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嶽陽樓

嶽陽樓

《嶽陽樓記》作者範仲淹,生於公元989年,卒於公元1052年。字文茜是吳縣人,吳縣就是今天的蘇州。他出身貧寒,兩歲時父親去世。我年輕的時候,呆在壹個寺廟裏學習。我經常吃不飽。我還是堅持沒日沒夜的努力學習,五年來從不脫衣服睡覺。之後,中國學者多次上書皇帝,提出許多革除弊端的建議,屢遭保守勢力貶謫。後來負責西北邊防,在抵禦西夏入侵中立下汗馬功勞。壹度被調回朝廷,擔任唐朝副使,參政議政。然而,在保守勢力的攻擊和排擠下,他被迫離開宋仁宗朝廷長達五年之久。寫《嶽陽樓記》的時候,我正在鄧州當知府。

嶽陽樓之所以出名,首先是因為其崇高的思想境界。與他同時代的另壹位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對世界感興趣,他經常對自己背誦:“壹個讀書人,先憂天下,後樂天下。”可見《嶽陽樓記》結尾提到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範仲淹的人生行為準則。孟子曰:“富則善天下,貧則善天下。”這已經成為封建時代很多文人的信條。範仲淹寫這篇文章時,被貶為官員,“遠離江湖”。他本可以采取獨立的態度,過上清閑快樂的生活。但他拒絕這樣做,依然以天下為己任,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話語鼓勵自己和朋友,難能可貴。

壹個人先憂不容易,但壹定要有膽識,有見識,有抱負。對於壹個先憂後喜的人來說,做出成績後還能自得其樂就更難能可貴了。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吃苦第壹、享樂第二的品質,在今天無疑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就藝術而言,《嶽陽樓記》也是壹篇奇葩。這裏有幾點可以談壹談:

壹、嶽陽樓大觀已被前人窮盡。重復那些老話有什麽意義?遇到這種情況有兩種方法。壹個辦法是寫定罪,別人說好,我不寫。另壹種方式是避免熟悉,另辟蹊徑。別人說爛的我就不說了。我會從新的角度找新的話題,說自己的壹套。範仲淹采用了後壹種方法。文章的題目是《嶽陽樓的故事》,卻巧妙地避開寫樓,而是寫洞庭湖,寫那些登上樓的搬遷詩人看到洞庭湖別樣的風景時的別樣感受,以此來襯托最後壹段所謂的“古人之心。”範仲淹的智謀不能不讓人佩服。

二、筆記、寫景、抒情、議論融於壹篇,筆記簡練,寫景鋪張,抒情真實,議論精辟。論述部分字數不多,但卻具有統領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說這是壹篇獨具特色的議論文。嶽陽樓中的討論技巧確實值得借鑒。

第三,這篇文章的語言也很有特色。雖是散文,但穿插了許多四字對句,如“日月星辰隱,山色隱。”“沙鷗季翔,錦裏遊泳。”“長煙已盡,明月千裏;浮光掠影,靜影重重。”這些並列句給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對用詞的磨練也很深,比如兩句話中的“銜”字和“燕”字,恰恰展現了洞庭湖的浩渺氣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言簡意賅的八個字,如座右銘般有啟發性。“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短短兩句話就融進了豐富的含義,字字有生命力。

滕在請範仲淹寫《嶽陽樓記》的信中說:“觀山水者,觀樓臺不顯,記者者,觀樓臺不長。”的確,嶽陽樓因為這篇精彩的小品,成為了人們向往的景點。嶽陽樓的故事,和洞庭的山水壹樣,永遠給人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