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雖然兩性的戀愛心理是相同的,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對愛情的態度和表達方式是有差異的。這是因為他們的民族傳統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他們在文藝作品中的表達也不盡相同。首先,就對待愛情的態度而言,雖然中國說“婚姻是終身大事”,但在封建社會,結婚之後,愛情就走到了盡頭。但是,西方人往往把愛情本身看得高於壹切,即使身處牢籠,也依然想著自己的愛人。下面是理查德·洛夫雷斯(1618—1657)的壹首詩《致獄中的埃爾西亞》(只記錄了前兩段):
當丘比特張開他自由的翅膀
在我沈重的牢門裏翺翔,
把神聖的埃爾莎帶到這裏,
用鐵棒竊竊私語;
當我被她淩亂的頭發纏住的時候,
被她的眼睛扣留,
壹個彌漫在空氣中的神聖物體,
沒有我自由。
……
監獄不能用石頭建造,
鐵柵欄不是籠子;
天真的想法只是生活在其中,
像隱士壹樣住在僻靜的角落。
如果我在愛情中有自由意誌,
頭腦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縛,
只有遊得高的天使,
享受這種自由。
就表達愛情的內容而言,東西方詩歌也有差異。中國寫婚前戀愛的詩很少,寫離愁別恨的詩很多。比如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和趙明誠就是恩愛夫妻。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寫了壹首悼亡詩《武陵春》,表達了她生前對丈夫的深情。讀起來既傷感又感人:風住花盡,夜梳頭累。物是人非萬物,淚先流。據說雙溪泉還是不錯的,也打算做獨木舟。我怕船動不了,我很擔心。
在英語詩歌中,表達對愛情的勇敢追求和強烈的欽佩是常見的。例如,勃朗寧夫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詩(21)就是其中之壹:
請再說壹遍,在妳說完之後,
就說妳愛我。即使妳的話被壹遍又壹遍地重復,
像布谷鳥的歌聲,不停地唱著“布谷鳥”。
妳知道:如果沒有布谷鳥的歌聲,
不會有完整的春天,穿著綠袍,
來到平原和山坡,樹林和山谷。
愛,我在黑暗中聽到壹個憂慮的聲音;
飽受焦慮之苦,
我大喊:“妳再說壹遍:妳愛我!”"
誰會覺得星星太多了,哪怕都在天上跑?
誰覺得花太多了,哪怕都是冠春?
說妳愛我,妳愛我,妳愛我,把銀鐘
敲開!-親愛的,別忘了這個:
也用沈默愛我,用妳的心。(柏菲譯)
伊麗莎白·巴雷特,也就是後來的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在騎馬時傷了腿,成了瘸子。她不能出去,所以她不得不在家學習和寫詩,後來成為了壹名著名的女詩人。當時,勃朗寧的名聲遠不如她。勃朗寧非常欣賞她的詩,於是開始和她通信,討論文學問題。直到兩年後,也就是1845年夏天的壹天,兩人第壹次見面,壹見鐘情,但巴雷特雖然是著名詩人,卻不敢奢望愛情的幸福。勃朗寧向她求婚時,她只是說:“妳才33歲,是個著名的詩人。許多年輕女性會崇拜妳!我今年39歲,殘疾……”。但勃朗寧愛她的詩,愛她的人,真誠地追求她,這讓巴雷特很感動;得益於精神上的安慰和治療,她的腿病恢復得很快,終於站起來了。勃朗寧夫婦的愛情經歷壹直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佳話。《葡萄牙十四行詩》是伊麗莎白·巴雷特的愛情詩集,共有44首,記錄了她對勃朗寧強烈的愛和忠貞的愛情。
另外,西方人非常重視對生活的熱愛和現實的愛情,這樣的詩也很多。這裏僅以公元17世紀英國的羅伯特·赫裏克的壹首詩為例:
趁早采摘玫瑰花蕾;
時間老人總是在飛;
這朵花今天還在微笑,
明天就會枯萎死亡。
初升的太陽,天空中的燈籠,
總是在冉冉崛起,
萬裏的旅行很快就要結束了,
太陽正在西方落下,黃昏即將來臨。
生命中最美好的是年輕,
此時,青春的血液在燃燒;
如果妳浪費時間,將來會越來越糟。
青春的美好已經很難再找到了。
所以,不要害羞,享受妳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