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用郵票、車票、墳墓、海峽,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變成了有形的東西,表達了作者與親人、與祖國團聚的強烈願望。
贊賞:
1,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成四樣東西,可見作者的悲哀。作者小時候把鄉愁寄托在給家人的信上,於是把鄉愁比作郵票。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兩地分居,很難與家人見面,於是他把鄉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於是他把鄉愁比作船票。後來母親去世,作者和母親再也不能相見,於是作者把鄉愁比作墳墓。現在由於人為原因,兩岸同胞無法團聚。作者把他的鄉愁比作臺灣海峽,表達了他對祖國統壹的強烈願望。
2.結構:這首詩分為四節,前三節為最後壹節做鋪墊。作者按時間順序把鄉愁比作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結構嚴謹,很好地表達了這首詩的中心。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被稱為“思鄉詩人”。他的《鄉愁》這首膾炙人口的詩,飽含著海外遊子的鄉愁和詩人的“中國情結”。
感覺:
第壹,濃厚的文化尋根情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不變的、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鄉愁》從兩個方面集中表現了這種對祖國大陸的文化歸屬感,或稱之為落葉歸根情結。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從內心感受上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民族情懷傳統,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中國的詩歌強調借助意象的暗示和表達感情和思想。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國古典詩歌藝術技巧,從遙遠的時空中提煉出與詩人人生四個階段密切相關的四個可感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巧妙地將鄉愁這壹抽象情感轉化為四個意象。小時候因為國家政策,和媽媽分開了。那時候,我只能用書信形式的壹枚小小的“郵票”來承載我沈重的鄉愁。壹枚小小的“郵票”成為兩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樞紐,正如杜甫在《春望》中寫下“三個月烽火過後,壹封家書抵壹噸黃金”的名句。信件包含了許多中國人民的痛苦和想法。人到中年,作者有了家庭之後,依然無法擺脫這種焦慮。本該幸福溫馨甜蜜的婚姻,卻在海上旅途中變成了疲憊和孤獨。舊“船票”裏充滿了空寂的歲月和相聚的感動,舊“船票”斬斷了無數的鴛鴦夢。最讓詩人難過的是,他那無比渴望回去看望他的老母親,在苦澀的等待和思念中消失了,被壹撮刺眼的黃泥永遠埋葬在苦澀的故土裏。壹座座矮“墳”成了不可逾越的生死長城,另壹座座矮“墳”成了令人神往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描寫鄉愁的基礎上,把這種情感體驗揭示到中國每壹個人的內心,把所有海外遊子、港澳臺同胞的鄉愁展現給壹海峽之隔的祖國同胞,把鄉愁這壹中華民族本性深深植根於人們心靈的殿堂。此時,詩歌的思想感情已經升華到全民族和全世界華人的心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強烈的返本之感。詩人的鄉愁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和想象,塑造了四種生活的藝術形象,呈現給讀者。作者融合了他對母親、妻子和祖國的思念和感情,表達了他渴望家庭團聚和國家統壹的“中國情結”。
其次,正如中國許多河流都是黃河和長江的支流壹樣,雖然余光中生活在壹個孤島上,但作為壹個熱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國文化尤其是《詩經》的影響。鄉愁的形式美也是可圈可點的。它的形式美表現為結構美和音樂美。鄉愁呈現出結構上的多樣與統壹之美。懷舊* * *四個板塊。每段有四條線,各段都相當平衡對稱。但詩人註重長句和短句的變化和調整,使詩的面貌整齊而參差不齊。《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運用《詩經》中的反復疊放手法,營造出壹種來回往復、唱三嘆的旋律。“鄉愁是——”和“這裏”的四次重復...那裏(頭中)”,再加上四段中同壹位置的“小”、“窄”、“短”、“淺”等疊字的使用,使全詩低沈壓抑,如在訴苦。“壹片”、“壹片”、“壹面”、“壹灣”等量詞的使用,既顯示了詩人的語言功力,又加強了全詩的美感。
古典詩歌資源的運用使余光中的詩歌整體呈現出壹種純美的維度,這在文化框架中也是很有意義的。碑文般的句子和語速,純凈優美的語言和工整的風格,這壹切都源於余光中始終不渝的“中國情結”。
第二,深刻的歷史滄桑感
遠離家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者,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回到自己的根上。而臺灣省與大陸長期被人為隔離,使得壹直生活在臺灣省的千千華人有著無盡的鄉愁,客觀上有著壹種特定的歷史滄桑感,是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都無法比擬的。也就是獨特的“中國情結”。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像壹條紅線壹樣貫穿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人生歷程和對祖國的向往。層次的漸變使主題從模糊逐漸清晰,透露出詩人深厚的歷史感。“後來,鄉愁是壹座低矮的墳墓/我在外面/母親在裏面/現在/鄉愁是壹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突然,讀者面前仿佛出現了壹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含淚跪在母親的新墳前,面對著自己的家鄉和祖國,痛苦地跪在沙灘上,用嘶啞的聲音喊著:“母親——”壹種深深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鄉愁就像音樂中壹首輕柔而略帶傷感的“回憶曲”,正如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壹句話:我想蜀但不快樂。
第三,形式美
結構上,變化就是統壹。
在音樂上,它創造了壹種往復、歌唱、嘆息的優美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