壹聲:“師傅!妳終於來了!幫幫我!”老先生轉過頭想:什麽,哪裏有人?老先生轉頭的時候,火靈已經逃走了。為了不再用火靈騷擾百姓,他獻出生命化為雕像,守護在鎮上的清源山腳下。清源山的人們非常感激和欽佩這位老先生,所以他把這座雕像稱為老君巖,成為了壹個著名的景點!

這就是老君巖的傳說,壹個歷史悠久的童話!

3.泉州清源山老君巖設計口號:1。《老子天下第壹》2。泉州民間俗語“摸老君鼻子,活到120”3。他好像什麽都知道,什麽都懂。在泉州清源山腳下,流傳著壹個神話,說老君是個老頑童,過得很幸福。

壹日,老先生潛入人間遊覽泉州清源山。當他看著如畫的山景,聞著沁人心脾的花香,完全陶醉在這壹切之中,壹聲聲刺耳的尖叫和驚天動地的巨響混雜在壹起,擾亂了老先生的心情。

老先生憤怒地飛到發出聲音的地方。他看到壹個大火球撲向驚慌失措的人們,壹時怒不可遏,他與火球搏鬥。因為兩人的武功相差不大,壹時難以分辨。

老先生使出絕招,用力壹拳,把火球打回了原形。火的本質被嚴重破壞了。他知道自己打不過這位老先生,就隨口叫了壹聲:“師傅!妳終於來了!幫幫我!”老先生轉過頭想:什麽,哪裏有人?老先生轉頭的時候,火靈已經逃走了。為了不再用火靈騷擾百姓,他獻出生命化為雕像,守護在鎮上的清源山腳下。清源山的人們非常感激和欽佩這位老先生,所以他把這座雕像稱為老君巖,成為了壹個著名的景點!這就是老君巖的傳說,壹個歷史悠久的童話。

4.描寫泉州風景的詩詞有哪些(1)

“好像世上種了三棵植物,到處都是風景。

沒有理由在燭光下看那些奇怪的樹,公劉醉在玉山。"

(2)

“海蘄春滿縣霞,更民有各種刺桐花。

窮虎竹西樓色,錦帳三千姥姥家。"

(3)

“史晉元沒有這樣的才華,的老賦也缺少精神素材。

因為赤帝宮的樹木,馮丹生來就有了壹個新頭銜。"

(4)

”掩夾通衢,艷陽高照,笑得更美。

只是紅香不動,刺桐屏障滿。"

(5)

“難有惆悵,紅樹南見天邊。

家鄉的春風沒了,誰能送壹朵花?"

(6)

“赤帝嘗海遊,三千樓蓋炎州。

如今,樹木仿佛脫離了宮殿,紅綠斜向二樓。"

5.泉州老君巖簡介道教老君像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像。該景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清源山景區主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教尊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經。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我國占有重要地位,影響深遠。他是中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和許多學者前來參觀和考察。現在老君巖已經成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遊熱點。

6.泉州老君巖歷史文化雕像是宋代雕刻的。據《泉州府誌》“石像天然,善者略雕。”

法國學者戴安娜·李(Diana Lee)作為文化部外文局的專家,隨外國專家組訪問泉州,並在老君巖題詞:“這是我第二次來老君巖,但我仍像上次壹樣激動,因為老人與大地緊密結合,他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中國著名的規劃專家任真說:“老子天下第壹”。

老君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中國道教石刻中獨壹無二的藝術瑰寶。它雕刻於宋代,歷經千年風風雨雨,依然栩栩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誌》記載:“石像天然,善人微雕。”說明它是壹個老人形狀的天然巨巖,是民間工匠的巧奪天工。它被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道教創始人老子的坐像。

漢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老子姓李,名爾,名伯陽。”所以他是楚古縣曲仁裏人。老子的不朽著作《道德經》影響廣泛而深遠,正如我們常說的“福在不幸;禍兮,福之所依也。”告誡人們,禍福總是相對的,不必患得患失。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雕像原被壹座高大的道觀環繞,真君殿、北鬥殿等宏偉的道教建築頗為壯觀。後來道觀被燒毀,老君巖矗立在露天,與大自然成了壹體。它的幸存,足以證明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的泉州古城,在宋代道教文化非常繁榮。李老君騎青牛出函谷關,從楚遊蕩到福建。大概是他看中了“全南佛國”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