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設計的意圖和思路(基於教育理論);
“我要上小學”是我班最近剛推出的主題。隨著畢業時間的臨近,組織孩子們參觀小學,孩子們自然就轉到了上小學的話題上。為此,我們舉辦了家長會,讓家長帶著孩子去買書包和學習用品,帶到幼兒園,並推出了“我要上小學”的主題。學習活動《小書包》我結合課本上的主題:我和書包交朋友,和書包裏的朋友交朋友。每個孩子的書包都有它的來歷,所以我讓他們獨立交流,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激發了孩子進入小學的欲望。書包的識別和書包的整理是對孩子最有益的體驗。孩子們可以通過觀察了解各種書包的形狀,並以他們特有的方式識別書包。在整理書包的過程中,讓孩子用手操作,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整理方法。馬上就出現了壹些問題,比如“書包裏不準放玩具和零食”等。我覺得很有價值,所以我會給壹些建議,讓孩子充分交流討論,豐富閱歷。在活動中,孩子們進壹步感受到背著小書包的空氣,激發他們上小學的欲望。
活動重點:
觀察和討論書包的形狀和特點,試著正確使用小書包。
活動難度:
有進入小學的願望。
活動準備:
1,每個孩子準備壹個書包;
2.壹些孩子參觀小學的照片;
3.區域活動的滲透。把小學要用的各種文具放在角落裏,讓孩子寫字,整理書包。
教學時間:
壹節課(30分鐘)
活動流程:
激發興趣:
老師:我們已經進入幼兒園畢業倒計時了。有多少天?
老師:還有34天我們就畢業了,成為壹名真正的小學生。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準備什麽?(買新衣服,書包等。)啊!妳們今天都帶了書包。
交流討論:
1,老師:妳的書包怎麽來的?老師總結:吳老師知道妳的書包已經送來了,有些是和爸爸媽媽壹起買的。他們希望妳們以後做好學生,戴紅領巾。
2.互相談論妳書包的形狀和特點。老師:妳的書包是什麽樣的?還是找個好朋友介紹壹下吧!
(1)與同伴交流書包的形狀和特點。
(2)個人介紹
3.老師提問:如果班裏兩個書包是壹樣的,怎麽識別?老師總結:我們每個人的書包都不壹樣,有的可以雙肩背,有的可以背,有的有拉鏈,有的有紐扣,每個書包上的口袋數都不壹樣。
4.老師的問題:妳的小書包裏放了什麽?
(1)小學可以得到玩具嗎?
(2)書包裏可以放零食嗎?讓孩子充分討論老師的總結:原來書包也是壹個小世界,所有的學習用品都可以放進去。現在讓我們把書包裏的東西都拿出來,看誰能整理得又快又好。
三、兒童操作:
1,孩子們試著整理書包
2.個體兒童介紹者:妳們是怎麽組織的?
老師:妳為什麽這樣說?
老師總結:哦,原來書包裏的東西都要放在自己的地方,方便我們拿走,也方便我們很快找到。
四。活動的擴展:
1.和小學生交朋友,和哥哥姐姐們壹起把書包整理壹遍,看看書包裏有沒有缺少學習用品。如果不是,溝通中缺少了什麽?為什麽不減少?
2.整理鉛筆盒。看看文具盒裏的文具,用壹下,試試,就知道怎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