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主題:閱讀課主題:語文
適合年級:二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中文出版社S版)
建議時間:2小時。
教學設計:
壹、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詞,會寫8個生詞,會學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只有讓學生知道如何保護和熱愛自然,我們才能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二、內容分析
這是壹篇充滿童真童趣的童話文本。課文主要寫了大象和棕熊為了和別人競爭,拔掉了小樹林裏所有的樹。被兔子教了之後,他們又種了樹,這讓小溪又變得清澈了。
重點和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正確填寫動詞+名詞短語;通過閱讀課文,我們可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這節課在整個知識體系中還處於解決幼幼銜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階段。同時也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識字和閱讀目標,在整個知識體系中還處於基礎階段。
三、學生分析:
在這個階段,學生還處於初級階段。他們掌握了漢語拼音和壹些漢字,對閱讀有了初步的興趣。這篇文章屬於童話,因為孩子對童話更感興趣,這篇課文有利於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讀寫能力。
第四,設計思路
1.創設情景,帶領學生進入童話世界。
2、並在閱讀中理解和陶冶,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3.註重學生的獨立素養。
[教具準備]
課件(大自然的美景,被破壞後的大自然),動物頭飾,拼音單詞卡。
教學過程
第壹類
壹,引入課件,激情引發興趣
1,展示課件:自然之美,激發學生情感。
老師:妳看到了什麽?妳感覺如何?
2.導入文本。
老師:是的,我們的大自然非常美麗,不僅有茂密的森林和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清澈的小溪。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自然界的壹股清流。誰能看懂題目?(按名稱讀題目)
第二,初讀課文,整體感覺,如發音準確。
1,自由讀課文,註意發音,不認識的單詞可以用拼音,也可以問老師同學。
2、出示字卡,在組長的領導下檢查和閱讀。
(1)分組檢查(閱讀)
(2)師生交流:火車閱讀(教師聽講和批改)
3.顯示不帶拼音的文本以便閱讀。
(1)自由閱讀,邊讀邊標註文中有多少自然段落。
(2)幾個學生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中寫了幾個動物之間發生的什麽故事?
第三,認識生詞,指導寫作
1.展示新單詞:讓學生分組交流知識。
老師:妳能讀這些新單詞中的哪壹個?請分組討論。
2.顯示不帶生詞的拼音。
(1)按名字讀。
(2)讓小老師帶。
(3)坐火車讀書。
(4)小組交流,這個詞怎麽記?
3.指導寫作。
(1)指導互、象、被、滴四個字的書寫,學習新部首。讓學生觀察漢字的筆畫和在場中的位置,老師會示範並指導學生書寫。
(2)學生寫生詞,讀,跟,面。引導學生在自己理解偏旁部首和漢字的基礎上正確書寫。
(3)學生寫,互相欣賞,檢查改正。
四、語文實踐活動(壹字花開)
動詞 (verb的縮寫)總結和布置作業
妳得到了什麽?課後多讀課文,指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節課
首先,回顧壹下引言
1,字卡:查內存。
2.課文中寫了哪些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
二、細讀課文,在閱讀中感悟。
1.自由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的這個動物怎麽了?
2.在文中展示兩張圖片:請選擇其中壹張圖片,告訴我這張圖片說的是什麽。(通信)
3.顯示圖1:文字是怎麽寫的?請隨意閱讀。
4.小組討論:讀完課文妳知道了什麽?
5.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習3個自然段落。
6.摘要
老師:妳認為大象和棕熊做得對嗎?為什麽?如果我們再這樣做,自然會變成什麽樣?那麽,如果妳是壹頭大象或壹頭棕熊,妳會怎麽做?
7.學習段落10,11。
(1)過渡:學生說的完全正確。大象和棕熊也知道自己錯了。他們也知道如何保護和熱愛自然。看…(展示動畫課件)。
(2)引導閱讀課文第10、11段。
(3)看完動畫,讀完課文,妳想對大象和棕熊說什麽?
