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菊花的詩傲霜

關於菊花的詩傲霜

1.菊花已雕零,但仍有傲霜的枝幹(寫下對應的詩句)“菊花已雕零,但有傲霜的枝幹”,對應的詩句是:“荷花無雨遮,菊花中仍有傲霜的枝幹”。摘自宋代詩人蘇軾的古詩《致劉京聞》的第壹、二句,全文如下:

荷花枯萎了,捧著雨水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菊花的花枝還在傲立著抗寒霜。

好年景壹定要記住,是橙橙的。

評論

荷葉毀了,像傘壹樣的葉子和根也不再像夏天那樣纖細;菊花已經枯萎了,但傲霜挺拔的菊花枝條在寒風中依然充滿生機。不要以為壹年的好風光會壹掃而空。妳壹定要記住,最美的風景是深秋初冬橘子黃綠的時候。

辨別和欣賞

《贈劉京聞》是蘇軾在宋哲宗元佑任杭州知府五年(1090)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到劉時,劉已經五十八歲了。在蘇軾盡力保護朝廷之後,劉彩得到了小小的提升。我不希望文婧僅僅兩年後就死去。蘇軾覺得劉壹生坎坷,所以要依景寫這首詩。

這是壹首以物托誌的詩,詩以秋景為依托。第壹句話是幹蓮。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高貴品質的象征。然而到了秋末,荷塘裏只剩下殘莖甚至枯葉,真是壹片淒涼的寂靜。昨天李靖寫了《山華子》,第壹句就說:“香香賣綠葉。”王國維說“大有‘隨香隨穢’之感,‘美在雕零’。”蘇軾這首詩的第壹句就差壹點。老公待幹還能聽雨,近了連枯葉都沒有,沒落的極其尷尬。但作者感嘆,這是唯壹的壹句話,第二句話就把手勢拆分了,變成了“菊花裏還有傲霜枝”。《枯菊》和《枯蓮》雖然都是衰落的場景,但用“傲霜枝”二字寫出了秋菊的孤傲之態和貞潔之明,似乎與第壹句相反,大有相知呼應之勢;事實集中在“驕傲”二字上。

2.“中國菊花在傲霜枝”是什麽詩?傲霜分會的中國菊花實際上是對我們祖國歷經磨難後自強不息精神的隱喻,例如去年的汶川地震和南方的雪災。我也很驕傲!宋詩,尤其是宋詞,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光輝篇章。宋詞產生並繁榮於開封。是我們發揚光大的文化寶庫,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北宋名人詠菊名作數不勝數,如蘇東坡、李清照、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晏殊、朱...名家和他們的詠菊詩是遊客百看不厭的迷人風景,歷史名人是永恒的風景,詠菊詩是永恒的風景。它們是菊花的濃縮和延伸,在對應中熠熠生輝。比如蘇東坡錯改菊花吟詩的故事。而且可以表現黃州菊花掉瓣,汴京菊花不掉瓣的場景。故事大意是:蘇東坡看到王安石寫的兩句菊花詩:昨夜西風過花園,吹黃花遍地金。蘇不以為然,繼續說了兩句:秋英不比春花好,她說她會小心翼翼地跟著詩人唱。後來,當蘇壓低聲音來到黃州時,她看到那裏的菊花正在掉花瓣,果然,它們都被黃金覆蓋著。我知道我錯了,很後悔。

詠菊詩雖非始於陶淵明,對菊花的喜愛更是因為宋代《愛蓮說》的推薦而出名,甚至有人把陶捧為菊花女神。菊花呈現黃色。《禮記·月令》:“秋、季之月有黃花。”“黃花”成了詩人筆下菊花的代名詞。“我突然看到黃花吐,我知道我回來了。”初唐時,王績看到菊花盛開,意識到重陽節要到了。杜甫在戰爭中度過重陽節,“舊日采黃花,新日梳白發”;“苦於白發,羞於見新黃花無數。”——從時間序列的流逝中意識到自己的衰老。李白卻用“九天龍山飲酒,黃花笑追大臣”;“黃花不接手,遠遠聽得鼓聲”,可見他獨特的豪情。白駒可以被視為壹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劉禹錫和白居易最先贊美白菊。令狐楚家中有白菊花,劉曾反復吟誦:“每菊皆黃”,“梁園獨如霜。”花的潔白如“神仙穿雪,素女不紅妝”;花的嬌嫩讓“桂花叢羞,梅花香羨。”白居易回憶起杭州、洛陽、蘇州“三菊同色黃”的經歷,以及晚年看到“滿園菊花金黃,有孤叢花似霜”時,不禁熱血沸騰,感慨萬千。中唐的時候,白菊還是那麽稀少。晚唐李商隱的作品是《霜天白菊》。相應的,詠白菊花的詩也多了起來。司空圖偏愛杭白菊,著有杭白菊雜書四部,杭白菊組三部。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盡,菊花滿枝”(杜甫)。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菊花在花中受寵,而是這朵花開了之後就沒有花了。”齊和尚曾贊其“無艷無妖無香”,並宣稱自己“對重陽不多種”,但“真愛黃”。東坡的“菊中仍有傲霜枝”不僅贊美了菊花的品格,也隱喻了他自己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