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提高詩歌鑒賞的分析能力

如何提高詩歌鑒賞的分析能力

文學是由意象構成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學中的每壹個成分(意象)都是意象”(陳濤老師論詞語意象),比如“茅店雞鳴月明,橋上霜。”這是文的《山中漫步初》中的意象。我們在分析這首詩的時候,認為它包含了雞叫、茅店、殘月、荒場、板橋、晨霜六個意象。應該說這個提法不夠嚴謹。實際上,它們是六個圖像,或者六個圖像元素。我們再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壹下,讓學生更準確地識別詩歌中的意象。

例1馬致遠的《天凈沙?6?秋思(1):枯藤老樹鴉,/流水小橋,/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松源》表現了漂泊的遊子的思鄉之情。全詩的情感是復雜的,流動的,因為詩裏有四個意象,四個意象就是四個畫面。第壹個意象“枯藤老樹昏鴉”,傳達的是蒼涼衰老的心境,由“枯藤”、“老樹”、“烏鴉”三個意象構成。第二個意象“小橋流水”,表現的是祥和溫馨的向往,由“小橋”、“流水”、“人”三個意象組成。第三個意象“舊路西風瘦馬”,表達的是冷瘦之感,由“舊路西風瘦馬”三個意象組成。第四個意象“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表現了遊子的憂傷和惆悵,由“人”、“天涯”、“夕陽”三個意象構成。這四個形象相對獨立但又有聯系。並整合成壹個總中心(意思):“秋思”。我們在分析的時候,不能說作品中的每壹個名詞都是意象,因為它只是構成意象的壹個元素(意象)。我們應該特別註意這個問題。

詩人許在《別了康橋》的第2-5節中,著重描寫了康橋的自然風光之美和重遊康橋時心靈的陶醉(有人說這是詩人許對當時年僅16歲的美少女林的眷戀)。詩人在寫景時選擇了以下壹系列具有柔和、寧靜、平等審美特征的自然景物意象:1,夕陽下金柳如新娘般閃亮;2.碧波中搖曳的綠草;3.反射著晚霞彩虹般的水池;4.暮色中茂盛的水草;5.夜晚滿載星光的船。這些美麗的意象構成了壹幅帶有夢幻色彩的仙境般的畫面,有力地反映了詩人重遊何康河時充滿歡樂和美好的內心感受。這些圖像是意義和圖像的結合。這裏的金柳、清池、小草、小舟,不再是原來單純的意象,而是平凡的事物,註入了作者的感情,成為他心目中的意象,成為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載體。

綜上所述,意象是不滲透作者感情的客觀意象。比如張大千弟弟畫的老虎就是這個形象。意象是詩人表達情感的載體,它不同於意象,具有這樣的特征。

第壹,主客觀相統壹。意象在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時刻滲透著詩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是對事物的客觀描述。即使是詩中最細微最普通的東西,也滲透了詩人的主觀感受。比如《再別康橋》裏的金柳、青草、清潭、夏蟲,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但在充滿離別情懷的詩人眼裏,都顯得那麽美好,那麽迷人,那麽深情。

第二,意象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壹個形象用得好不好,不僅要看它是否生動,還要看它在整體中的作用。如果壹個形象與作品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關系不大,沒有與其他形象融為壹體,那麽這個形象就是多余的。如《祖國,我親愛的祖國》中的“破舊的水車”、“發黑的礦燈”、“枯萎的稻穗”、“沙灘上的駁船”等單壹意象,含義重疊,側重點不同,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了詩人心目中悲慘、掙紮的祖國形象。

第三,形象要生動有力。詩歌是壹種形象生動、語言簡練的文體。所以在意象的選擇上,要求生動有力。

我們欣賞詩歌,除了意象,往往也離不開意境。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觀思想感情與客觀事物相結合而形成的壹種藝術境界。分開來說,指的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語境指的是具體詩歌中描繪的生活圖景。但是,單壹的“意”無法形成意境,單壹的“境”也無法形成意境。比如,有人問顧愷之山川,他是這樣描述的:“千巖美,萬谷爭流。上面覆蓋著植被,若雲朵欣欣向榮。”這裏概括的江南自然風光,生動而眾所周知,但不能因為沒有“意”就說有意境。中國幾千年的詩歌理論傳統非常強調詩歌的思想感情,早在《史記?6?1順電提出“詩言誌”說,意思是詩歌要表達詩人內心的思想感情,用文字表達詩人的誌向和想法,這就是詩歌。漢代《毛詩序》中說:“詩人,誌在心中,言如詩。情動於中,行於言。..... "這裏的“誌”可以理解為思想,這裏的“情”是指感情。可見,世界上沒有壹首詩不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情”與“境”結合得天衣無縫,既傳神又意味深長,從而形成壹種藝術境界。這樣才能形成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