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
上個月中旬去香港接受中文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受到了大學師生的熱情接待。回到上海後,我花了十多天時間給香港的壹個朋友寫了這樣壹封信:
.....20多年沒看過《香港之夜》,這次待了18天,還是為了回報我們的友情。.....我多麽希望自己能年輕二十歲,這樣我就可以多寫點東西,把心裏積累的感情表達出來。
.....我常說,友誼是照亮我人生的光。寫了50多年,回到香港,依然燈火通明。我交了這麽多朋友!他們的友誼溫暖了我的心。我忍不住想起他們。我不能時不時地去思考如何償還友誼的債務。就算不清楚,能還多少還多少。我人生的最高目標就在於“付出”二字。我必須用行動來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我今年八十了。那天在聚會上,妳為此和我碰了杯。其實活到八十歲是壹件悲哀的事情。我總是痛苦地認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應該做這麽多事情,但是我的時間太少了!我還想寫那麽多文章,但是壹天只能寫壹兩百字。有時候拿起筆抖抖手,壹個字都寫不好。我趕時間。然而,我並不悲觀。如果我寫不好,會有人寫得好,寫得更好。年輕人已經趕上了。現在和未來屬於他們。他們應該是活躍的。當然,我手裏的筆還是屬於我的,我有權利也有責任寫到生命的最後壹口氣。
我去上海的那天,在機場見到妳的時候,我什麽也沒說。有些感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只能說,”...我永遠不會忘記妳。”……
二
上面的信是寫給壹個人的,但字是寫給很多人的,因為這些是我心裏的話。我本應該給每壹個朋友寫信表達我的感激之情,但是我沒有足夠的精力。我甚至不保證每天工作三四個小時的健康。我只能從疾病和幹擾中恢復壹分鐘。我面前有許多困難必須克服,但它們嚇不倒我。耳朵裏還是有各種唧唧喳喳的聲音,但是沒有噪音會讓我不省人事。我從香港回來已經十八天了。坐在二樓陽光下我的書桌前,我只聽到蟬的聲音。也就是說我耳鳴挺厲害的,但是頭腦很清醒。我拿著壹支筆,回憶著過去的十八天。我太激動了,我甚至沒有想到,這次離開香港,我會像幾十年前壹樣,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
我懷念中國大學風景如畫的校園,在那裏我和大學師生參加了幾次座談會。我永遠忘不了壹個朋友提出的壹個問題:“妳過著舒適的生活,稿費很高。妳對妳的讀者有什麽看法?”可能是我記錯了,記錯了。原問題可能不是這樣的。我女兒小林那天也在,她說她不是那個意思,我當時也沒有那樣回答問題。但具體怎麽回答,那天晚上會後我也說不清楚。我只記得上面寫的那句話,壹直折磨著我。晚上因為翻身困難睡不好,所以經常想這個問題怎麽回答。成了我自己的問題。我沒有得到很高的報酬,所以我不需要解釋。但我在稿費的基礎上過著相對舒適的生活也是事實。我常說,讀者支持作家,總覺得欠了讀者壹筆債。這筆債怎麽還?我在香港的晚上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我把這個問題帶回了上海。在上海能找到答案嗎?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帶回了壹個負擔,不,不是負擔,而是鞭子。就像20世紀30年代壹樣,我感到有人在背後鞭打我。壹個聲音壓倒了我的耳鳴:“妳寫作不是為了職位,不是為了榮譽...讀者需要的是妳的藝術良心。”回顧過去的八十年,我不禁出了壹身冷汗。我想問自己:這麽長時間裏,妳做過什麽值得驕傲的事?
三
我責備我自己。我覺得鞭子在抽打我的背。活到八十歲,我深感苦惱。不是我氣餒,正是因為我還有力量和勇氣。
參加典禮那天,我從禮堂回到大學酒店,收到壹封香港大學學生的來信,是中文大學的壹個同學轉發的。
署名“秦”的年輕讀者用英文抄寫了壹篇散文《妳永遠那麽年輕》。我很慚愧我讀書不多,很無知。我看不出這篇文章是誰的作品。裏面有兩三段我覺得很有意思,就記在心裏,經常看:
沒有人會因為多活幾年而變老:壹個人變老只是因為他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歲月使皮膚起皺,但失去熱情會使靈魂起皺。
妳和妳的信念壹樣年輕,和妳的懷疑壹樣古老;像妳的信心壹樣年輕,像妳的恐懼壹樣古老;像妳的希望壹樣年輕,像妳的絕望壹樣古老。
在妳的思想中心有壹個電臺。只要它從大地和人們那裏接收到美好、希望、歡樂、勇氣、莊嚴和力量的信息,妳就會永遠年輕。
我的翻譯不符合標準,只是我膚淺的理解。秦女士覺得這篇文章“最適合”形容我,這是對她的褒獎。我自己也覺得有壹種叫做“衰老”的毒蟲在不斷侵蝕著我的心靈,而且會持續到今天,持續到最後。飛逝的時光不會回來,青春的活力也不會長久。三四年前我就說過不會“返老還童”。但我不想躺著閉眼等死。我壹直在掙紮。我從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和力量。人們習慣把作家看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的靈魂就是由文學作品塑造的。當然,我不是受壹個人的影響。看過很多人寫的很多書,八十年代還在追求,還在繼續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比如上面提到的關於青年和老年的文章,讓我想起了很多東西。我經常想起壹些事情,有些早就忘記了,現在又想起來了。我開始用“文章”裏的話來衡量自己:我是不是徹底拋棄了自己的理想?我的靈魂有皺紋嗎?我必須承認:皺紋太多了!80後,又要從頭開始了。
我感謝這位年輕的香港讀者,不僅感謝她的鼓勵,也感謝她向我推薦的這篇文章。現在我知道如何傾聽來自地球和人類的希望的信息。我在香港的時間太短了,沒有遇到足夠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但是和那些年輕人簡短的交談,我覺得我聽到了希望、歡樂和勇氣的信息。這些都是我需要的營養。而我接觸到了壹顆真誠溫暖的心。
短短的十八天沒有白過。我忘不了我年輕的“老師”(我應該叫他們老師)。他們給了我勇氣和力量。壹想到他們,我總有壹種他們在用鞭子趕我前進的感覺。說實話,太辛苦了,所以很心疼。但是有這樣的鞭子催著我,我又覺得幸福了。
11月18日至29日
但是我也想用這篇文章。反正其他課應該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