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譚芳,安徽桐城人,生於清代嘉慶、羌光。
琉璃照九龍壁,恍惚間。傳是明朝以前的皇宮,尺度直逼皇帝。殿閣已被劫灰,街東剩此墻。幾面雕花的墻壁都是金銀裝飾,所有的人都被塗上了血和紅色。
註:九龍壁:高8米,長45.5米,位於大同市東街路南。巨大厚實的墻壁上貼著九條琉璃龍。城墻建於明初,是朱元璋13之子朱貴岱宮前的照壁。在過去的600年裏,代王府在戰爭中化為灰燼,但九龍壁被保留下來,仍然矗立在鬧市區。
2.大同華嚴寺
作者:王淑媛
寺拜遼金禪,雲龍飛檐走壁顯其美。我被菩薩新的愛情作品震撼了,仿佛讓來賓們思考了千年。
註:拜:古代表示尊敬的禮節。雙手合十放在胸前,頭低至雙手。後世的意思是跪著磕頭。廖:?中國朝代名:遼朝。禪:佛教指冥想,(禪宗用來開導弟子的暗語、比喻、暗示動作等。)雲:用在句首、句中、句尾,無意義。
擴展數據:
其他關於大同古城的古詩詞:
1,平城下
作者:李賀,唐朝人。
饑寒交迫,夜夜守明月。別有劍無玉花,海風吹斷妳發。堵車持續了好幾天,遠處的漢旗是紅色的。青帳吹短笛,煙濕龍吟。城市的夜晚,依稀望著城門。風幹了,城市嘶嘶瘦馬。請問,防禦工事官員,妳們要經過多少英裏?只擔心被埋沒,不惜壹死。
註:平城:原名大同。另壹把劍:妳離家時攜帶的劍。沒有玉花,以前亮如玉,現在沒有了,就是有銹。海風:指從沙漠吹來的風。白色的天空:長城以外的廣闊天空。漢旗:指漢地漢軍的旗幟。在唐朝,漢語被用來形容唐朝。龍畫:畫有龍的旗幟。最後兩句意思是我寧死也不餓死。
2.雲州的秋天
作者簡介:屈大均,原名紹隆,番禺(今廣東)翁山人。
在白草羚羊外面,空聞呻吟著。遠遠的找蘇武廟,不去李靈臺。風助鷹擊,雲隨馬。江邊楊柳無數,龍壹夜堆積。
註:雲州:唐朝名州,現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羚羊:壹種腹部有黃毛的無角羊,是當時北方的特產。畢麗(畢麗):從西域傳入的樂器,也叫琵琶。蘇武廟:蘇武是漢武帝時期出使匈奴的使者。他被可汗扣留並威脅要投降。他不屈不撓,搬到貝加爾湖牧羊。他堅持了65,438+09年,他從未失過節。大同右玉縣有壹座蘇武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