第三,深化實踐,積累詞匯
課後展示第二個問題:
示例:挖掘(坑)
種植()培育()和傾倒()
第四,閱讀全文,整體感受
1,自由閱讀文本,感受文本。
2.分組讀課文。
3,分角色表演。
五、教師提問和總結
不及物動詞分配
1,看單詞筐裏的單詞,然後抄自己喜歡的。
2.帶著感情讀課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教學設計範文
第壹節課的教學目標:
1,學習12生詞,能識別:陡,陡,臂。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生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學習新單詞,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課文,我們可以初步了解黃山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記住字形,鼓勵學生提問。
教學工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學過程:
首先,觀看黃山的風景,介紹新的課程:
教師扮演導遊的角色,播放黃山的風景片,讓學生觀看並解釋:黃山是中國安徽省的壹個著名景點,這裏的風景美麗而神奇,最著名的有:奇松、怪石、雲海和溫泉。同學們,請認真看,壹會兒說說妳們看到的。。
讓學生談論他們所看到的。
老師透露話題:今天我們來看看黃山的壹大景觀——奇石。老師於是在黑板上寫下了題目——黃山奇石。
第二,第壹遍讀課文,認識生詞和自己能認識的單詞。
(1)老師:為了讓學生玩得愉快而有意義,我們首先要做好準備。請拿著介紹的內容先自己讀壹遍,註意生詞的發音。不認識的請畫漢字。
1.學生可以在漢語拼音的幫助下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自己不了解的不熟悉的單詞和短語。
2.同桌的同學都想互相幫助,解決識字的問題。如果還有不認識的生詞,就標記出來。
3.老師去收集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把這些生字卡貼在黑板上。
4.讓學生按名字讀帶拼音的生詞,解決發音問題。
(2)記憶字形,理解詞義。
1.分組討論妳是如何記憶字形的。妳通常如何使用這些詞?
2.小組報告學習過程。每組說壹個單詞。如果妳說的不好,其他組會補充。
報告形式
(1)發音。
(2)分析本課生詞組成的字形和詞。
(3)擴展詞匯。
3.理解詞義:(學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和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聯系課文內容說話。)
出名:出名。“名揚海內外”是指在中國和國外都很有名。
特別是:進壹步表達。
魔術:非常精彩。
陡峭:山的坡度很陡,好像直上直下。
指水、雲等上下滾動。
(3)引導寫作:
1.學生按筆畫順序描述書中的每個單詞。
2.仔細觀察關鍵筆畫的位置,盡量每個字獨立寫壹個,寫完後和模型字對比,看哪個寫得不好再修改。
3.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說出哪個單詞不好寫。
4.老師指導寫作。
(1)用網格顯示單詞“roll”。
(2)觀察這個詞有什麽特點?(左右結構的單詞,左窄右寬)
(3)觀察關鍵筆畫的位置:“滾”字:水三分旁的“提”字不要寫得太平和,收筆在水平中心線上。右半部分的“點橫”和“男”兩個字要寫在水平中心線上。下面的泳姿是:撇、豎提、撇、壓,“壓”的最後壹個泳姿要和左邊的提壹樣高。
(4)教師示範寫作,學生觀察。
(5)學生獨立寫單詞,每個單詞寫壹遍。
(6)同桌同學互相檢查,互相指正。
(7)顯示評論。
5.其他生詞因為筆畫少,也不難。學生獨立書寫每個新單詞。有問題請舉手,老師會個別幫助。
6.顯示評論並查看是誰寫的。三、初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聽錄音,讀課文。註意生詞的正確發音。看完之後,在文中標出幾個自然的段落。(第6段)
(2)自己讀課文,提出問題。
(3)教師繼續收集問題。
第四,復習鞏固:
1.看單詞,找出新單詞卡片並完成它們:
美麗(奇跡)
奇怪的形狀(形狀)
任賢路
2.單詞閱讀比賽:每組選壹個代表,看電腦隨機顯示單詞,看誰讀得準。
動詞 (verb的縮寫)任務:
1.在生詞本上寫生詞,每個單詞寫三遍。老師巡視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和書寫方法。
2、抄字:彈琴的神奇景點名字是滾著著名的巨石。
第二節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通過閱讀課文,妳可以體驗黃山奇石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3.通過觀察圖片,可以進壹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引導學生欣賞好的單詞和句子,培養學生主動積累單詞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閱讀課文,妳可以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工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場景,大聲朗讀。
老師:這節課,我邀請同學做小導遊,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給大家介紹黃山。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仔細觀察,看看誰是小導遊。我們來練習壹下如何大致介紹景點。
1,老師讓學生做小導遊觀察課文中的第壹幅插圖,用自己的話介紹給大家。
2.然後讓學生讀課文的第壹段,這樣才有語氣。談談讀後感。
3.大聲朗讀並展示。
4.要求學生組織自己的語言介紹,通過名稱和評論進行介紹。
第二,抓住重點進行介紹和深入理解。
學生知道介紹要從整體入手。黃山風景區有數不清的奇石。接下來我們練習抓幾個有代表性的景點來介紹壹下。
1.自己讀課文,找到描寫黃山奇石的段落,思考詳細介紹了哪些奇石,邊讀邊在書上畫壹張圖。
2.看完妳知道了什麽?談談妳的感受。老師根據學生所說的及時在黑板上書寫。(《仙桃石》《猴子看海》《神仙引路》《金雞叫天》)
3.小組討論:為什麽這些奇怪的石頭會有這樣的名字?(對比文中插圖,了解更多黃山石的“奇”。)
4.在插圖的幫助下練習介紹其中壹種奇怪的石頭。(老師及時指導)
第三,引導朗讀,進入狀態。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黃山的奇石是什麽樣子了,在介紹的時候要註意處理好自己的語言,做到生動形象,用妳們的語言來吸引遊客。
1,黃山石生動有趣。妳能帶著聲調讀出來嗎?妳自己試試。
2.老師也要讀書嗎?教師示範閱讀。
3.學生練習閱讀。
4.分組閱讀。
第四,激發想象力,練習講解。
文末簡要介紹了其他奇石,說明了黃山奇石的數量和奇形怪狀,突出了奇石的趣味性。同學們,請想象壹下“狗看月亮”、“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樣的奇石。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介紹圖片。
老師:黃山風景區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奇石。能不能結合圖片,仔細觀察大膽想象,根據外觀命名介紹給大家?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五、選拔小導遊介紹和選拔導遊。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介紹壹個奇石景點。
每組選出代表參加比賽。
1,現場講解。
2.組織大家評論。
3.頒發小導遊資格證。
教師總結:
通過您生動形象的介紹,我們知道了馳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著有趣的奇石怪石。黃山是天造地設的寵兒。任何地方,無論是松石,還是雲海,還是溫泉,都很美,無處不在。置身其中,讓人仿佛來到了天堂和人間。同學們,我希望妳們能參觀並感受黃山的美麗和神奇!
