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絕句
唐朝:杜甫
“兩黃鸝鳴翠柳,白鷺連天”
我的窗戶框住了白雪覆蓋的西山景色。我的門經常對向東航行的船只說“再見”
2.絕句
唐朝:杜甫
江山沐浴在春光裏,多麽美麗,花香送花香。
燕子忙著在濕泥裏築巢,成雙成對地睡在溫暖的沙灘上。
3.絕句
唐朝:杜甫
河裏的水波,水鳥白色的羽毛,山上的綠色,紅色的花朵形成對比,妳想燃燒。
這個春天就要過去了,我回家的日子是幾月幾號?
4.絕句
唐朝:杜甫
堂西有長筍不開門,北有辣椒回村。
舒眉答應和朱老壹起吃飯,高松打算談談阮生。
5.絕句
唐朝:杜甫
我要做魚梁浮雲,四月冷雨驚。
清溪先有龍洞,竹石山不敢安。
6.絕句
唐朝:杜甫
藥條潤綠,色太褐入草亭。
苗滿空山羞,根不敢形。
7.絕句
唐朝:杜甫
河岸旁的竹林裏住著兩三戶人家,撩人的紅花映襯著白花。
我有壹個地方來償還春天的快樂,旅館瓊可以慢慢來。
絕句,又叫截斷句、斷句、絕句,短小精悍。它是中國唐代流行的壹種詩歌體裁,屬於現代詩歌的壹種形式。絕句壹詞最早出現在南朝齊梁時期。陳徐陵《玉臺賦》有四首五言四句詩。不知道作者名字,題目是《古絕句》。此時絕句指的是五言四句兩韻的小詩,不要求平衡和諧。爵意為“斷絕”,古人用四句絕句的四首詩來完成壹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兩類:絕句和古體。節奏只是在律詩興起之後,需要練級。古代早在格律詩出現之前就存在了。
形成時期:魏晉南北朝。
分類:按格律折疊:按詩歌的格律,絕句分為絕句和古體絕句。絕句是格律詩興起之後才出現的,而古代絕句早在格律詩出現之前就存在了。南朝陳朝主編徐陵,有“古絕句”之稱。不過這種絕句雖然押韻,但是相對自由,或者可以說是部分詩人不願意被格律束縛。法律普及後,古代絕句仍在使用和發展。古代五言絕句很多,七言絕句很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見。按字數折疊:按每句話的字數,絕句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其中五七言絕句居多,六言絕句很少。
參考數據
古詩詞網:http://so.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