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天天讀書》第壹單元和第二單元教學記錄

《天天讀書》第壹單元和第二單元教學記錄

10月份收到出發書包後,我每周帶領學生學習《天天讀書》這本書。星期壹上午,第四節課是對每個單元的五首詩進行壹般性的講解。然後在每天早上20分鐘的早讀時間裏,讓學生大聲朗讀,熟悉朗讀聲。

第壹單元的五首詩分別是美國狄金森的《籬笆外》、中國臺灣作家席慕蓉的《鄉愁》、泰戈爾的《家》、《詩經》中的和光、《馮偉》和《樂府》中的商鞅。我對上述詩歌的理解如下:

前三首是近體詩,因為只有壹本書。我采用用耳朵閱讀的方法。我讀壹句,學生讀壹句。《家》這首詩比較長。我在課堂上讀了幾遍,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們熟悉了詩歌。後來的《河光》和《商邪》比較短,我就抄在黑板上讓學生抄下來,然後認真讀。

在柵欄的另壹邊,詩人以兒童的視角思考,世界就像那顆新鮮香甜的草莓。孩子調皮可愛,上帝如果是孩子也會這樣。詩歌的象征意義豐富、簡潔、迷人。

臺灣作家席慕蓉的《鄉愁》用“清遠的笛聲”和“沒有年輪也不會老的樹”來比喻鄉愁,表達詩人深深的懷念和失望。讓我們想起了我們的家鄉。

泰戈爾的《家》,也是寫著濃濃的故鄉情懷。可能小學生年紀小,不能更好的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給大家帶來了不可替代的感情。

《和光》這首詩是寫生活在魏國的宋人的。因為壹些阻礙,他們想不到回家的路,對著河水反復歌唱。水在這首詩中是壹種封閉的意象。主人公在河邊徘徊,家鄉就在對岸附近,卻無法過河。他內心焦慮,積壓在胸中很久的憂慮像是從排空中洶湧而出。詩沖出來,向天發問,發泄心中的委屈。河面不寬,壹根蘆葦就能渡到對岸,故國不遠,踮起腳尖就能看到。誇張的說辭凸顯了想回家的客人的焦慮。

《惡》是壹首愛情詩,描寫了壹個女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首詩用了下面壹句“山上沒有墳墓”中的五個不可能的事來表現它的不死之戀,充滿了如磐石般堅定的信念和如火焰般熾熱的激情。

第二單元的五首詩分別是菲律賓小蘭的《井蛙》、流沙河的《貝殼》、泰戈爾的《開端》、壹首長歌、壹首古詩,我對以上詩歌的理解如下:

《井蛙》,有老師重點講了“壹東壹西,壹起掉下去”的蛙叫聲,因為很有特色,很有童趣,我同意。但就這樣了?讀詩的節奏是膚淺的。如果僅限於此,那麽“這裏的青蛙並不多,但每只都選擇跳進淺井”和“怎麽能稱之為黎明”應該理解成什麽呢?淺井裏的青蛙代表什麽?“黎明”是什麽意思?

“殼”,壹個空殼也有壹生的光彩,在常人眼裏很平常,但詩人卻從中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

《開始》,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孩子們用壹種語氣問:“我從哪裏來?”母親用壹種孩子是母親身體的壹部分,靈魂的壹部分,生命的壹部分的語氣回答。

這些古詩大多是年輕時離開家鄉,年老時回到家鄉的遊子寫的。壹個人只有經歷了壹生的悲歡離合,才會感嘆和告誡:“年輕人不努力就難過”“只有看著門前的湖水,春風不改舊波。”

在時間面前,它等於壹切。生命是寶貴的,時間是稍縱即逝的,所以現在努力是多麽重要啊!

第壹單元和第二單元的十首詩,學生只是背下來,並不太理解詩的內涵。以後我會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更多地體會詩人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