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先秦詩歌與禮樂制度的關系

先秦詩歌與禮樂制度的關系

說到曾侯乙墓,最著名的文物恐怕應該是曾侯乙編鐘了。編鐘很可能最早是由鈸(諧音)發展而來,鈸也叫持鈴,其形狀與倒編鐘(雍鐘)十分相似。商代晚期有分組銅鈸,如富豪墓出土的5個分組銅鈸。到了西周,編鐘出現,並在周朝盛行。按形制可分為鐘、鐘、鈕鐘七種,曾侯乙墓編鐘均有反映。

鐘由舞部、鈸部、璽部、鼓部、棋子和銑部組成。在鐘頂部的舞蹈部分,有壹根柱子,這是鐘的特點。西周永中五音缺商,據說是表現了西周對殷商的否定。與雍鐘不同的是,鈕鐘的舞蹈部分上端是壹個長方形的鈕,上面有幾個環,其瓦形結構可以達到“壹鐘兩音”的效果。鈴直接插在銅木結構的橫梁上,而肘節鈴掛在橫梁上。鐘上也有環鈕,但與其他編鐘不同的是表面繪有許多線條,口沿是平的,可以單獨掛在鐘懸上,所以又叫“特鐘”。

壹般來說,編鐘遵循這樣的規律:編鐘越小,音調越高,音量越小;鐘聲越大,音調越低,音量越大。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有三層,最上層是三套鈕鈴,有***19件,中下層是雍鈴,下層是楚王賜齊,有***45件。三層編鐘按照鐘的大小和音高的順序排列,呈L型懸掛放置。

盜墓的時候,墓都是泡過水的,抽了很久。隨著水位的下降,墓室逐漸被揭開,L型鐘青銅木架終於在兩千多年後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除少數編鐘外,大部分仍掛在青銅木架上,65只編鐘世界罕見。

考古學家在壹萬多件文物中發現了大量刻有“曾侯乙”名字的青銅器。按照慣例,墓主可以確定為曾侯乙,但史籍中幾乎沒有關於曾侯乙的記載,因此無法確切知道其生活年代。然而,曾侯乙的壹個編鐘幫助考古學家確定了曾侯乙的生活年齡,這是給楚王的禮物。

楚王贈送的骨灰盒上的銘文寫著:“我(唯壹)王拜五十六次,從西(陽)歸來,楚王(熊)張劄(造)、(獻)於西,永享。”楚王五十六年,楚惠王特鑄此鐘為祭器,從昔陽送到曾國,希望保存,永世使用。根據銘文“國王56也被犧牲”,確定這壹年是公元前433年,曾侯乙應該死於這壹年,或更早。

先秦時期,壹國諸侯投宗彜於另壹國極為罕見。在曾侯乙墓中至今只發現了這件王楚的禮物,可見楚與兩國的密切關系。或許,把這個鐘背後與楚國的關系往前推兩代,就能更好地理解楚王為什麽要在臨死的時候把鐘送給曾侯乙。

楚惠王的祖父平王聽信了費無極的讒言,殺死了楚國忠臣吳奢和長子吳尚,次子吳煦逃到了吳國。伍子胥發誓要報仇,向郭公子光推薦了顓頊。後來,顓頊為了和呂,用魚腸劍成功刺殺了,又幫助公子光當上了吳國的國君。後來,伍子胥推薦孫武為吳國軍事家,幫助吳國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力量。

伍子胥幫助吳國強大後,舉兵攻打楚國,接連五戰占領楚國都城,幾乎滅掉楚國。此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十年,但伍子胥還是饒了他。他把平王的屍體挖了出來,鞭屍三百下,為父兄報仇。平王的兒子逃到鄉下,後拒絕把楚昭王交給吳國。這時,楚國的大臣沈去秦國求援,得到了秦國出兵的支持,於是吳退兵了。

從此,楚漢兩國的關系不再尋常。趙浩棋死後,張子繼承了楚惠王的王位。惠王為了表示對收留王召的感激之情,得知曾侯乙去世,便送來壹口鐘表示感謝,並將繼續與該國世代友好。

但掛在鐘架上的楚王獻的土墩只是禮器,不是演奏的樂器。曾侯乙的編鐘讓世人驚嘆的遠不止這些,比如消失了兩千年的“壹鐘兩音”的重現。所謂“壹鐘兩音”,就是壹個編鐘可以敲兩種不同的音。鑄造這樣的編鐘需要非常高水平的青銅鑄造,並且在經濟上是合算的。本來壹個編鐘只能敲出壹個聲音,能敲出兩個聲音的編鐘就意味著可以減少對稀缺青銅資源的消耗。

但隨著青銅時代的衰落,“壹鐘兩音”的鑄造技術逐漸消失,僅存於古籍記載中。在宋徽宗時期,惠宗意識到民族音樂的混亂,下令鑄造大鐘作為調音的工具,但這些鐘並沒有“壹鐘兩音”的效果。清朝乾隆皇帝也用黃金鑄造了十六個圓編鐘作為調音樂器。

