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的定義是給青春留下壹份回憶,壹份紀念。因為大家都有過校園生活,這也是創作校園民謠的初衷。
65438+70年代:校園民謠經典歌曲:蘭花、懷舊、重返沙城、訪春、廟會、雨中風光、橄欖樹。
代表:史曉榮、王夢琳、齊豫、斯蒂芬·劉。
20世紀70年代,校園歌曲進入了壹個全新的時期。由於政治和社會的原因,它首先在我國最南端的寶島臺灣省悄然萌芽。這時,它有了壹個比較流行的綽號——校園民謠。
“山歌”的含義在這裏被泛化了。傳統意義上的臺灣民歌應該是屬於當地原住民的。當然,大陸東南沿海的先民帶到臺灣的民歌也是重要的壹種。正是這些因素,催生了曾經廣為流傳的《思念》、《高山青》等純粹質樸的地方歌謠。雖然劉雪庵、賀綠汀、陳蝶衣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現在對我們來說已經很老了,但是《秋水》、《香格裏拉》等民謠依然充滿了青春活力,令人回味無窮。
民間鄉土文化:刻不容緩。
民謠轉校園還是有些波折的。臺灣省的特殊環境大家都知道,最開始是被日本占領的。受日本文化影響,其低吟淺唱的演唱風格與日本流行有壹定關系。其次,因為美國的深度保護,美國文化烙印很深。另外,老上海的《十裏洋場夢》可以說是泥沙俱下,層次不壹,音樂搭配復雜。
這股歐美音樂熱潮達到了高潮——崇洋媚外的現象和流行頹廢音樂的盛行——壹個叛逆的結果產生了:強調自我表現的思想深入人心,直接推動了校園民謠的誕生。
畢竟本土文化的覺醒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1975年6月6日,楊賢與胡德夫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中國現代民謠之夜”演唱會,成為校園民謠運動開端的標誌性事件。本次演唱會發布的9首歌曲被收錄在同年出版的楊賢首張專輯《中國現代民歌》中,這也標誌著民歌運動和民歌時代的正式開始。
1976 12.3,返臺青年畫家李雙澤在淡江大學舉辦的西部民歌演唱會上大聲問觀眾,“為什麽唱的都是西部作品?我們自己的作品呢?”他向觀眾扔可樂瓶,憤怒地喊著“唱自己的歌”。臺下的大學生立刻喊了起來,贊同的聲音喊成了壹片。這就是校園民謠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李雙澤代表所有熱愛音樂、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喊出了臺灣省流行音樂史上最強大的聲音。
音樂的改變最早是從校園開始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校園裏的歌推動了臺灣音樂的發展。運動之初,作品首先是借用名人:有新文學史上的大師胡適、徐誌摩,也有當時的著名藝術家余光中、鄭愁予。他們在音樂上打破了老上海和傳統臺灣省民謠的限制,突出了作品簡單朗朗上口的風格,大量借用西方樂器,創造了全新的臺灣民謠形式,演唱了自己的歌曲。開始優雅了壹段時間。
這首《蘭花花》的歌詞源於胡適的詩《希望》。這首早年曾流傳到北大的詩,隨著胡適先生的暮年漂流到了臺灣省。它簡單的基調,強調小女孩,更有童真和童貞的清新和詩意。
君子愛與蘭花為伍,不知道的人很難將其與男人聯系在壹起。胡先生淡淡的童真情懷,字裏行間透露著濃濃的鄉愁。
這就是為什麽聽斯蒂芬·劉唱《我從有蘭花的山裏來》不會太奶油,因為妳能感受到他的真誠。
臺灣詩人余光中是繼胡適之後,民歌運動中的又壹位文學巨匠。從65438到0974,余光中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中文系教授。在香港的那十年,可以說是他人生中最安定、最安逸、最享受的日子。這也是余光中散文取得新進展的重要時期。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
《鄉愁》余光中的詞《陽羨曲》
“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裏/媽媽在那裏/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裏/新娘在那裏/後來/鄉愁是壹座矮墳/我在外面/媽媽在裏面/現在/鄉愁是壹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鄉愁》
余光中說:我的鄉愁不是故鄉的聯想,也不是壹個省、壹個縣、壹個村的關系。因為鄉愁可以升華或者概括成為整個民族的情感寄托。所以這樣壹來,鄉愁就不完全寄托在某個地理點上了,它不僅是地理的,也是歷史的,可以說是歷史的鄉愁,文化的鄉愁。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沒有滄桑,那就是單薄。
這首寫於1972的《鄉愁》傳遍了全國。鄉愁是臺灣同胞和全中國人民的思鄉之歌。後來,臺灣歌手楊賢為余光中創作了《鄉愁》、《鄉愁四韻》、《山歌》等八首詩歌,成為校園流行歌曲的源頭,受到中國大陸同胞的廣泛喜愛。余光中在訪美期間承認,他的詩歌受到了當時流行的搖滾樂的影響,他更註重節奏,因此作曲家很容易進行音樂設置。
70年代:校園民謠金韻獎應運而生。
後來,臺灣省歌手楊賢創作並演唱了余光中的《鄉愁》、《鄉愁四韻》、《山歌》等八首詩,成為流行校園歌曲的源頭,也受到了中國大陸同胞的喜愛。余光中在訪美期間承認,他的詩歌受到了當時流行的搖滾樂的影響,他更註重節奏,所以作曲家很容易看中作曲。
由於很多同學都投身於民謠創作,所以申請了民謠金韻獎。從1976開始,臺灣省新格唱片公司連續四年舉辦“金韻獎”民謠比賽,真正讓民謠轉向校園唱法,直到流行起來。當時的金韻獎規定只有“在讀高中以上的青少年”才能參加,參賽作品都要求原創,崇尚純凈質樸的風格,真正讓民謠在校園裏廣為傳唱,深入傳播。依托校園反過來讓民謠流行起來,同時壹大批有才華的校園歌手脫穎而出,加入民謠創作的隊伍。所以,雖然大部分歌曲都是鄉村民謠,但人們稱之為臺灣省校園歌。草地上三三兩兩的年輕人用吉他輕輕彈唱,成為20世紀70年代末臺灣省校園生活的壹大特色。
在民謠的全盛時期,有很多作品非常受歡迎,相信很多人還是很熟悉的,比如施小榮的《重返沙城訪春》、《王夢琳的廟會》、《雨中的風景》、《齊豫的橄欖樹》等等。
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校園民謠成為這樣壹種音樂現象:先是由對音樂有著執著追求的校園歌手演唱,使其風靡中國大陸各高校,隨後又因為壹次成功的商業運作而迅速風靡全社會,並產生了巨大反響。校園民謠,記錄了壹個時代,壹個學校的文化氛圍,壹代學生的夢想和追求,以及對稍縱即逝的青春的懷念。
70年代的音樂是簡單的民謠風格,和美國的流行音樂以及早期的迪斯科很像。其內容的特點是“貼近生活”。
在這個時期的中國大陸,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只有兒童校園歌曲是獨壹無二的。
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梁茂春說:“文革時期的兒歌經歷了壹個畸形的發展,就是整體上被政治化了,兒歌也是高、快、響、喊來表達壹種特殊的情感。但也有作曲家在這樣的條件下寫出了壹些好的兒歌。比如《我愛北京天安門廣場》這首歌,也是向領導和* * *制作方致敬,但形象生動活潑,能體現孩子的特點。這大概是文革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兒歌了。”