六、作業:
動情地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把課文中描寫的漂亮的單詞和短語摘抄出來,背下來抄在摘抄本上。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學設計範文3
淺析教材《從井裏看天空》是初二上冊第四單元的壹篇課文,是壹個有趣的寓言故事,用壹個簡單的故事說明了壹個深刻的道理。這篇文章主要通過鳥和青蛙之間的三段對話來討論天空有多大。告訴我們要用開闊的視野去思考和認識事物,不要被自己的經驗所局限,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事物,反映問題。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七個新單詞,並認識它們。
2.能正確流利地閱讀課文。
3、通過學習,理解故事內容並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認識新單詞。
2.動情地讀對話。
3.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
準備教學用的ppt課件,朗讀,記錄,圖解。
教學時間為壹個課時。
教學過程
壹,引入論點,激發興趣
1.展示文字插圖,引入論點:天空有多大?
2.設置問題並引入主題:
有人說,天空只有井口那麽大。妳相信嗎?只聽下面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是通過交流討論,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第二,聽課文,理解大意
1,聽課文,朗讀錄音,講解聽課文的要求。
2、對故事內容的初步感知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故事內容,理解故事主旨。
第三,第壹遍讀課文,自學生詞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提出閱讀課文的要求。
2.找出課文中不熟悉的單詞。
3.ppt展示生詞,讓學生分組閱讀,註意看清字形,正確讀出讀音。
4.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並在課堂上交流。
該設計旨在活動中閱讀,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獨立合作的精神和素養。
第三,再讀課文,掌握技巧
1,學生自由閱讀,讀得好,讀得好。
2.再次播放錄音,引導學生配合音樂大聲朗讀。
設計意圖是在展示和交流中閱讀,體驗閱讀文字的技巧。
讀課文,感受情感。
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選擇閱讀好的學生在班裏展示。
2.討論交流,談談對蛙和鳥的不同看法,為情感做鋪墊。
3.個別談話,聽學生的閱讀和閱讀後的感受。
4.指導新詞“沿、信、際”的寫作,實現詞的積累:“無量,因為…………”
設計旨在通過交流討論,突出啟蒙以來的自學,將讀書與識字相結合,進壹步突出識字的重點,體現以學帶教、讀書識字相結合的思想。
五、朗讀的作用,體驗情感
1.分角色讀課文,讀不同的聲調。
2.聽學生朗讀,引導學生體會“自信、傲慢、真誠、忠告”兩種不同的聲調。
3.師生合作評價閱讀效果。
設計意圖師生合作,在活動中大聲朗讀,激發學生興趣,培養情感閱讀,體驗不同情感所表達的基調。
第六,繼續編故事,拓展完善
1.想象壹下和學生的延續對話:青蛙跳出井口後會對小鳥說什麽?
2.指導學生挖掘這個故事的寓意:做壹只見多識廣的小鳥,而不是壹只小心眼的青蛙;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
3.總結:老師希望學生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用眼睛去看壹看,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然後妳會成為壹個見多識廣的人,但是不要像青蛙壹樣無所事事的看天!
設計意圖是延續對話,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寓意,並從寓言中獲得壹些啟發。
七。分配
1,每個生詞寫五遍。
2.回家後,把這個故事告訴妳的父母。
板書設計
從井底看天空——視野非常狹窄
它從哪裏來的?天空有多大?
鳥兒,天空無邊無際。
青蛙,井底,井口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