兩千多年來,沒有人知道如何實現“壹鐘兩音”,直到曾侯乙墓編鐘的出現,人們才重新認識了“壹鐘兩音”。早在宋代,沈括在《孟茜筆談》中論述編鐘作為樂器的原因時就寫道:圓蓋鐘聲長,扁蓋鐘聲短。短音是結,長音是歌,結的短音都是亂的,不是旋律。所以作為樂器,鐘是平的,圓的鐘卻不能演奏。幾乎所有西方的鐘都是圓的,所以不能打。

曾侯乙墓編鐘的瓦形結構是其實現“壹鐘兩音”的重要原因。敲主鼓和敲邊鼓會產生不同的震動,而這種震動經過了精確的處理,使得產生的兩種聲音不會相互影響。參與曾侯乙編鐘研究的王翔,在曾侯乙出土之前,剛剛發表了壹篇關於實現“壹鐘兩音”的理論研究。很多人對他的研究成果持懷疑態度,但曾侯乙的編鐘恰好給了他最強有力的支持。

編鐘是青銅樂器中比較重的樂器,真的很重。比如曾侯乙的編鐘,重2500多斤,用2000多斤的銅木架支撐。如前所述,曾侯乙墓中除編鐘外,還有琴、瑟、編鐘、帛、竹等多種樂器。

《禮記》“樂”是什麽?樂記曰:“樂者,聲之本源也,生而有之,是以人之心物之感也。”儒家把音樂分為聲、音、樂三個不同的層次。所謂“聲”,就是沒有節奏和旋律的聲音;聲音是有節奏有旋律的,是從人的心裏生出來的。“感物動,所以聲形。”;“比音好玩,曬羽毛也好玩。”音樂因聲音而生,但還是來源於人們對事物的感受。

但聲音和音樂看似壹樣,實際上只有“德音”才能稱之為音樂,也就是說聲音是音樂的充要條件。禮記?音樂筆記:“樂者,形似而異於聲”,“樂者,生於人心”;樂,倫理也。是故人知聲而不知,禽獸也;那些互相認識卻不懂得快樂的人,就是老百姓。只有紳士才能知道幸福。“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聲音才能稱為音樂。

道之聲是什麽?當聲音被賦予了節奏和旋律,就能成為聲音(音寫出來,就是聲音的意思)。聲若與德相結合,便可成為音樂,稱為“德之聲”。魏文侯問夏紫,“我壹邊聽古樂壹邊聽,但我害怕躺下。聽鄭的聲音,妳不累,為什麽不呢?”回答說,雖然鄭的聲音很受歡迎,但五音都是混亂的。這是亂世的聲音,與音樂相去甚遠。古樂常為君子所贊,因其“以文為始,以力止亂,以相治亂,以雅詢”,而“尹正喜耽其誌,宋溺其誌,嗜煩其誌,奧比知樵”,皆有損德,故祭祀時不奏。

從《詩經》開始,周朝就設立了官署,收集全國各地的詩歌,由收集各地詩歌的官員記錄反映民風和政治道德的詩歌。早期詩歌是用來歌唱的這壹常識,恐怕不用解釋了。從壹開始,音樂就與政治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系。

所以,通過欣賞壹個地方的音樂,可以知道這個地方的政治是什麽(政治和政治不是同義的),原因有二:第壹,作為各民族主人的王公們喜歡聽什麽樣的音樂,也會直接影響民風。君主提倡的流行音樂必然會長期影響人民的口味,所以人民的氣質也是長期受音樂影響的。第二,快樂生於人心,感受於物。“治天下之聲樂,其政也。亂世之聲怒訴,其政不錯。亡國之聲哀,其民困。”國家在哪裏,哪裏就有歡樂,所以觀音懂政治。

在先秦時代,禮與樂的關系大致是這樣的:“禮為主,樂為輔;以禮為體,樂在其中。”“禮”通常是同時出現的。如上所述:“樂師為天地之和;禮,天地之序。“禮的性質“天地秩序”決定了它比音樂更具有強制性,表現在禮制上;而音樂則相對溫和,沒有強制性。快樂發自內心,發自內心,而禮是壹種強加於人的外在規則和制度。

“音樂家是壹樣的,但經營者是不同的”。禮制規定事物之間有等級差別,而音樂體現的是事物之間的和諧。致力於音樂的人可以調整心態,終極是和諧,是內在的;致力於禮來規範行為,最終是服從,這是外在的。因此,致力於禮樂的推廣,不僅可以提高個人修養,還可以實現國家的有效治理。

作為南瀕江漢的嵇諸侯國,曾雖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南方蠻族文化的影響,但壹直受到人們的尊重。曾侯乙墓也處處體現著周文化的影子,比如對龍的崇拜,甚至曾侯乙的名字“乙”也因其形似龍而得名。

在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對曾侯乙墓的了解僅限於大量青銅器文物的發掘,這是近幾十年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壹,與馬王堆漢墓齊名。但是,當我第壹次親眼看到曾侯乙的編鐘時,我才知道,那些青銅編鐘不僅僅是物件,更是壹種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直到今天也沒有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