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唐三彩: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壹朵奇葩

唐三彩: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壹朵奇葩

時至今日,唐三彩已經是很有價值的收藏品了。2003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壹對由香港富豪劉鑾雄收藏的唐三彩陶馬被壹位猶太商人以高達6.5438億+0.576億美元的價格買下,創下當年同類古董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而這雙價值百萬的唐三彩馬,造型完美,堪稱中國古董中的精品。其中壹匹是黑色的馬,有長長的白色鬃毛和綠色的馬鞍,另壹匹是棕色的馬,有短短的深棕色鬃毛和白色斑點。這兩匹馬強壯而優雅。2005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中國瓷器藝術專場拍賣會上,壹尊高58.3厘米的唐三彩仕女俑以595440元成交。2006年5月2日,在崇元國際拍賣會上,壹件唐三彩打馬球的女俑以3742330元成交。2006年6月22日,中國嘉德拍賣會上,壹匹49厘米高的唐三彩馬以44萬元成交。這件價值連城的唐三彩原產於中國。

唐代三色畫種類繁多,基本都是以生活模擬的。造型最多的是人物、動物、盤子、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是盛有骨灰的罐罐。現在的人都喜歡馬俑,有的飛在空中,有的靜靜的站著,有的仰著脖子尖叫,很有情態。人物有婦女、文官、武將、胡俑、君王等。壹般來說,根據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等級的不同,刻畫出不同的姿態,甚至性格特征,可見做工之精細。如圓潤豐滿的仕女,彬彬有禮的公務員,剛強勇敢的武士,造型奇特,表情各異,堪稱中國古代雕塑的典範。在這些任務造型中,唐三彩女俑以社會現實中的女性人物為原型,包括站俑、坐俑、舞俑、歌俑、騎俑、鏡裝俑等。這種唐三彩集中表現了唐代女性自由的體態、豐滿的面龐、細膩的肌膚、細膩的雙手、豐潤的雙腳等形象。唐三彩的另壹大類是文人俑,是唐代中國官員的形象。這些人物在現實中壹般都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舒適的生活條件。但古人都說壹夫當關,壹夫當關,所以這些人物壹般都呈現出文靜端莊的形象,思想深邃,風格不凡。但是,如果妳仔細觀察,妳會發現,這些人雖然很整潔,衣服帽子都很整齊,腰纏萬貫,但還是難掩內心的惶恐。武士俑,唐代武裝力量的縮影,多為年輕英俊的士兵,他們有的站立,有的騎馬,彎弓射箭,唐三彩能很好地把握各類人物的特點,用細節表現他們的差異。

正是因為唐三彩的精湛工藝,才使得唐三彩在當今各種收藏品的拍賣市場有如此廣闊的市場。

以上所說的唐三彩,講的是唐代盛行的壹種陶器。三色是指黃色、棕色和綠色三種顏色,所以人們習慣在唐代將這種陶器稱為三色。唐三彩以造型生動、色彩鮮艷、生活氣息濃郁而著稱。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精華,在初唐和盛唐達到頂峰。唐三彩的產地安、洛陽、揚州,是古絲綢之路陸上和海上的連接點。洛陽唐三彩品種繁多,內容豐富,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細看歷史,唐三彩的興起有其歷史原因。隨著唐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燒制行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同時,雕塑和建築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了兩者之間的不斷結合和發展,唐三彩也隨之產生,技術不斷提高。同時,唐朝在貞觀之治後,國力迅速增長。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自然會提高。因此,與經濟發展相對應的人民文化水平和生活習俗必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唐代社會的壹個重要特征是重葬之風漸盛。當時,唐三彩作為陪葬品,成為官員陪葬的重要對象。我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隨葬品的選擇和數量,所以隨著唐代三彩隨葬品的流行,其制作也日趨繁榮。在這種背景的影響下,唐三彩在唐代有著非常樂觀的前景。隨著唐代需求的增加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唐三彩的制作技術自然也不斷進步。

唐三彩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據專家研究,唐三彩的制作技術已經領先於世界水平。首先,開采出來的礦土要經過挑選、搗碎、水洗、沈澱、烘幹,然後用模具做成輪胎,入窯燒制。其燒制方法為二次燒制。從原料上看,它的胎體是用白陶土制成,在1000-1100攝氏度的窯中燒制而成。冷卻後在850-950攝氏度下用各種調制好的釉料上釉。釉色方面,以各種氧化金屬為著色劑,煆燒後呈現各種顏色。釉面燒完之後,人物需要重新開臉。所謂開光,就是人物頭像的仿古制品不上釉,要經過畫眉、摸唇、畫發。經過上述壹系列環節,壹個唐三彩產品就完成了。

安史之亂後,隨著唐朝的逐漸衰落,三彩器皿的生產也逐漸衰落。但唐代三彩的制作已廣為流傳,後來出現了遼三彩、金三彩,但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藝術性,都遠不及唐代三彩。?作為壹種傳統文化產品和工藝美術,唐三彩不僅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有壹定的地位,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史料考證,唐代胡人三彩陶俑、樂舞、雜技的原型來自周邊國家和地區,展現了唐人生活的多樣性,生動再現了中原與邊疆交流的情景。此外,唐三彩已經成功走出國門,踏上世界。早在唐初就遠銷國外,深受外國人民的喜愛。這種多色的釉陶以其明亮的光澤和美麗精致的造型而聞名,世界各地的貴族都喜歡收藏這種唐三彩。據考古發掘,絲綢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亞壹些國家都曾出土過唐代三彩的殘片,這也說明唐代三彩曾流傳到當地,並對其陶瓷業產生了壹定的影響,包括日本和朝鮮。奈良時期模仿中國的三彩,制成三彩器物,當時稱為奈良三彩。新羅時期,朝鮮也模仿中國的三彩器物,制作三彩器物,稱為新羅三彩。

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寶庫中的壹朵奇葩,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它的鄰近不僅代表了唐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水平,也反映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交流的壹個範例和媒介。無論是造型、裝飾,還是燒制技術,都閃耀著中國古代社會全盛時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