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寇準被貶時所作,表達了詩人悲秋情懷和憂郁情懷。
原詩如下:
沭河亭壁(口準)
岸邊寬闊稀疏,海浪纖細。妳不能光靠危險的門檻去想它有多長。
颯颯樹遠林,秋山半帶夕陽。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寇準三十七八歲時寫的。以小序為序,說是鹹平元年(998),合陽鎮,“於清自毛遷合陽;嶽出書,復分陜西。只有兩鎮,俯瞰洛陽,都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每次望之甚高,以詩思其景,久而成四絕句,寫於江上亭子壁上。”說明這首詩是作者貶謫時寫的。這是四首詩(春夏秋冬)中的第三首。
贊賞:
這是壹首關於風景的抒情詩,題寫在黃河邊壹座亭子的墻上。既然以秋景為主景,自然少不了壹些“憂”色。
第壹句從三個方面描寫了黃河上的景象。壹是“寬”,王婉的《直到退潮的堤岸變寬》被詩人濃縮為“寬岸”。江面遼闊,黃河雄壯寬闊。二是“瘦”,因為河面很寬,看不到邊,太陽要下山了。自然是“煙波難尋信”,看不到彼岸;第三,是“疏”。河上幾乎沒有船。雖然看不到“百戰百勝”的熱鬧場面,卻讓人覺得江面似乎更寬了,煙浪似乎更纖細了。河上的煙浪能給人什麽樣的感覺?
第二句中的“思考”二字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問題。詩人壹個人倚著亭子邊的欄桿在想什麽?也許我想到了“忍潮到天”,也許我想到了“我願渡黃河,冰噎渡口”,也許我想到了“黃河落東海,萬裏湧心頭”...剛毅的詩人此時或許有些傷感,但面對“入了洋,壹去不復返”的黃河,又怎能“恨之入骨,直到它回來”呢?
第四句是這首詩最好的壹句,意境十足。使人想起白居易的“壹輪斜陽灑在水中,半江蕭蕭,半江紅”。這半個秋山沐浴著柔和的斜陽,雖不及“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絢爛,卻給人閑適、親切、陶醉的感覺。至於半看不見的秋山,詩人不想提,但在這壯麗的黃河落日畫卷面前,他心中的失望是什麽?至此,究竟有多少回味,還是讓讀者自己去品味吧。
關於作者:
寇準(961-1023),字。漢族,化州下托(今陜西渭南)人。北宋的政治家和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予大理評價,知歸巴東,大名府成安郡。忍痛移廟,傳雲州之判。召試學士院,授正正直權於史館,升官為三司使,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時為山南東路,重登丞相位(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大臣、景陵宮使)。天盛元年(1023)九月,司馬在衡州,寇準被貶。當時寇準病重,被召到衡州(今衡陽)做工,死在竹榻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葬於衡州(今衡陽)嶽屏山的花藥寺,其妻宋奏乞歸故裏。祐四年,翰林學士孫堅給墓碑寫了壹封信,第壹個題目是“仲晶”。寇準擅長詩歌和寫作,他的七句詩尤其迷人。今傳世《寇仲玉詩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