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發地:
唐?白居易《牡丹花下的秋天》
2.原文:
傍晚有白露,葉涼風大。
紅巖已經休息了很長時間,畢方今天也被賣掉了。
妳們相對而坐,心靈壓抑。
3.背景:
815年,宰相吳遇刺身亡,白居易主張嚴打兇手被認為是越權。後來白居易被人汙蔑:母親為看花掉進井裏死了,白居易卻寫了“賞花”“新井”的詩,有損名教。所以為此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難過的時候和朋友聚在壹起,即興創作了這首詩。
4.贊賞:
表達了詩人在秋夜,與友人壹起,憑吊牡丹般轉瞬即逝的春花,感受生命的無常。
5.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 ~ 846),晚年又號香山居士,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通俗,被譽為“詩聖”和“詩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