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揚州第壹會賞樂天》壹詩的寫作背景

《揚州第壹會賞樂天》壹詩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這首詩寫於唐朝景宗二年(826)。劉禹錫辭官回到洛陽城,白居易從蘇州回到洛陽。他們在揚州初遇時,白居易在聚會上寫了壹首詩送給劉禹錫,劉禹錫也寫了這首詩作為回應。

詩人參加了王集團的變法,失敗後被貶為洋官,長達22年。回到北京後,我23歲。826年,劉禹錫、巴周回到洛陽,白居易從蘇州到洛陽,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遇。白居易在酒席上寫了《醉贈劉二十八將》,劉禹錫寫了《揚州首會賞樂天》,以示酬謝。

擴展數據:

第壹,《揚州第壹會賞樂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作者壹開始緊緊抓住了白石詩末的那句“我知道23年折我的名字太過分了”,對自己的降級和處境表達了無限的痛苦和怨恨。然後寫寫自己歸來的感受:故人已逝,唯有無盡的留戀,人不是人,自己的來世。無限悲傷和渴望愛情的感覺不禁出現。詩人於是退了壹步,沈了船的壹邊,叫價千帆;病樹前,萬樹爭春。壹洗悲傷和沮喪,充滿激情。,不僅感謝朋友的關心,也感謝朋友的鼓勵,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誌和樂觀的精神。以詩情畫意的真誠和陰郁見慷慨,不僅體現了壹種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揚州第壹會賞樂天》中引用的典故

1,《溫蒂賦》

指西晉湘繡的《老賦之思》。湘繡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是因為對當時掌權的司馬集團不滿而被殺的。有壹次湘繡路過故友嵇康的舊居,聽到有人吹笛子。他很難過,所以寫了《思舊》。“鄉愁”就是想起那些因為變法失敗而被殺被貶的朋友,我很想念他們。

2.“爛人”

指晉王的人。據《聊齋誌異》記載,王進山砍柴,看見兩個年輕人在下棋,就停下來看。棋局結束時,他手中的斧頭已經腐爛。回到村裏,才知道100年過去了,同代人都去世了。"當我去我的家鄉時,我覺得自己像壹個腐爛的可人兒."在這裏,作者把知望當成了自己,寫了他雖然才被貶京二十多年,卻有壹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揚州第壹會賞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